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北易幟》的閱讀題及答案
現如今,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東北易幟》的閱讀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東北易幟》的閱讀題及答案 1
東北易幟張學良(口述)我有一首詩,倒是想要告訴你——《謁延平王(鄭成功)祠》:“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我最得意后頭兩句,“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你看出我這詩有什么意思在里頭?我是在講我自己呢。假如我不是這樣,東北不是就沒有了嗎?我和日本一合作,我就是東北的皇帝呀!日本人真請我當皇帝了,真請過我,跟我聲明了,做皇帝!誰干的呢?就是土肥原吶。他是王道論吶。話兒都說明了,我就因為這個跟土肥原說崩了,我就知道東北不得了了。他一直不死心,那個時候他不讓我跟中央合作:你當東北的皇帝,我日本捧你。我為這事情跟他火了!
那時候,因為東北的大連、旅順條約要滿了,我那個時候就想收回,那個日本強硬派的武官就跟我講,他說我們日本有句話,那個城是用箭射回來的,你擱箭射回它去。我對他們說,大連、旅順名義上是我們的,事實上我們是收不回來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收回來,我們名義上收,大連、旅順都是你們日本人的,只不過說主權是我們的,事實上還是你們管。我們用一種選舉的辦法,讓地方選舉,用選舉的辦法選舉誰當權,就由誰來管理。名義上是我們中國收回,但是大連、旅順就像成為一個公共集市一樣。
下面說說易幟這事兒。
所有各省都掛起來了,這個旗呀,是我們被服廠一夜兩天秘密做出來的,我們把旗發出去,所有的旗都掛出來,日本人居然不知道,我就講這段事情。曲折?沒有什么曲折,就是他們逼我們不許掛,不要跟南京走。我跟你講過,那個人我佩服他到萬分,就是田中派來的特使——林權助。這個人,那真是外交天才。他本來是誰呀?他是皇太子——就是日本后來的皇帝的老師呀。哎呀,這個人可會講極了,那他把我講得呀,勸說我好多的話,方方面面都替我想到了。我總是不給他一個明確答復。到最后呀,他要走,回日本去。我請他吃飯,他再三逼我。我說,不過有一件事情,你沒替我想到。他說哪件事情?我很愿意知道。我說,你忘記了我是中國人。他不講話了。所以我知道我失言了。有人說我不易幟,自己獨立的話,東北可能可以保下來。那我就變成日本的傀儡了。那東北是大呀,你大概不知道,可是我們完全在日本人手里,日本要怎么辦就怎么辦呀!
我在東北的家產都扔給日本人了,我給你講過這事兒沒有?你要知道我在東北的家產有多大?我沒講過,我在那個時候的錢,雖然不能說稱億吧,反正我有五六千萬家產。日本人把我的家產都要還我呀,“九一八”以后要還我呀,他們弄了三列火車把我的東西都送來了,我那畫都很值錢呀。我跟本莊繁是好朋友,很好的朋友,我上日本也是他陪我去的。他給我寫封信,說你那東西是我花錢給你包上的,都包得很好,三列火車,送到北京正陽門外車站。他還派來一個人,還寫封信給我。我大火呀,我說你這是在羞辱我呀,我是地方長官呀,我決不拿我自己的東西,要還,你把東三省還給國家!我火就火在這兒,我說我是封疆大吏,我將疆土丟掉了,你送還我的東西,你是給我羞辱!我的東西照樣給我拿回去,原來擺在哪兒你給我擺在哪兒。這樣就又拉回去了,他就都拍賣了。
[編者注]東北易幟是指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擁護南京中央政府。
(摘編自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
【相關鏈接】
①口述歷史,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傳統的筆錄、錄音、錄影等現代技術手段,記錄歷史事件當事人或者目擊者的回憶而保存的口述憑證。口述史并不是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樣,就是一人說,一人記。而是一種將記錄、發掘和認識歷史相結合的史學形式。即通過調查訪問,用錄音設備收集當事人或知情者的口頭資料,然后與文字檔案核實,整理成文字稿。
②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生于遼寧省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張學良引用自己寫的'詩《謁延平王祠》,將自己與鄭成功作對比,都為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名垂青史的巨大貢獻。
B.名義上收回大連旅順,用選舉的辦法讓野大連、旅順就像成為一個公共集市一樣冶,充分體現出張學良的政治智慧。
C.“我就知道東北不得了了”,張學良說“不得了了”既指東北危險了,又指東北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極其重要。
D.“曲折?沒有什么曲折,就是他們逼我們不許掛,不要跟南京走。”反映了張學良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客觀態度。
E.張學良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和扶植,毅然決然地放棄割據而歸順南京中央政府,子承父志,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捍衛了民族的尊嚴。
(2)“我說,你忘記了我是中國人。他不講話了。”張學良為什么說自己失言了?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
(3)張學良具有哪些優秀品質?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有人說張學良不過是個“花花公子”,也有人說張學良的地位主要是他父親張作霖給的。對此你作何評價?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試題答案:
12、(1)B,3分;D,2分。(B,分析恰當;D,“客觀態度”雖無不妥,但考慮到這是口述歷史,涉及到講述人的記憶、表達等諸多因素,未必十分準確。 A,“將自己與鄭成功作對比”,欠妥。C,“又指東北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文中這層意思并不明確,何況日本對東北的野心張作霖、張學良父子早有認識。E,“子承父志”就民族氣節來說是對的,但說歸順南京政府就不一定了。)
(2)①因為日本人一直要張學良當皇帝成為他們的傀儡并竭力阻止東北歸順南京中央政府。②“那東北是大呀”,可是“完全在日本人手里,日本要怎么辦就怎么辦呀!” ③在這種形勢下,過早表明態度,反而引起日本人的警覺,從而加快了日本武力侵略東北的步伐。所以張學良說自己失言了。(每點 2分,共 6分。)
(3)①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和扶植,堅定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②具有高尚的愛國情操。為了國家統一結束軍閥混戰,毅然放棄割據,歸順南京中央政府。③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當日本人用三列火車送回他的家產時,他卻說:“我決不拿我自己的東西,要還,你把東三省還給國家!”(每點 2分,共 6分。)
