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自清《歌聲》練習及答案
【朱自清《歌聲》原文】
①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里“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②仿佛一個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松的感覺。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著我的手一樣。我立的一條白礬石的甬道上,經了那細雨,正如涂了一層薄薄的乳油;踏著只覺越發滑膩可愛了。
③這是在花園里。群花都還做她們的清夢。那微雨偷偷洗去她們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艷下,我能看到她們在有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著芳春的銷歇么?是感著芳春的困倦么?
④大約也因那蒙蒙的雨,園里沒了濃郁的香氣。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里,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⑤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聽著,也用心唱著。我終于被一種健康的麻痹襲取了,于是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獨自唱著,聽看,世界上便只有歌聲了。
【練習】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的題目是“歌聲”,可文中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提到歌聲,其他段落均未提及,而是寫了細雨、微風、群花、花香及各種氣味,這樣寫是否偏離題目?為什么?結合寫作手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3.第二段中寫“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著我的手一樣。”和我們初中學到的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中也用類似手法寫到春風:“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笫二段中作者寫群花的顏色:“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道白與綠。”讓我們聯想到《春》中的相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句中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
【參考答案】
1.落筆點題,總領下文。
2.沒有偏離題目,表面看作者沒有提到歌聲,而實際上寫“細雨、微風、群花、花香及各種氣味”,正是歌聲引作者進入一種聯想和想像的境界,間接地寫出了歌聲帶給作者的各種美妙感受,手法新穎,緊扣題目。
3.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4.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餓了似的”寫出了花香的細和淡,時斷時續,若有若無。
【朱自清《歌聲》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朱自清《冬天》閱讀練習及答案09-10
朱自清作品《冬天》閱讀練習及答案09-14
朱自清《背影》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5-19
朱自清《春》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9-06
朱自清《春暉的一月》練習及答案10-23
朱自清《哀韋杰三君》練習及答案08-08
朱自清散文《歌聲》原文欣賞08-08
名家作品賞析:朱自清歌聲10-08
《遠去的歌聲》閱讀答案10-14
朱自清的《春》的閱讀答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