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張九齡《湞陽峽》

時間:2020-10-06 12:35:26 張九齡 我要投稿

張九齡《湞陽峽》

  引導語:張九齡《湞陽峽》寫的是湞水中的一個峽谷,描寫了在故鄉峽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

  湞陽峽

  張九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當晝陰。

  重林間五色,對壁聳千尋。

  惜此生遐遠,誰知造化心。

  【賞析】

  湞陽峽,是湞水中的一個峽谷,湞水源出江西省信豐縣,流經張九齡的故鄉曲江。

  這首詩描寫在故鄉峽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首聯寫峽谷的狹窄、深邃。詩人駕著小船,曲曲折折地穿過峽谷,緊緊地挨著山壁前進。頷聯兩句,分別寫峽谷的山和水。溪水那么綠,綠得昏暗發黑。盡管未到秋天,水面上沁出陣陣寒意。

  峽谷兩面高山綿延,森林茂密,濃蔭把日光遮蔽了,所以晴天也顯得陰森森的。如果說頷聯描寫山水,是著重表現峽谷的清幽;那么頸聯集中寫山,則是旨在描繪峽谷的壯麗。峽谷內,千尋峭壁,相對屹立;山上層林盡染,五色繽紛。清幽而壯麗的自然景致,使詩人內心生出一種悠遠的情思,驚喜地感嘆天地、大自然創造孕育萬物之心,真是深不可測。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卷一中說:“唐初五言古漸趨于律,風格未進。陳正字(子昂)起衰而詩品始正,張曲江(九齡)繼之,詩品乃醇。”張九齡繼陳子昂之后,大量運用五言律詩描繪山水,語言省凈,清新含蓄,平仄和諧,粘對合律。大多數山水詩都能創造出情景交融、清遠渾成的藝術意境。

  作為盛唐詩壇上年歲較長的'一位詩人,張九齡在致力于寫陳子昂式的《感遇》詩的同時,精心創作了數量豐富的山水詩,成為孟浩然、王維山水田園詩派的一位先導者。正如明人胡震亨所說:“張子壽(九齡)首創清淡之派,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風神者也。”張九齡的這首《湞陽峽》,就體現了他的山水詩景色清麗,文字洗練、意境清遠這一個“清”的特色。

  張九齡生平

  張九齡出生于官宦世家。少聰慧能文,弱冠參加科舉考試獲中進士,為秘書省校書郎、右拾遺。又登道侔伊呂制科,為左拾遺。他曾上書唐玄宗李隆基,主張重視地方官人選,糾正重內輕外風氣;選官應重賢能,不循資歷。后因與主政者不合,一度辭官返回家鄉。期間,主持修筑梅關古道上的大庾嶺驛道,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暢通。唐開元六年(718)返回京城,宰相張說重其文才,稱為后出詞人之冠。開元十一年(723)被任為中書舍人。及張說罷相,因受權力斗爭風波的牽連而被調往外地任官。開元十九年,玄宗召為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再遷中書侍郎。由于他才學超群,風度亦甚佳,因而頗受玄宗的贊賞。開元二十一年,被任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丞相),主理朝政。他建議于河南屯田,引水種稻,遂兼河南稻田使。

  其時,唐朝處在全盛時期 ,但卻又隱伏著種種社會危機。張九齡針對社會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從政之道,強調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主張省刑罰,薄征徭,扶持農桑;堅持革新吏治,選賢擇能,以德才兼備之士任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針,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開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譽為開元之世清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在主理朝政時敢于直言向皇帝進諫,多次規勸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玄宗的寵妃武惠妃,欲謀廢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時,命宮中官奴游說九齡,九齡叱退使者,及時據理力爭,從而平息了宮廷內亂穩定了政局。而對安祿山、李林甫等奸佞所為,張九齡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敗其陰謀。

  玄宗欲以范陽(今北京)節度使張守珪為相,以朔方(今寧夏靈武南)節度使牛仙客為尚書,九齡都反對,玄宗不悅,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讒言所惑,玄宗遂于開元二十四年遷九齡為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罷相后不久又因他薦舉的監察御史周子諒彈劾牛仙客,觸怒玄宗,坐舉非其人,貶為荊州長史。

  開元二十八年(740),張九齡因病在韶州曲江逝世。初,安祿山討奚、契丹,戰敗,被執送京師。九齡主張按軍法處以極刑,玄宗不從。

  在他死后,曾被其預斷為必反的安祿山卒掀起了安史之亂,從而導致唐朝迅速從全盛走向沒落。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張九齡的卓見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九齡。

【張九齡《湞陽峽》】相關文章:

張九齡湞陽峽11-28

《湞陽峽》張九齡11-13

張九齡 湞陽峽10-31

湞陽峽 張九齡10-15

張九齡:湞陽峽作品賞析10-21

張九齡《湞陽峽》閱讀練習05-10

張九齡《湞陽峽》閱讀訓練及賞析10-16

張九齡《湞陽峽》閱讀答案及賞析10-16

張九齡簡史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