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

時間:2024-06-07 21:26:18 麗華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

  在平時的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

  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 1

  一、背誦默寫

  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2)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3)固時俗之工巧兮, 。(屈原《離騷》)

  (4)此情可待成追憶, 。(李商隱《錦瑟》)

  (5)斜陽草樹, ,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

  (6) ,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7)間關鶯語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8) ,砯崖轉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

  (9)釘頭磷磷, 。(杜牧《阿旁宮賦》)

  (10) ,靡有朝矣。(《詩經·氓》)

  二、課內文言(18分,每題3分)

  2、下列句中加粗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夫夷近,則游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作《師說》貽之

  B.既其出,則或咎欲出者 愛子,擇師而教之

  C.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 何可勝道

  D.夫夷以近,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位卑則足羞,官盛近諛

  3、下列詞類活用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③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④漁樵于江渚之上

  ⑤糞土當年萬戶侯 ⑥生死而肉骨

  ⑦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⑧籍吏民,封府庫

  ⑨六王畢,四海一 ⑩李牧連卻之

  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 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

  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

  4、下列各句按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請其矢,盛以錦囊

  ③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⑥其勢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

  ⑧其兩股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⑨何以謂之文也

  A.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

  B.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D. 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

  5、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含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B、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不齊。

  C、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D、約為婚姻

  6、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組是( )

  ①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②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時矯首而遐觀 ⑤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⑥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⑦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⑧距關,毋內諸侯 ⑨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A.①②③⑧⑨ B. ①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③⑥⑧

  7、加粗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之秋也 戰敗而,誠不得已

  B.惑而不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樊噲良坐

  C.卒相與歡,為刎頸交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

  D.秦王恐破璧,乃辭謝 多謝后世人,戒慎勿忘

  三、課外文言閱讀(36分)

  (一)閱讀下面 文言文,完成9—12題。(21分)

  黃門監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薦,以至同為相,崇意輕之。無何,知古拜吏部尚書,知東都選事,崇遣吏部尚書宋于門下過官;知古銜之。

  崇二子分司東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頗招權請托;知古歸,悉以聞。他日,上從容問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對曰:“臣有三子,兩在東都,為人多欲而不謹;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問之耳。”上始以崇必為其子隱,及聞崇奏,喜問:“卿安從知之?”對曰:“知古微時,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為知古必德臣,容其為非,故敢干之耳。”上于是以崇為無私,而薄知古負崇,欲斥之。崇固請曰:“臣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茍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為私于臣,累圣政矣。”上久乃許之。辛亥,知古罷為工部尚書。

  姚崇嘗有子喪,謁告十余日,政事委積,懷慎不能決,惶恐,入謝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鎮雅俗耳。”崇既出,須臾,裁決俱盡,頗有得色,顧謂紫微舍人齊浣曰:“余為相,可比何人?”浣未對。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雖不能施于后,猶能沒身。公所為法,隨復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則竟如何?”浣曰:“公可謂救時之相耳。”崇喜,投筆曰:“救時之相,豈易得乎!”

  姚崇無居第,寓居罔極寺,以病痁謁告。上遣使問飲食起居狀,日數十輩。源乾曜奏事或稱旨,上輒曰:“此必姚崇之謀也。”或不稱旨,輒曰:“何不與姚崇議之!”乾曜常謝實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問崇。癸卯,乾曜請遷崇于四方館,仍聽家人入侍疾;上許之。崇以四方館有簿書,非病者所宜處,固辭。上曰設四方館為官吏也使卿居之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辭

  (選自《資治通鑒》第二百一十一卷)

  8、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東都選事 知:主持,主管

  B.以為知古必臣 德:恩惠,恩德

  C.而知古負崇 薄:輕視,看不起

  D.知古時,臣卵而翼之 微:地位卑微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天下必陛下為私于臣 君幸于趙王

  B.因姚崇引薦,至同為相 相如因持璧

  C.朕天下事委姚崇 以爾車來,我賄遷。

  D.救時相,豈易得乎 恢恢乎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0、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名相姚崇高超的行政能力的一組是( )(3分) ①遣吏部尚書宋于門下過官 ②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③崇既出,須臾,裁決俱盡 ④此必姚崇之謀也

