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文言文翻譯有用嗎
怎么學好文言文呢?背文言文翻譯有用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朗讀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多讀,形成語感。讀要做到三點:
1、讀準字音。
一般地說,讀音應以現代普通話為標準,對于一些異讀字(一個字有兩個以上讀法),要根據具體語境處理。
2、讀準句讀(dòu)。
句讀,是指文詞停頓的地方。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停頓的規律,沒有接觸過的句式可參照現代漢語的停頓。
3、讀準語氣。
依據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朗讀課文,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調,正確處理誦讀的語氣鍵。脫離了朗讀的環節,獨立地學習文言文的詞語和句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解決不了應當解決的問題。
二、翻譯
提高文言文的翻譯水平,不能乞求于一次的努力,要細水長流,持之以恒,以多練為主,靠平時的日積月累,才能有成效。
“信、達、雅”是翻譯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規章。
“信”,就是譯文要忠于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意地添油加醋;“達”,就是通順、流暢,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要求;
“雅”,就是翻譯文言文的語句,要生動、優美,富含情感。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體地講,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力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直譯就是按照原文詞性、詞序和句式,逐詞逐句翻譯,以意譯為輔。
2、凡屬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制、書名等專有名詞,可以照錄,不用翻譯。
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現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翻譯。
4、文言文中省略的現象也很普遍,為使翻譯的語句清楚流暢,翻譯時,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出來,不能缺失。
5、有些詞(特別是文言虛詞),在句子中只起語法作用,無實在的意義,可以不譯。例如:曹劌曰:“夫戰,勇氣也”中的“夫”字,是發語詞,可不譯。譯文為曹劌回答說:“打仗是要憑勇氣的”。
三、背誦
學生要能背誦一定數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碼語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練地背誦。
背誦能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種語言能力的訓練。
中學生應當重視古代詩文的背誦能力,在學習中積極訓練,切實提高背誦能力的水平。
背誦時,可以采用抄寫背誦法。就是把所要背誦的課文,抄寫幾遍。
在抄寫的`過程中,加強記憶,達到背誦的目的。
好處是既背誦了課文,又掌握了比較難辨認的字形,背默寫同時完成。也可以采用聽讀背誦法,即聽他人反復朗讀,加強記憶達到背誦的一種方法。
還可以采用分層理解背誦法,即針對課文一層一層的理解,逐層逐層地背誦,最后連起來,完成全篇的背誦任務。
剛才提到的幾種方法,都是傳統的死記硬背式的方法。
最好用的還是通過右腦的聯想的記憶方法,我曾經用聯想的記憶宮殿技巧,4天時間就把整本《道德經》做到倒背如流。當然,不僅僅是我,我輔導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在很短(一天)的時候,將《三字經》、《弟子規》等做到倒背如流的。
所以說,方法很關鍵。
其實不僅僅是古文,運用這些方法,整本英語課本也能很輕易的背下來。
四、理解
學習文言文實詞,不必去記一些術語,應該側重掌握實詞的含義。引起學生產生異義的主要是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的現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識記。最忌望文生義。
通假字也應注意,應當記住教材中出現的通假字,否則就不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文言虛詞中,對個別可能導致句子誤解、誤譯的虛詞,應當有所歸納,分清用法,明確意義。
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判斷句式、倒裝句式、省略句式,應當認識這些現象,正確的理解。了解了文言文語法的一些基本知識,就不妨礙理解課文內容了。了解課文的內容,
首先,要知道文中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選用了什么材料,又怎樣安排材料的順序和層次的;
第二,要知道課文選取材料,和安排順序,有什么好處。可以同其他的文章進行對比,談談它的特點。
第三,要知道作者采用了什么措施,包括修辭、倒敘等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文章生動,有文采;作者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第四,要知道在學習中應當借鑒哪些內容和技巧,來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理解文言文千萬不要只注重形式,停留在文章表面和字義上,只有探尋本質性的東西,才能學好文言文,提高學習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
【背文言文翻譯有用嗎】相關文章: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孟子文言文翻譯01-13
曾子文言文翻譯01-13
海瑞文言文翻譯01-01
江郎才盡文言文翻譯03-17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譯12-19
黃庭堅文言文翻譯10-21
曾子殺豬文言文翻譯03-16
《吳起守信》文言文翻譯07-16
鄭人買履文言文意思翻譯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