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
一、分類
點號:句號、問號、嘆號是表示句末停頓的點號,
標號:包括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等。
二、標點符號的位置
標點符號除了要用得正確外,還應注意書寫的位置。
1.句號、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這七種點號在書寫時都要緊挨著文字,放在文字的右下邊偏下,并占一個字格。這三種標號的前半邊,可以出現在一行的開頭,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邊,可以出現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
2.引號、括號、書名號都用在文字的前后,并占一個字格。這三種標號的前半邊,可出現在一行的開頭,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邊,可以出現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
3.省略號和破折號書寫時要放在字格中部,占兩個字格。他們可以出現在一行的開頭,也可以出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在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開頭占一格。
標點符號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正確使用。
標點符號的用法
一、點號
點號的作用是點段,主要表示語句的停頓、結構關系的語氣,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點號可以分為句末點號和句中點號兩種。
句末點號
包括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表示一句話之后一格較大的停頓。
(一)句號
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陳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頓。例如:
例如:(1)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2)請把門關上。
(3) 中午必須回去。
(4) 夜晚。
(5) 下下課了。
句子無論長短,只要結構完整,意思獨立的陳述句,句后都應用句號停頓。語氣舒緩的祈使句(例2),有強調意味的陳述句(例3)都用句號。有時獨詞句(例4)和無主句(例5)表示陳述語氣時也用句號。
(二)問號
問號用在一句話末尾,表示疑問的語氣。例如:
(1) 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2) 他是誰?從什么地方來?
使用問號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反問句和設問句都是無疑而問。前者只問不答,要表達的確定意思包含在問句里,后者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問語氣,因而句末都用問號。例如:a.在戰爭激烈的時候,我們不是曾經來回走在田野里尋覓野草來么?b。從那兒看出列車在前進呢?那就是沿著鐵路線一行的白楊樹。
(2) 選擇問句雖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擇項,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句中各項之間用逗號,但有時問了強調各選項的獨立性,也可以在各項之后都用問號。例如:a.明天是你去呢,還是我去呢?
b. 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后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反對他們呢?
(3) 有些表示委婉語氣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問號。例如:怎么了,你?
(4) 有的句子雖然含有疑問詞(誰、什么、怎么樣等),但并非真正發問,而是表達一個陳述語氣,因而應用句號。例如:a.我不知道他去車站接誰。b.我沒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三)、感嘆號
感嘆號表示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
1.表示感嘆號末尾的停頓.例如:a.“你看它多直!”b.“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
2.語氣很重,很強烈的祈使句也用嘆號。例如:祥林嫂,你放著罷。《祝福》
3.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后也用嘆號。例如:怎么會這么遠呢!
4.語氣強烈的獨詞句,非主謂句和帶有強烈色彩的感嘆詞,都可用嘆號。例如:a.好香 b。飛機! c 啊呀!你走錯了。
5.在稱呼語、應答詞和象聲詞后面,以及標語口號的末尾,如果帶有強烈感情,也都用感嘆號。
句中點號
包括逗號、分號、頓號和冒號四種,表示句中的停頓和結構關系。
(一)逗號
1.表示句子中間的停頓。例如:從前波蘭有個孩子,叫楊科。
2.用在并列詞組之間。例如:桐木嶺、黃洋界、朱砂沖,八面山及雙鳥石,是井崗山五大哨口。
3用在關聯詞之后。例如:雖然,他的成績并不十分好,但是,和以前相比,以及有相當大的進步了。
4.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用逗號把他們和別的成分隔開。例如:老李,我們的班長,昨天進京授獎去了。
(二)、分號
1.表示復句內部并列分句間的停頓。
例如:a。慘象,已經使我目不思睹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b.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果園里,麻雀為他歌唱。
2.有時在并列關系的多重復句內也用分號。例如:我國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除外。(轉折關系)。
(分析:這個句子如果改用逗號便不易分辨前后兩層意思,如果沒用句號,又會把前后連貫的意思割斷,所以用分號。)
例如:早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關系中表示兩層意思)
使用分號應注意幾點:
(1)單句排比,要求氣勢貫通,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例如: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船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放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2)并列關系句,分句較短的好用逗號不用分號。
(三)頓號
表示句子內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
例:a.我曾領略過西湖的嫵媚、東湖的清麗、南湖的遼闊,以及鄱陽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槳聲、昆明湖的笑語……
b.那紅的、藍的、花的鳥兒,甚至那潔白的天鵝、美麗的鳳頭潛鴨、歡快的云雀、優雅的黑頂鶴。
使用頓號應注意:
(1)并列詞語如果有連詞“和”“與”“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頓號。
如果并列詞語中還有并列詞語,大的并列詞語要用逗號,小的并列詞語之間要用頓號。例如:
(2)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射、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
(3)并列作謂語、作補語你,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例如:
a.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b.這個故事講得真實、動人。
(四)、冒號
1.用在書信、發言稿開頭的稱呼語后面,以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
2.用在總括的話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項說明或表示冒號前面的話引起后面的話。例如:紡線有幾種姿勢:可以坐著蒲團紡,可以坐著矮凳紡,也可以吧紡車墊得高高站著紡。
3.用在提示的話的末尾,表示后面又要說的話,所想的內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我想:希望本事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4.用在解釋說明性的話之前。例如:歷來所掩蓋著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要吃、穿、用。然后……
5.用在總括語的前面,表示總結上文。例如:直到十幾天后,這才讓讀書,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她弟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有這一點。
二、標號
標號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包括引號、破折號、括號、省略號、著重好、書名號、間隔號、連接號和專名號九種。
(一)引號
1.直接引用的話。例如:正如杜甫的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2.突出強調。例如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諷刺和否定。例如:a.“還要讓它‘流芳’一世嗎?”
