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教案
1 多夢的季節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通詩歌,讀懂節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童年的童真、童趣,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法:引讀法 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錄音磁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出課題
1、 播放兒歌《童年》。
同學們,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你會想到些什么呢?
板書課題:多夢的季節
2、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感知意境
1、 聽錄音:配樂詩歌朗誦。
2、 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 圈畫出生字、生詞。
(3)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詞義。
(4) 思考: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什么?
3、 學生自學課文。
4、學生交流匯報自學成果。
1)、指名讀詩歌,師正音。
2)、認讀生字詞。
3)、交流對詞義、及問題的理解。
三、品讀詩歌,感悟意境
1、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 配樂范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再讀詩歌,理解內容。
(1)學生齊讀詩歌,說說詩歌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
(開頭和結尾一樣,這樣寫首尾呼應,使主題明確。)
(2)引導想像:走在這樣一條很熟悉的路上,你們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節詩。
四、課堂小結。
總結一下自己這節課學習的收獲吧!
作業: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豐富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通詩歌,讀懂節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聯系生活實際,感受“一天天長大的童年”。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法:導讀法 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背誦第1、5節
二、精讀詩歌,感悟意蘊
1、學生自由朗讀2-4節。
投影出示自學思路:
1)、每節詩都寫了些什么?
2)、你對詩歌中的那些句子印象最深?
3)、你從詩歌中感悟到了什么?
2、分組合作、探究、賞析。
3、全班交流匯報。
第2節寫“我們”慢慢地長大。
第3節寫“我們”對長大充滿好奇。
第4節寫“我們”有許多夢想。
4、 課件示句子。
A、只是太陽驚奇,我們有了沉默的白天。
B、只是月亮發現,我們有了多夢的夜晚。
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
5、 這首詩歌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擬人、比喻)
三、品讀詩歌,感悟情趣
1、自讀:這首詩歌語言生動活潑,共有5節,你最喜歡哪一節?為什么?
先自己練習讀。
2、同桌讀:同桌交流讀,互相糾正、指導。
3、齊讀:要注意讀出詩歌的感情來。
四、拓展延伸
以小組為單位,以“童年趣事”為主題,開個小小故事會。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自己“一天天長大的童年”。
(1)教學反思: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全詩共五個小節,首尾的內容一樣,有相互照應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應以學生朗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快樂的童年。并能掌握詩的感情色彩,帶著感情來讀,要讀的有節奏,熟讀以后,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背誦。
[湘教版下冊語文教案設計(湘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0.湘教版音樂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