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游廬山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清】惲敬
廬山據(jù)潯陽彭蠡之會,環(huán)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并海諸山多壯郁,而廬山有娛逸之觀。
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絕宮亭,泊左蠡。庚辰,艤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過小三峽,駐獨對亭,振鑰頓文會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
辛巳,由三峽澗,陟歡喜亭。亭廢,道險甚。登含鄱嶺,攀太乙峰。東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澤,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頃之,地如卷席,漸隱;復(fù)頃之,至湖之中;復(fù)頃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隱矣。始知云之障自遠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萬成陣,起山后,相馳逐,布空中,勢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勢相倚負。返,宿于文會堂。
壬午,道萬杉寺,飲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見瀑布在天中。求太白讀書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繞白鶴觀。旋至寺,觀右軍墨池。返,宿秀峰寺。
甲申,上黃巖,側(cè)足逾文殊臺,俯玩瀑布下注,盡其變。復(fù)返宿秀峰寺。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曉望瀑布,倍未雨時。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頃之,香爐峰下白云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復(fù)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fù)頃之,則相與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選自《大云山房文稿》有刪節(jié)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故并海諸山多壯郁 并:并列 B、敬以事絕宮亭 絕:橫渡
C、壬午,道萬杉寺 道:取道 D、山之腰皆弇之 弇:覆蓋
6、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都能體現(xiàn)廬山“足以娛性逸情”的一組是( )
①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 ②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
③大云千萬成陣,起山后,相馳逐 ④乃夕日穿漏,勢相倚負
⑤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 ⑥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廬山三面環(huán)水,因為江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廬山不像靠海的山嶺那樣雄壯深沉,而顯得清逸動人。
B、作者的廬山之游,既飽覽了廬山奇異的自然景觀,也觀賞了王羲之的墨池和李白的讀書堂等人文景觀。
C、作者在登上太乙峰后,極目遠眺彭澤,云朵遮天蔽日,滾滾而來,周圍的山峰都一派云氣騰涌的樣子。
D、作者認(rèn)為云是山的靈氣外泄的結(jié)果,所以本文記述游覽廬山的經(jīng)過,重點記下了云的變幻奇巧的景象。
8、下列文句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A、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B、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其詭變/足以娛性逸/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C、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其詭變足以娛/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D、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
譯文:
(2)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譯文:
【游廬山記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游桂林諸山記閱讀答案及翻譯07-03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9-18
《廬山草堂記(節(jié)選)》閱讀答案07-24
游白水書付過翻譯及閱讀答案10-20
《游終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25
《獨坐軒記》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9-23
煙霏樓記閱讀答案及翻譯08-18
《獨樂園記》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7-24
《寶山記游》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