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憶我的母親閱讀試題與參考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都經常看到試題的身影,試題是參考者回顧所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參考資料。那么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回憶我的母親閱讀試題與參考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憶我的母親閱讀試題與參考答案 1
回憶我的母親
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里,我上午讀書,下午種地;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里跟著母親勞動。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
佃農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親的聰明能干,也勉強過得下去。我們用桐子榨油來點燈,吃的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飯里做調料。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趕上豐年,才能縫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產的。母親親手紡出線,請人織成布,染了顏色,我們叫它“家織布”,有銅錢那樣厚。一套衣服老大穿過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
勤勞的家庭是有規律有組織的。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民,到八九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和睦。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她自己是很節省的。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閱讀練習一:
1、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勞碌( ) 調味( ) 妯娌( )( )和睦( ) 節省( )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母親是個好勞動。
②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民。
3、“母親這樣整日地勞碌著”。這句話中的“勞碌”一詞能不能換成“勞累”?試比較一下兩個詞的區別。
4、文中的母親具有許多優秀品質,請用幾個詞語加以概括。
5、人們常用“心靈手巧”來贊美一個人心思靈敏手藝高。請從上文中找出一個最能體現母親“手巧”的具體事例。
6、寫一句贊頌母親的話,用上一種修辭手法。
參考答案一:
1、lù tiáo zhóu lǐ mù shěnɡ
2、①勞動好手。
②具有中國農民勤勞質樸共同特點的農民。(意對即可)
3、不能。“勞碌”指事情多而辛苦。“勞累”指過度的勞動而感到疲乏。從文中內容看,母親操持一家二十多口人的家務,應用“勞碌”更確切。(意對即可)
4、勤勞儉樸、聰明能干、寬厚仁慈、教子嚴格。(意對即可)
5、“略”。(一定要有具體的事例,不可只寫“做飯作衣服”等)。
6、母親是月臺,兒子是那掛長長的列車。 (答案不統一) 馬上分享給同學
閱讀練習二:
1.“母親管束著我們……”一句用“管束”而不用“管教”,為什么?
2.比較下面兩句的句式,原句有什么作用?
原句: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
改句:到八九十歲還要耕田。
3.填空:
A.最能體現“勤勞的家庭是有規律的”一句是第 __ 句
B.最能體現“勤勞的家庭是有組織的”一句是第__句。
4.找出從寬厚、仁慈、教子嚴三方面寫母親的具體內容。(用原文回答)
①寫母親寬厚:
③寫母親仁慈:
③寫母親教于嚴:
5.對寫家人起床、家人勞作的語言特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寫家人起床句式整齊,寫家人勞作用語錯落有致
B.寫家人起床句式整齊,寫家人勞作句式整齊
C.寫家人起床用語錯落有致,寫家人勞作句式整齊
D.寫家人起床用語錯落有致,寫家人勞作用語錯落有致
6.這段文字寫了母親對作者的影響,下面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崇高精神的影響
B.深刻思想的影響
C.偉大理想的.影響
D.優良品德的影響
參考答案二 :
1.“管教”側重“教”,“管束”側重“束”。“管束”有管教約束、使之不越軌的意思,比用“管教”更為妥帖。
2.改句為一般陳述句,而原句為雙重否定句,表肯定的意思,強調祖父熱愛勞動的習慣終生不可改變。
3. A ④句;
B ③句。
4 ①任勞任怨,性格和藹;
②同清貧苦人,周濟窮親戚;
③“不允許”我們染上不良習慣(或“母親管束著我們”)。
5. C 。
6. D 。
閱讀練習三:
1.“樸素的階級意識”在文中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2.文中“勤勞的家庭是有規律有組織的”是如何體現的?
3.根據選文內容,談談“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
參考答案三:
1.勞動人民自發的同情本階級和仇恨剝削階級的思想感情(也可用課文原句回答)
2.祖父堅持勞動——祖母分派工作——全家各行其是——相處和睦
3.勤勞儉樸,任勞任怨,性格和藹,寬厚仁慈(意對即可)
回憶我的母親閱讀試題與參考答案 2
閱讀《回憶我的母親》(節選),回答19~23題:(10分)
①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②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③愿母親在地下安息!
12、第①段中點明全文敘事線索的句子:(2分)
13、第③段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是(2分)()
A、具體生動的記敘B、富有感情的描寫
C、深沉的抒情D、充滿感情色彩的議論
14、文章的兩個“盡忠”的內容是作者感情的升華,由愛母親升華到愛,愛,決心獻身革命事業。(2分)
15、文中談到“無法補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2分)
16、劃線句子“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中“創造了”和“創造著”能否對換,為什么?(2分)
答案:
12、她勤勞一生。
13、C.
14、民族、人民。
15、指在母親去世前未能見母親一面;指“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
16、“創造了”是已經創造,“創造著”是正在創造。兩者位置不能調換,否則就不符邏輯。
【回憶我的母親閱讀試題與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我的母親中閱讀參考答案06-26
《我的母親》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9-17
《回憶我的母親》閱讀答案09-02
回憶我的母親的閱讀答案10-23
回憶我的母親閱讀答案參考10-18
《說似》的閱讀試題及參考答案05-09
母親的月餅閱讀參考答案10-09
閱讀理解《母親》及參考答案08-03
我只欠母親閱讀和參考答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