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多情的詩壇翹楚—余光中

時間:2024-06-12 07:50:20 余光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多情的詩壇翹楚—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多年前,余光中的這首炙人口的《鄉愁》吟唱在海峽兩岸,人們為其深深的思鄉情愫所動容。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前半生顛沛流離,在戰火燃燒的中國,在南京、上海、重慶、香港之間先后輾轉,最后定居臺灣。靜謐的小島給了他安定的生活,也隔絕了他回鄉的路。

  對于余光中的文學成就,他曾經的追隨者,也是決裂者的《臺灣文學史》作者陳芳明曾這樣評價:“以詩為經,以文為緯,縱橫半世紀以上的藝術生產,斐然可觀,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從揚眉少年到慈眉老年,任何一個時段都從未出現歉收的跡象。”

  【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

  余光中說他是“藝術的多妻主義者”。年少氣盛時他自詡右手寫詩,左手為文。他將第一部散文集冠名為《左手的繆思》,以彰顯詩為正果,文為副業,評論、譯為余事,皆隸屬“第三只手”;

  此外他還鐘情于繪畫、音樂以及天文、地理、歷史,乃至人類整個文化,好一個“千手觀音”。

  【詩人的情懷】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1971年至1972年間,余光中在臺灣寫下了《鄉愁》。他回憶說,當時20分鐘一氣呵成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為離開大陸20多年,這種感覺在心里也就醞釀了20多年”

  余光中說,他這一生很不幸,前半生遭遇了兩個戰爭,第一個是中日戰爭,第二次就是內戰。抗日戰爭八年,內戰加上冷戰時間就更長了。那個時候總覺得,此生或許永遠也回不了大陸了,所以寫了《鄉愁》。

  不過,“國家不幸詩家幸”,戰爭影響全國的人民,可是對于要寫詩的人來講,卻不見得是件壞事。鄉愁主題的詩余光中寫了至少有二三十首。其中《鄉愁》在大陸選入教科書,蜚聲海內外。

  不過余光中說,“《鄉愁》好像一張巨大的名片,已經大到把我的臉遮住了。如果想認識我,可以把這首詩暫時忘掉。”

  【詩人的幽默】

  余光中在思想上是一個因循守舊的人。他不煙不酒,一杯茶足矣,過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機械得連吃飯都上固定的餐館,點菜都是千篇一律。

  他不想見那些不必見的人,因為他既不求官,也不競選。對有共同旨趣的朋友,他盛情接納,在香港七年,他的家幾近成為臺灣會館,人稱“沙田孟嘗君”。對話不投機者,則三句嫌多,道不同不與為謀。但他確實又是一位冷面熱心者,很會善解人意,樂于提攜有才情的朋友與后學。

  他說他生就一副“不列顛的臉”,西裝、領帶,洋氣十足,外表一本正經;但他的錦心繡口是有名的。

  他剛到中山大學執教,他稱女研究生們為“村姑”,畢業后這些女弟子們相約來為他祝壽,他對“村姑們”說:“不要以為畢業離校,老師就沒用了。寫介紹信啦,作證婚人啦,為寶寶取名字啦,‘售后服務’還多著呢!”說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學生們都說,把聽他的課當做一種享受。他是詩文大家,一次飯桌上論道,他說菜單是詩歌,賬單是散文。自己卻戲言:“寫詩,是為了自娛;寫散文,為了娛人;寫批評,尤其是寫序,為了娛友;譯,是為了娛妻,因為譯的工作平穩,收入可靠。”又說:“這四樣東西的版權將來正好分給四個女兒”……

  余光中的家庭是女性世界。他戲說他與五個女人為伍,戲稱余宅是“女生宿舍”,他是“舍監”……他的諧趣盡現在他洋洋灑灑的文字中。

  【詩人的夫妻情】

  余先生說他一生的際遇可以用“女性”來形容: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這位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在生活上卻恪守著一夫一妻,直至白頭偕老。

  關于婚姻,余光中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是靠妥協。”他認為“婚姻是一種妥協的藝術,是一對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值得玩味。

  說來有趣,余光中與妻子范我存的結合,沒有傳奇色彩,倒真正體現一種緣分。

  范我存女士是余先生34個表兄妹中的一個表妹,他們從小只在南京見過一次面后就失散了,一直到臺灣之后,他們才又再度相遇相識。

  范我存對文學藝術富有敏感的品位,是吸引余光中的重要特質。遺憾的是婚后的范我存不得不淡出文學殿堂,深入廚房,繼而成了珊珊、幼珊、佩珊、季珊四個女兒的母親。家中八條小子在飛舞,范我存上奉高堂,下育兒郎,成了八口之有的掌家婆。

  余光中交游甚廣,主雅客勤,訪客的鞋子常在門玄關排成長龍。門鈴聲電話聲聲聲入耳,小的哭大的鬧不勝其煩。有時門鈴電話鈴齊響,范我存不得挾著孩子去開門或接電話……對子女教育的重擔,余光中也盡數下放給太太。

  每談妻子,余光中十分動情:“她幫我擋出一片天地,讓我在后方從容寫作,我真的很感謝她。”這些深情洋溢在余光中獻給范我存的詩作《三生石》、《私語》和《珍珠項鏈》中的字里行間。

  余光中一生作詩八百余首,其中有百首是情詩。像《等你,在雨中》中的一位像“蓮”的小情人,就很引人遐思,甚而,有人妄加測,范我存卻表現一種驚人的理智與大度。

  她說:“有些情詩不一定寫實,何必認真研究?有很多事情最好別追根究底。”話中充滿著理智、寬容,更多的是自信。

  余光中十分欣賞太太見怪不驚,大而化之的美德。他不止一次地對朋友們禮贊他的太太:“她的優點很多。”“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我們能契合,而且她能充分和我的事業、我的朋友融于一片。我們有共同的興趣、嗜好,又有共同的朋友,婚姻怎么能不穩固呢。”

  結婚四十多年,他們相敬如賓,夫婦好合,如鼓琴瑟。

【多情的詩壇翹楚—余光中】相關文章:

晚唐詩壇的古代文化常識07-19

古代文化常識之晚唐詩壇10-13

多情的句子08-08

余光中的夫人04-23

余光中的經典散文05-24

余光中《鄉愁》09-11

余光中的詩10-19

余光中《絕色》11-02

余光中作品01-23

余光中的經典詩句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