  ⑤上常令乾曜就寺問崇 ⑥救時之相,豈易得乎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②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皇上召見姚崇時問及姚崇兒子的有關情況,表現了對姚崇的了解和信任。

  B.皇上以為姚崇“必為其子隱”, 姚崇料到皇上問話的深意,所以主動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和兩個兒子勢不兩立。

  C.姚崇認為自己的兒子“撓陛下法”不應“因臣逐知古”。皇上卻認為知古有負于姚崇,因而瞧不起他。

  D.源乾曜奏事或稱旨,皇上說:“此必姚崇之謀也。”或不稱旨,輒曰:“何不與姚崇議之!”這些話重在說明皇上對源乾曜很不滿意。

  12、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上始以崇必為其子隱,及聞崇奏,喜問:“卿安從知之?”(3分)

  (2)茍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為私于臣,累圣政矣。”(3分)

  13、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上曰設四方館為官吏也使卿居之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辭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15分)

  南康直節堂記①

  [宋]蘇 轍

  南康太守聽事之東,有堂曰“直節”,朝請大夫 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長短巨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后枝葉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莖;凜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長劍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為軍六曹吏所居,杉之陰,府史之所蹲伏,而簿書之所填委,莫知貴也。君見而憐之,作堂而以“直節”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風雨撓之,巖石軋之,然后委曲隨物,不能自保。雖竹箭之良,松柏之堅,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棟宇者,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求之于人,蓋所謂不待文王而興者耶?

  徐君溫良泛愛,所居以循吏稱,不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觀其所說,而其為人可得也。《詩》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飲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為曲,為曲必屈,曲可為乎?吾欲為直,為直必折,直可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葉,安而不危乎?清風吹衣,飛雪滿庭,顏色不變,君來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廬山之民,升堂見杉,懷思其人,其無已乎?”歌闋而罷。

  元豐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蘇轍記。

  注:①蘇轍作此文時為元豐八年,他因蘇軾案牽連而遭貶已有五年,其時應是仍在筠州。筠州雖屬江南西路而南康屬江南東路,但二者相鄰,故與徐望圣有往來。

  14、對下列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岌然如太常之旗 揭:高舉

  B.觀其所說,而其為人可得也 說:同“悅”

  C.然后委曲隨物 委曲:屈曲變彎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與眾不同

  15、下列各組加粗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府史之所蹲 B.惟杉能遂

  句讀不知,惑之不解 其孰能譏

  C.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 D.君以客飲于堂上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6、下列對文意的敘述或對文章的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聽事堂的東面種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樹,并在杉樹旁建造了一座廳堂命名為“直節堂”。

  B.作者認為樹木剛生長時,沒有不直的,然而經過風吹雨打,或受到巖石的擠壓,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樹可以。

  C.“直節”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對杉樹的“直節”之性作了由衷的贊美。巨杉之性即剛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狀物,實則寫人。

  D.文章寫堂而寫杉,寫杉而實寫徐望圣,借寫徐望圣又將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態度抒發無遺,紆徐曲折,極盡含蓄之妙。

  1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君見而憐之,作堂而以“直節”命焉。(3分)

  (2)廬山之民,升堂見杉,懷思其人,其無已乎?(3分)

  四.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

  18、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當王熙鳳等人來到怡紅院抄檢時,別人都打開箱子接受檢查,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抓著底子,朝天往地一倒,將所有之物全部倒出。(《紅樓夢》)

  B.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門子為勸阻賈雨村捉拿薛蟠,遞上護官符,并對賈雨村說了上面這些話。(《紅樓夢》)

  C.風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史湘云接著笑道:“像林妹妹的模樣兒。”

  寶釵過生日請戲班唱戲,十分熱鬧。其中一個小戲子長相似黛玉;眾人明白,卻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說了出來。寶玉對湘云使了一個眼色,讓黛玉和湘云兩人都惱怒起來。(《紅樓夢》)

