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別康橋朗誦稿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朗誦稿吧,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作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朗誦稿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再別康橋朗誦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再別康橋朗誦稿1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再別康橋朗誦稿2
聽了洪秀娟老師的課還是有一些觸動的,洪老師整節課的設計還是很符合課題研究的目的的,朗讀貫穿始終。前兩個環節比較好,在學生知道了情感基調之后反復誦讀,在學生感悟了詩歌節奏以及韻律美的前提下朗讀。并且還提供了朗讀的節奏圖,明確標注了輕重音以及長短音,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詩歌的讀法。這些對于一節朗誦課來說都是十分成功的。
后面的環節主要還是以情來帶動學生朗誦,但是由于學生沒能深刻領悟文本的前提下教師插入層次劃分,加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度的`問題,導致這個環節教師講授的內容比較多,學生誦讀的比較少。整節課后半部分氛圍比較緊張。
時間的問題,洪老師沒能把這節課完全的展示出來,但是這節課的目標還是基本明確的,是對朗誦這一子課題的很好的詮釋,學生已經有用朗誦來表達作品的意識了,這是很好的。
最后,回到課題上來,覺得經典閱讀與朗誦這一子課題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但大致應該還是以情帶讀和以讀悟情兩個方面的。了解了作者的感情可以用朗誦的形式表達出作者的情感,或者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悟出之前沒有感受到的情感。朗誦的方式有許多種,重要的還是明確學生每一次朗誦的目的,并且把這種朗誦變成每個學生個體特色的行為。這樣才可以再現經典。
【再別康橋朗誦稿】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朗誦詞01-20
《再別康橋》詩朗誦09-12
再別康橋朗誦原文08-19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06-02
《再別康橋》的朗誦法06-21
再別康橋朗誦詞07-11
再別康橋英文朗誦原文08-22
再別康橋朗誦技巧07-08
《再別康橋》朗誦技巧標注08-23
徐志摩《再別康橋》朗誦技巧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