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愿望與成功之間》閱讀訓練附答案
《愿望與成功之間》探討的是個人愿望與實現成功之間的緊密聯系和潛在障礙。它通過具體的故事、案例或理論,揭示愿望如何激發人們的動力,以及成功又是如何成為愿望實現的必然結果或意外驚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愿望與成功之間》
1864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一位叫馬維爾的林肯。
記者: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曾想過廢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們那個時期就已草就,可是他們都沒拿起筆簽署它。請問總統先生,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些偉業留下來,讓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這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這段話發生在林肯去帕特森的時候,馬維爾還沒來得及問下去,林肯的馬車就出發了。因此,他一直都沒弄明白林肯的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馬維爾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信里,林肯談到幼年的一段經歷:“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地里有許多石頭。正因為如此,父親才得以較低價格買下它,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面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
“有一年,父親去城里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于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弄走了,因為它們并不是父親想象中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們認為不可能。有許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讀到這封信的時候,馬維爾已是76歲的老人了,就是在這一年,他正式下決心學外語。據說,1922年,他在廣州采訪時,是以流利的漢語和孫中山對話的。
1.給下列字選正確的讀音,打“√”。
結束(sùshù)總統(zǒngzhǒng)懊喪(sāngsàng)晃動(huànghuǎng)
2.寫出近義詞。
懊喪——明白——
3.76歲的馬維爾學外語成功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在文中畫上“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是
A.做任何事只要有勇氣就足夠了。
B.很多事情,只要你朝著愿望的方向努力去做了,你就有可能成功。
C.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答案:
1.shùzǒngsànghuàng
2.懊惱清楚
3.成功了。文中最后一句話。
4.B
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
1、選擇正確的讀音:
結束(sù/shù):shù
總統(zǒng/zhǒng):zǒng
懊喪(sāng/sàng):sàng
晃動(huàng/huǎng):huàng
2、寫出近義詞:
懊喪——沮喪、后悔
明白——清楚、理解
3、理解句子含義:
理解:林肯的這句話意味著,有些事情人們之所以沒有去做,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勇氣去嘗試。上兩屆總統雖然曾想過廢除黑奴制度,但最終沒有付諸行動,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缺乏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勇氣。林肯認為,如果他們知道只需要一點勇氣就能成功,他們可能會感到懊悔。
“可能有這個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4、文章主旨:
本文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是:僅僅有愿望是不能夠成功的,還需要有勇氣去嘗試。許多事情,人們之所以認為不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去嘗試。只有有勇氣去嘗試,才不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5、林肯在信中提到的幼年經歷對馬維爾產生了什么影響?
回答:林肯在信中提到的幼年經歷讓馬維爾意識到,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只是因為人們缺乏嘗試的勇氣。這激發了馬維爾的決心,他在76歲高齡時開始學習漢語,并最終取得了成功。
【《愿望與成功之間》閱讀訓練附答案】相關文章:
阿來閱讀訓練附答案08-02
《隱 瞞》閱讀訓練附答案07-29
《寬容》閱讀訓練題附答案10-11
《去年的樹》閱讀訓練附答案10-19
綠綠的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6-24
《儲蓄人生》閱讀訓練附答案01-17
茶事閱讀訓練附答案08-02
《我的房東》閱讀訓練附答案08-22
文竹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5-04
《老汪栗子》閱讀訓練附答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