b.有幾個“慈祥”的老板菜市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他們難得的佳肴。
4.表示特定的意義。例如:“小夜鶯”在小河旁又吹著竹哨。
5.用來引用成語、諺語、歇后語等。例如:“如浴春風”,唔,讓人開懷奮發的春風呵!
使用引號應注意:
A.文之內又有引文時,外邊的一層用雙引號,里面的一層用單引號,倘若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那又要用雙引號。例如:(一位姑娘)接著解釋:“收豆子、紅薯的時候,豬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話說‘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B.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例如:(1)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C.不完整或者說引文成為自己話的一部分,這時,句末點號(問號、嘆號除外)放在后引的外面。例如: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D.連著有好幾段,每一段開頭都應用一個前引號,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個后引號。
E.只把別人的話的大意說出,不照原樣引述,這時,不用引號。
(二)破折號
1.表示解釋說明。例如:昨天我買了一本心愛的書--《心靈史》
2.表示意思的遞進。例如:每年--特別是冬天這里的積雪更是厚的嚇人。
3.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和轉折。例如:a.“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嗎?”b.我本來不想去看他,可俺婆婆非讓我去看他--有什么看頭啊!(跳躍)
4.表示語音的延長。例如: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的呼喚:周--總--理。
5.示語音較大的停頓或中斷。例如:周樸園: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6.示總結上文。例如: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到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絕不違背這個邏輯。
7.在副標題前。例如:火刊--紀念布魯諾
8.表示事項的列舉分承
(三)括號
括號表示文中注解釋的部分,括號里的注釋是比較寬泛,沒有限度,一般不需要讀出來。例如: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時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四)省略號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話里有所省略。例如:就在那不平的時刻,在那個可紀念的地方,我第一次聽見唱:二月來,好風光,家家戶戶中天忙……
2.表示重復詞語的省略。例如: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
3.表示列舉同類事物和序數詞語的省略。例如(場長)介紹董昆打的野物皮子有:狐貍、豹子、獾……,種類著實不少。
4.表示靜默或思考。例如:何為:不行!梅伯母的身體已經經不起路上顛簸了!歐陽平:……
5.表示說話斷斷續續。例如:他……直指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已經把它帶給……”
6.表示言語的中斷。例如:“并沒有鯉魚,我須賣些再去……”
7.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使用省略號應注意:
(1)占兩格(兩個字)的位置。
(2)省略就表示等等的意思,所以他后面不必再用等等。
怎樣做詞語的邏輯訓練題?
弄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式完成這類訓練的基礎,詞語間的邏輯關系有以下幾種:
一、同類并列關系。A.爸爸 哥哥 伯伯 爹爹 姑媽(親屬)
b.春 夏 秋 冬(季節)
可以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關系排列,也可按季節順序排列。
二大類小類的關系
食物 副食 蔬菜 白菜
食物最大(主食和副食),副食第二(菜、肉、蛋);蔬菜第三,(包括白菜、蘿卜、菠菜)
三整體和局部的關系。例如:樹--樹枝
四、事情和場所的關系。例如:
輪船--海洋(輪船航行的地方)
書--書包(存放書的地方)
五事物和特征的關系
海洋--遼闊(海洋有遼闊的特點)
夜晚
[標點符號(人教版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英語科組備課總結
2.英語學科備課總結
3.有關備課總結
5.生物集體備課總結
6.集體備課教案
9.初中備課檢查總結
10.初中語文組備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