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歐陽公諱曄字日華閱讀答案及翻譯
在各個領域,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歐陽公諱曄字日華閱讀答案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①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后或甚貴,終身不造其門。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數百人,轉運使疑其積物多而僧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兩饋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聽我言乎? 今歲大兇,汝有積谷六七萬石,能盡以輸官而賑民,則吾不籍汝。”僧喜曰:“諾。”饑民賴以全活。
②陳堯咨以豪貴自驕,官屬莫敢仰視。在江陵,用私錢詐為官市黃金,府吏持帖,強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當有文符。”獨不肯署。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陽,素號難治,乃徙公治之,至則決滯獄百余事。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公自臨其獄,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于獄,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動惶顧,公曰:“殺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視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獨以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汝殺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殺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所居,人皆愛思之。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與親舊 (2)終身不造其門
(3)素號難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饑民賴以全活 以吾一日長乎爾
B.至則決滯獄百余事 他植者則不然
C.去其桎梏而飲食之 恍驚起而長嗟
D.決獄之術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5分)
(1)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歐陽曄怎樣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現了歐陽曄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質。(3分)
參考答案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調任
18.C
19.(1)陳堯咨暗示轉運使讓歐陽公離開,不讓(他)留在州府。 (2)桂陽有爭船而互相斗毆至死的人,(這個)案件長久沒能判決。
20.對僧人賄賂不以為然,對處理好此事自信從容,安撫僧人。
21.廉潔 愛民 正直 睿智
【參考譯文】
歐陽公,名諱曄,字日華。從他還是平民時,不符合道義的饋贈他就不會接受;年輕時與他交往的親戚好友,后來有的做了大官,歐陽公就終身不到他家。他自己做了官處理事情很有魄力。起初他任隨州推官,案件中難以決斷的有三十六件。大洪山奇峰寺聚集了幾百名僧人,轉運使懷疑廟里積累的財物很多,是僧人們非法謀利所得,就派歐陽公前往把廟里的財物沒收掉。僧人們把一千兩銀子送給歐陽公,歐陽公笑著說: "我哪里用得著這些東西? 但你們能聽我的話嗎?今年災荒嚴重,你有六七萬石糧食,能全部捐獻給官府賑濟災民,那么我就不沒收你們的財物。僧人們高興地答應:“是。”饑民們就靠著這些糧食全部活了下來。陳堯咨憑著官大錢多,驕橫非常,下屬官員沒有敢抬頭仰視他的。在江陵時,他用私自鑄造的錢幣冒充官府出售的黃金,府吏持著文書,強迫下屬官員在文書上簽名。歐陽公呵斥府吏:“官府出售的黃金上面應當有紋記。” 只有他不肯在文書上簽名。陳堯咨雖然怕他,沒有硬要他簽名,但是委婉地說動轉運使把歐陽公趕出官府,不讓他再擔任隨州推官。 鄂州的崇陽縣,素來號稱難以治理,于是就調任歐陽公去治理崇陽,到了那里,沒有判決的案件有一百多宗。 縣民王明與他的同母兄長李通爭奪家產多年,王明無法自己判分家產,貧困到了給人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地步。歐陽公用一句話做了判決,李通就完全認罪,把屬于王明的上萬家產全部歸還給王明,李通離開公堂后沒有一句怨言。桂陽有爭奪船只的百姓,互相毆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無法判決。歐陽公親自來到關押他們的監獄,放這些犯人出牢房坐在廳堂里,打開他們身上的枷鎖,給他們吃飯,吃完后,安慰他們,把他們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個人在廳堂里。留下來的那個人變了臉色,惶恐四顧,歐陽公說:“殺人的就是你。”這名囚犯不知歐陽公為什么這樣斷定。歐陽公就說:“我觀察吃飯的人都用右手持刀 (筷子) 只有你用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人是你殺的是很明白的。”這名囚犯就流著淚說:“是我殺的,我不敢連累別人了。”歐陽公處理事情分辨清楚,好像古代的良吏,他斷案的方法大多是這樣的。他在崇陽擔任官職期間,人們都愛戴他想念他。
閱讀答案翻譯譯文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17~20題。(12分)
【甲】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
【乙】故知①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②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③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④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 ,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選自《孫子?謀攻》)
【注釋】①知:預知。②用:使用,運用。③虞:準備。④御:干涉。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或短語。(4分,任選4個作答)
⑴ 齊師敗績( ) ⑵ 下視其轍( )
⑶ 上下同欲( ) ⑷ 每戰必殆( )
⑸ 一勝一負( )
1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⑵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19.甲文長勺之戰的勝利印證了乙文中的一些說法,請選擇兩處作簡要說明。(2分)
20.選出下列對兩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2分) 【 】
A.甲文重在敘述曹劌在戰爭中的表現,乙文則重在闡述“知勝之道”。
B.兩文中“公問其故”“故知勝有五”“故曰”中的“故”的意思是一樣的。
C.甲文中的公(魯莊公)是一個昏庸無能、膽小懦弱的君王。
D.依據前后文可以推斷出乙文空白處應填的句子是“知己知彼”。
18.(1) 對方的士氣耗盡了,而我方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齊軍。(2) 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國君不干預牽制,就會取得勝利。(4分。一句2分,意對即可)
19.參考:①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印證“將能而君不御”;②魯國君臣一心,印證“上下同欲”;③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時把握時機,印證“知彼知己”。(共2分。答到兩點即可,若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20.A. (共2分。)
【參考譯文】
所以預知勝利有五個方面:一是敵我情況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情況下可以打,什么情況下不可以打,具有了這種準確判斷力,就會取得勝利;二是既能指揮大部隊作戰,也能夠指揮小部隊作戰,具有這種應戰能力就會取得勝利;三是全國上下團結一心,三軍上下同仇敵愾,就會取得勝利;四是以有戒備的軍隊對待防御松弛的軍隊,具有這樣條件,就會取得勝利:五是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國君不干預牽制,就會取得勝利。以上這五條就是預測勝利的原則。所以說:清楚敵人和自己的實力,每次戰斗都不會失敗;不清楚敵人實力而了解自己實力,只是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不清楚敵人和自己的實力,每次戰斗都會失敗。
【歐陽公諱曄字日華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文章:
韓愈《諱辯》閱讀答案03-23
《浪淘沙歐陽修》閱讀答案11-09
歐陽修《別滁》閱讀答案06-19
《王冕》閱讀答案及翻譯01-11
《治學》閱讀答案與翻譯06-08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翻譯及賞析12-27
歐陽修《采桑子》閱讀答案07-19
曾鞏《書魏鄭公傳后》閱讀答案附翻譯05-24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閱讀答案及翻譯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