(4)○1說他是花花公子并非毫無依據,但如果僅僅是花花公子,他就不可能成為改變歷史和創造歷史的人。說他的地位是他父親給的,但他的歷史地位卻是后人給的。○2從材料看,張學良有很好的文學素養,“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 ”這樣的詩句豈是花花公子寫得出來的。○3張學良具有較高的政治智慧。例如對大連、旅順主權收回的辦法,就是堅定主權照顧現實的好辦法。○4張學良還具有高度的軍事敏銳性。與土肥原,林權助談崩后,馬上就意識到東北在軍事上面臨的巨大危險。(一點 2分,共 8分。其他答案,酌情給分。)
《東北易幟》的閱讀題及答案 2
閱讀材料
1928 年,日本帝國主義妄圖通過支持奉系軍閥張作霖,進一步控制中國東北。然而,隨著北伐戰爭的推進,張作霖的勢力受到嚴重打擊。日本見張作霖不能完全滿足其侵略要求,便策劃了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炸死。
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后,面臨著極其復雜的局勢。日本一方面對張學良威逼利誘,企圖迫使東北 “獨立”,成為其殖民地;另一方面,南京國民政府也積極爭取張學良,希望東北能夠歸附,實現全國形式上的統一。
張學良身負國仇家恨,深明大義。他認識到只有國家統一,才能抵御外敵入侵。經過深思熟慮,張學良毅然決定不顧日本的反對,于 1928 年 12 月 29 日通電全國,宣布東北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東北易幟標志著北伐的結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極大地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給予了沉重打擊。
閱讀題
1、日本策劃皇姑屯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2、張學良面臨的復雜局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3、東北易幟有何重要意義?
4、從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的行為中,你能看出他具有怎樣的品質?
答案
1、日本策劃皇姑屯事件的原因是張作霖不能完全滿足其侵略要求,日本企圖通過炸死張作霖,扶持更能聽命于自己的.勢力,進一步控制中國東北。
2、張學良面臨的復雜局勢體現在:日本對他威逼利誘,妄圖迫使東北 “獨立”,淪為其殖民地;南京國民政府積極爭取他,希望東北歸附,實現全國形式上的統一。
3、東北易幟的重要意義在于:標志著北伐的結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極大地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給予了沉重打擊。
4、從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的行為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明大義、愛國、勇敢無畏的品質,能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不顧日本的威脅,毅然做出正確抉擇。
《東北易幟》的閱讀題及答案 3
閱讀材料
1928 年的中國,局勢動蕩不安。在北方,奉系軍閥張作霖在日本的支持下,占據著東北等地。但隨著南方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節節勝利,張作霖的勢力范圍不斷縮小。日本妄圖利用張作霖實現其吞并東北的野心,提出了一系列損害中國主權的要求,遭到張作霖的部分抵制。日本惱羞成怒,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張作霖不幸身亡。
張學良主政東北后,日本加緊了對他的拉攏與施壓。他們向張學良承諾給予大量經濟、軍事援助,只要東北宣布 “獨立”。同時,日本還以武力相威脅,在東北邊境頻繁進行軍事演習。而此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也派遣使者與張學良多次溝通,闡述國家統一的重要性,希望東北能夠順應歷史潮流,加入到統一的國家體系中來。
張學良心中明白,東北若 “獨立”,將成為日本的囊中之物,國家主權將遭受嚴重踐踏。他頂住了來自日本的巨大壓力,經過與各方的反復權衡和商議,最終于 1928 年 12 月 29 日,向全國發出通電,宣布東北改掛青天白日旗,服從南京國民政府。東北易幟這一舉措,結束了中國長期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為國家的團結和民族的`復興奠定了一定基礎。
閱讀題
1、日本對張作霖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
2、日本對張學良采取了哪些手段?目的是什么?
3、南京國民政府為何積極爭取東北歸附?
4、東北易幟對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答案
1、日本對張作霖的態度起初是支持,希望借助他控制東北;后來變為不滿并將其炸死。原因是張作霖不能完全滿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對日本提出的損害中國主權的要求進行了部分抵制。
2、日本對張學良采取了威逼利誘的手段,一方面承諾給予大量經濟、軍事援助,拉攏他宣布東北 “獨立”;另一方面以武力相威脅,在東北邊境頻繁進行軍事演習。目的是將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變為其殖民地。
3、南京國民政府積極爭取東北歸附,是為了實現全國形式上的統一,結束長期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增強國家的凝聚力,提升政府的統治權威。
4、東北易幟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有:結束了中國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在形式上實現了全國統一;增強了民族凝聚力,為國家團結和民族復興奠定了基礎;有力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陰謀,維護了國家主權。
【《東北易幟》的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經典閱讀題及答案09-11
《等》閱讀題及答案10-02
《題武關》閱讀題及答案09-17
低頭與昂首閱讀答案的閱讀題答案11-03
晚飯花閱讀題及答案閱讀答案01-23
《詠柳》閱讀題及閱讀答案01-13
牽掛閱讀題答案07-18
麥哲倫閱讀題及答案08-31
江南閱讀題及答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