  D.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薛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比黛玉更得賈府上下喜愛。這令黛玉感到了一絲不平,因此經常與寶釵鬧別扭。(《紅樓夢》)

  E.那林黛玉倚著床欄桿,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無話。

  黛玉晚上親來怡紅院看望寶玉。由于晴雯正鬧脾氣,且又沒有聽清黛玉的聲音,煩躁得很,沒有開門。她又眼看著寶玉送寶釵出來,更生誤會,不由觸動了寄人籬下的凄涼心境,自己更覺無趣,直到半夜才睡下。(《紅樓夢》)

  19.簡答題。(任選一題,100字左右)(5分)

  (1)“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想畢抽身回來。”

  這是《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中的一段描寫。請簡述接下去發生的故事。

  (2)“你瞧瞧我忙的,那一處少了我。既應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結。”

  上面是王熙鳳答應凈虛老尼的話,請簡述這件事的起因、結果。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20、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完成后面題目。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從選段看,孔子的.“義利觀” 是“□□□□” “□□□□” “□□□□”(可以用自己的話回答,不超過4個字)。(3分)

  (2)孔子的“義利觀”對我們現代人有什么指導意義?談談你的理解。(3分)

  五、寫作(7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我小時候)北京的茶葉店幾乎只賣花茶,整齊劃一的幾溜清一色碧綠的大鐵皮方桶,柜臺上放著一摞事先折去一個角的包裝紙,旁邊還有一大團土黃色的紙繩;每位顧客調好自己的茶葉后,售貨員就麻利地抽一張包裝紙墊在秤上,稱好包裝捆繩計價找錢,一氣呵成?? 也不知道從哪一天起,茶葉開始改良包裝,傳統茶葉店多少代人留下的包裝手藝一天天地消失,千年以來的茶葉銷售包裝文化竟最終成為記憶。惡俗金屬紙分裝,紙盒內襯絲絨外加木盒,更有甚者還擱一皮套,把個清心解憂的茶葉打扮成八大胡同的窯姐一般招搖。我每一次撕開這艷俗的茶葉袋都會厭惡反感??那個難以消融的小袋,扔在哪都對不會地球,人類發明這種非自然的東西對自己能有什么好處呢?

  要求:

  (1)擬題須包含“包裝”二字;

  (2)符合文體要求;

  (3)角度自選,立意自定;

  (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 2

  棄疾豪爽尚氣節,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知名士。嘗跋紹興間詔書曰:“使此詔出于紹興之前,可以無事仇之大恥;使此詔行于隆興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詔與仇敵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嘗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工商業)以病農,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音óu,均等)矣。”故以“稼”名軒。為大理卿時,同僚吳交如死,無棺斂。棄疾嘆曰:“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選自《宋史辛棄疾傳》)

  ①、下面句子中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項的一項是( )

  A 、無不當于心稱善也。 B 、養生之具不求于人。

  C、 使此詔出于紹興之前。 D、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②、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斷動詞的一項是( )

  A 、身為列卿而貧若此,是廉介之士也。B、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

  C 、原此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 D、 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③、翻譯“嘗跋紹興間詔書曰”正確的一項是( )

  A 、他試著在紹興寫跋文告諭其部屬說。

  B、 他曾在一份紹興年間的.詔書后面寫了一段跋文說。

  C、 他試著在紹興年間的詔書后面寫了一段跋文說。

  D 、他曾在紹興寫跋文告諭其部屬說。

  ④、翻譯“故以‘ 稼’名軒”正確的一項是( )

  A、 因此,他用“稼軒”自號。 B 、因此,他用“稼”字來給自己家中軒堂命名。

  C、 他因此而字稼名軒。 D、 人們因而稱他辛稼軒。

【高三語文復習文言文檢測練習卷】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總復習之文言文練習題06-19

小學語文一下第五單元檢測卷練習題01-05

語文文言文試題練習及答案09-24

高三語文的復習教案08-29

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專題06-16

語文文言文虛詞復習教案08-29

小升初語文考試文言文知識復習09-24

高三語文復習計劃01-06

高三語文復習教學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