甘肅省臨澤縣城關小學 褚燕青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狀況,讓老師的教路順著學生的學路走,實現(xiàn)師生間、學生間的溝通與合作,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xiàn)出來。一年級學生剛剛跨入校門,使他們從小在學習中養(yǎng)成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主要培養(yǎng)學生同桌和四人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深切體會到合作學習在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學生學習拼音、認識生字的過程往往枯燥乏味,加之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教師面向全班學生教學時,那些注意力易分散、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容易走神;但當兩人面對面合作時,學生就有一種被關注,被重視的感覺,他的注意力更能集中,情感更投入,興趣更濃。如:互當"小老師"的活動,同座一個學生站著讀,一個當老師坐著聽,別看一個簡單的"小老師"的稱呼,對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卻是一次難得的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一次很高的獎賞。孩子們在小老師和學生的角色轉換中,體驗著當老師的成就感和學習的樂趣。
拼音與生字對號的"找朋友"游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學習小組的學生分站在教室的兩邊,一組拿著寫有拼音的卡片,另一組拿著相對應的生字卡片,一邊唱著《找朋友》的歌曲,一邊向中間靠攏,組員可以互相幫忙,找對后兩名同學分別讀一讀所拿的生字,讀對讀好的都要給學習小組加分。還有拼讀游戲,同座兩人一個拿著聲母卡片,一個拿著韻母卡片,老師說一個音節(jié),孩子們就在《找朋友》的音樂中找出聲母和韻母,再一起拼讀,這比單純地一個個讀,學生要感興趣得多,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一年級的學生對學習的過程、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因此,我拋開一些死板的課堂紀律,讓學生通過合作動口、動手、動腦。如一年級教材中識字量大,在課堂中我將每課的生字按部件拆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拼字游戲,很快的教室里活躍了起來,通過游戲,學生不但鞏固了識字,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學習拼音、認識生字、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齊讀可能有濫竽充數(shù)的人,個別指名讀,只能讓少數(shù)學生動口、動腦,而兩人或四人合作學習則讓每個學生有讀的機會,學生在互相聽讀中學習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
在口語交際中更離不開合作學習的形式。一個班三四十人,每個學生說一句,一節(jié)課的時間可能就差不多了。合作學習可將幾個人的學習時間擴展到全班范圍內(nèi),給每個孩子說的機會和權利。這時合作學習就充分利用了課程資源中的學生人力資源,讓孩子們既當老師又當學生,既當聽眾又當演說家,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合作學習,有效地體現(xiàn)了面向每個學生的教學原則。
在課堂上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學生舉手了,他們都想?yún)⑴c,但能回答問題的學生只有一人或幾個。小組學習給那些希望表現(xiàn)自己的孩子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同桌合作學習更能有效地體現(xiàn)面向全體的教學原則。特別是剛開始上學的孩子,先讓他們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nèi)開始合作學習,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有很大好處。同座兩人一個讀一個聽,兩人都在學習;一個問一個答,兩人都在思考;兩人一起游戲,每個學生都參與了。所以合作學習,真正讓每個孩子都動起來,有效地促進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四、合作學習,較好地發(fā)揮了學生自評互評的作用。
學生能力的評價不能只進行書面測試,在過程性的評價中,教師一個人很難完成對全班同學的聽、說、讀能力的評價。而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進行自評、互評。如互當小老師、找朋友等活動,學生在評價他人的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在提高,同時孩子還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與他人作比較,進行隱性的自我評價。
總之,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發(fā)揮出了很大的作用,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尊重他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它是一種便于操作、效果較好的課堂教學方式。
作者郵箱: 5524552@163.com
[新課改理念下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高中英語有效教學論文: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合作學習分析
2.部門工作理念口號
4.教案的活動理念
5.安全理念口號總匯
6.教育理念名言
8.服務理念口號標語
10.工作個人理念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