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小編帶來的《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篇1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0-13題。(16分)
【甲】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為養②。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辭而行。 (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廩丘:地名。②養:供養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孔子,名丘。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⑴萬鐘于我何加焉( ) ⑵景公致廩丘( )
⑶孔子辭不受( ) ⑷今說景公( )
11.下列句子中而 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句: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
A.日出而林霏開 B.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C.黑質而白章 D.君將哀而生之乎
12.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⑴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2分)
⑵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2分)
⑶其不知丘也亦甚矣。(2分)
13. 如果我們想要充實【甲】文的'內容,使論證更有力,你認為【乙】段文字可以嗎?為什么?(3分)
參考答案:
10.(4分)⑴(有)什么益處。⑵給、贈給。⑶推辭,拒絕。⑷游說,說服
11.(3分)B
12.(6分)
⑴(2分)先前(為了大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簞食一豆羹),現在為了宮室的美麗接受了(萬鐘俸祿)。
⑵(2分)我聽說,君子應當有功勞而受祿。
⑶(2分)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13.(3分)可以(1分),因為它可以作為事實論據來論證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這一觀點(2分)。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 篇2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奉:俸祿
B.鄉為身死而不受鄉:通“向”,從前
C.萬鐘于我何加焉加:益處,好處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棄
2.下面對文段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段開頭以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義”,引出中心論點,自然貼切。
B.孟子認為,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同時兼得時,應該舍生取義。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與文段的主旨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敗被俘,寧死不屈,也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
D.在孟子看來,不僅賢人,就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舍生取義之心,在生死考驗的關鍵時刻,都會做出合乎義的選擇。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D
3.(1)(有人見了)高位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
(2)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意對即可)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03-24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及答案11-21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題04-17
魚我所欲也基礎練習04-05
魚我所欲也閱讀練習03-24
魚我所欲也課堂練習04-28
魚我所欲也 練習題03-28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答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