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學設計[合集]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伊索寓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這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從中受到教益。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從中獲得啟示和教益。
教學準備:課外閱讀《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寓言”提問:同學們,還記得什么叫寓言嗎?課外你們讀過或聽過《伊索寓言》哪些故事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伊索和他的寓言嗎?
2、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伊索寓言》里的三個故事。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提出自讀要求:
(1)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課文的句子;
(2)邊讀邊思考:這三則寓言各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詞語卡片:
狐貍葡萄饞得酸的驚慌失措糞便戒心
a、指名讀、搶讀;
b、指導“饞”、“慌”與“謊”的寫法;
(2)指名讀文,注意指出“狐貍”、“葡萄”中的第二個字的讀音是輕聲,(3)聯系讀文理解“驚慌失措”、“一貫”、“圈套”、“戒心”;
三、再讀復述
1、自由讀文,試著復述這三個故事;
2、指名讀文,復述故事。
四、作業布置
1、每字寫兩遍。
2、課后繼續讀這三則故事,用“||”試著給每個故事分段。
3、課外朗讀《伊索寓言》并寫下心得體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
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其中一則寓言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感悟,理解寓意
(一)《狐貍和葡萄》
1.課文中哪些詞語是描寫這幅抓插圖上的內容的?
2.“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他”會想哪些辦法呢?。
3.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說明狐貍想盡辦法的結果。此時此刻,狐貍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可他又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4、齊讀最后一句話,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
5.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后,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課文下面吧。
1、學生寫話
2、學生交流體會。
一、精讀感悟《牧童和狼》、《蟬和狐貍》
(一)學習《牧童和狼》
1、誰能給大家說一說《狼來了》的故事?(指名說)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牧童和狼》)。
3、默讀這則寓言,思考:牧童兩次喊“狼來了”村民們反應有什么不同?牧童看到村民們的樣子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4、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5、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6、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蟬和狐貍》
1、自由讀文,思考:這則寓言與《狐貍和烏鴉》一文中狐貍所用伎倆有何異同?蟬與烏鴉表現一樣嗎?為什么它們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
2、生活中或是電視、其它媒體中聽過或看過這樣的例子嗎?
六、作業布置
1、同學或伙伴之間說說這三則寓言
2、修改讀《伊索寓言》心得體會,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繼續選讀《伊過寓言集》。
附:板書設計
12、伊索寓言
《狐貍和葡萄》狐貍:虛榮,口是心非
《牧童和狼》牧童:不誠實,罪有應得
《狐貍和蟬》蟬:善于觀察、思考,能識破壞人說好話的欺騙手段,對小人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1-20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07-22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精品)05-30
(薦)《伊索寓言》教學設計05-31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1-02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10篇(經典)05-30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4-15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7篇)01-26
《伊索寓言》教學設計5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