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見嵩山的閱讀答案
初見嵩山
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注] 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
1.作者初見嵩山是什么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請結合全詩簡析。(4分)
2.“數峰清瘦出云來”一句妙在何處?“清瘦”有何種精神內涵?(4分)
答案解析
1.初見嵩山,作者的心情驚喜而又親切。這種心情是鋪墊出來的:①作者奔走風塵,全靠青山開闊情懷,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給作者一種期待感。②接著作者運用迂回之筆,一道雨幕被拉開,最后嵩山從云層中聳現,驚喜和親切之感撲面而來。(答出驚喜和親切的,給2分;答出鋪墊來表現的,給1分;結合全詩加以分析,給1分。意思對即可。)
2.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積云中突現,基于這種觀感,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語新奇。一個“出”字,作者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賦予山峰動感,使山峰與云層形成了尖聳與廣闊、躍動與靜態相結合的畫面。②“清瘦”表現了作者清高獨立、人格堅守的精神氣質。(答出擬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給2分;或答出以動寫靜(或化靜為動)并加以分析,也給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內涵,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見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
1.
試題分析:題目為“初見嵩山”,一個“初”字可謂“題眼”,就暗含了“驚喜”與“期待”之情。展開描寫時,先寫鞍馬勞頓中青山對我的開解。又寫日暮時風雨天氣,最后才讓數峰露面,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將鋪墊手法用到極致。解析本題一可先看標題。標題對作品而言,為眼睛,為窗口。透過標題,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標題中“初”就是關鍵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詩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蘊含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考點: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點評:做好此類題型,首先要抓好題眼或關鍵的字,然后結合題目正文注釋等來綜合考慮。
2.
試題分析:第一問“妙在何處”主要考慮作用、主要鑒賞語言與表達技巧。鑒賞時要考慮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再考慮語言特點或富有表現力的詞,然后分析表達效果。第二問:理解詩歌的內涵,既要理解表層義,更要挖掘深層義。
考點: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點評:首先解釋該句的意思;其次點明手法,展開聯想分析句子描述。
【初見嵩山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王維《歸嵩山作》閱讀賞析及答案10-12
歸嵩山作詩歌賞析附答案11-19
等閱讀及答案05-20
閱讀選文閱讀及答案10-19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理性的閱讀閱讀及答案11-16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5-17
描寫嵩山的古詩05-11
經典閱讀題及答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