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天山深處那棵蒼老的松樹閱讀以及答案
天山深處那棵蒼老的松樹
記不清是哪一位詩人說過這樣一句讓我記憶猶新的話:一棵樹便是一條寂靜的河流。
河流或自數千米高的皚皚雪峰上潺潺淙淙地流下,或從荒無人煙百鳥啼唱的高原沼澤的泉眼中汩汩滲出,先是成羽狀的溪水,最終匯集成大江大河,一瀉千里,向著蔚藍色的大海奔涌而去,仿佛大海便是她生命的最后歸宿。而一棵樹呢?她由嫩芽綠葉長起,漸漸斜伸出枝椏,漸漸長滿茂密的樹葉,向著藍天白云伸展而去,仿佛無限遼闊的蒼穹便是她向往的理想境地。她枝葉繁茂,蓊郁蒼翠,遮天蔽日,成為人們視野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于是,我想起兩年前在天山深處鞏留恰西境內看到的一棵蒼老卻美麗的松樹來了。
那是一個飄著白蒙蒙霧雨的秋天。山谷里有一條河水像是受了雨的青睞,喧囂著彎彎曲曲地向著遠方奔瀉。在一座旅游氈房前,我發現了那棵蒼老的松樹。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啊!她雄渾大氣,華蓋如云,樹干粗壯。她的一根根伸展出去的枝椏長滿了郁郁青青的針葉。或許是煙雨朦朧的緣故,她的頂端始終被一團團裊裊浮動的煙霧纏繞著。從粗壯的樹干以及溝壑一般的樹皮判定,這是一棵有著三四百年歷史的老樹。在她的樹根周圍,落滿了泛黃了的針葉,虛虛軟軟的,踩上去忽悠忽悠的,舒坦極了。
然而,當我注目端詳時,竟然發現在離地面二米處,有一處幾十公分寬、四五公分深的疤痕,那里的樹皮早已脫落,裸露出的木質已干枯,在上端與樹皮相結合處,還流著渾濁的淚水,粘粘糊糊的。傷口的旁邊,還有拴馬釘深深地釘在樹身里。這使我很驚訝,我想,這銹跡斑斑的拴馬釘怕有數十年歷史了吧!那樹的傷口該有多少年了呢?是誰為了什么而傷害了她呢?或許從她被傷害的那一天起,她就這樣默默地流著眼淚,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我在想那是一種怎樣的創傷和疼痛啊!
但又不知什么緣故,她還是堅強地站立住了,沒有倒下去,而且把她那四通八達的根須深深地扎入貧瘠的土地內,逶迤延伸,連接著巍巍天山,連接著白雪皚皚的喀班巴依峰,而那清清亮亮的天山雪水又滋養她以生機勃勃的生命,使她堅強剛毅地屹立于天地之間,不屈不撓地抵抗著風霜雨雪的侵襲。我一時覺得,這棵樹成了人們視野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她確實是一處獨特的風景。她那兀立的姿態,固執的信念,高深莫測的表情,把你引向無限遼闊的蒼穹,然后又注視著腳下,聆聽那一灣河水的喧囂與歡騰。她絲毫沒有感到生命的孤獨和落寞,而且她的長勢有點像意大利的比薩斜塔,讓人擔心有一天會傾塌下來,或者狂風肆虐,或者瀑發山洪時沖刷出她的根須,從而被什么人套上什么馬使勁拽拉。然而據我細細觀察,這一切似乎都已發生過,但都沒有難倒她,她依然昂揚著倔強的身子,郁郁青青地立在那里,那么高傲,仰天長嘯,卻又那么悠然閑靜,適意自得,哪管它風吹雨蝕,云起日落……
倒是一些搞旅游開發的人發現了這棵樹的價值,且又立于清澈的河水不遠處,因而便在樹下搭一頂氈房,以期讓來此游玩的人可以閱景讀山,可以醉臥于氈房內聆聽著陣陣濤聲酣然而睡。
那天晚上,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夜潑墨一般漆黑,許多人圍著一堆燃燒的篝火,聽一位長頭發的小伙子彈著吉他,唱美麗動聽的東方小夜曲《草原之夜》。歌聲悠悠揚揚,在黑黝黝的山谷里回蕩往復,一陣陣晚風吹來,火苗兒一閃一閃,我油然想起老子的訓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想,如果說一棵樹就是一條寂靜的河水的話,那么這棵樹一定有著河水一樣虛懷沉默的柔性,不管風吹雨襲,她只管生長枝椏綠葉,只管年年月月向上生長,以點綴襯托著碧空如洗的藍天和悠悠飄浮的白云。
但我又想,她或許總有一天會被人用斧子砍去,燈塔般地轟然傾塌下來的。
這樣想著,我的心一半亮了,一半又暗了……
1.怎樣理解“這樣想著,我的心一半亮了,一半又暗了……”這句話的含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圍繞“天山上那棵松樹”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文意,請簡析作者為什么認為這棵樹是一道獨特的風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開頭寫道:“一棵樹便是一條寂靜的河流”,請結合全文,概括樹和河流的一致性,并分析作者這句話所包含的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心“暗了”是因為想到“她或許總有一天會被人用斧子砍去,燈塔般地轟然傾塌下來了”,表明了作者對松樹命運的憂慮;心“亮了”是因為受到這棵樹的精神震撼和鼓舞,表明了作者對松樹的喜愛、敬仰。(兩個得分點,各2分)
2.①文章以樹和河流的比較開頭接著具體描寫那棵樹并揭示其精神品質,引出對天山上那棵樹的回憶;②詳細寫了樹的頑強剛毅、不屈不撓、高傲、悠然閑靜、適意自得;③最后表達了作者對這棵樹的敬仰和對她命運的擔憂。(3個點,各2分)
3.①頑強剛毅、不屈不撓的生命力,成為一道風景;②絲毫沒有感到生命的孤獨和落寞,高傲、悠然閑靜、適意自得成為一種風景(或者“兀立的姿態、固執的信念、高深莫測的表情”成為一道風景);③點綴襯托碧空白云的虛懷沉默的柔性,成為一種風景。(3個點,各2分)
4.①樹和河流一樣,都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生長,奔騰;②都沉默柔性,不管環境如何都生長不息,流淌不止。(各2分)
作者借這句話對為理想不斷進取、不管際遇如何依舊默默奉獻的品質表達了敬仰和崇敬。(2分) 答案解析: 1.
試題分析:要想理解本句話的含義,只需要理解“暗了”“亮了”,即可理解本句話的含義。“亮了”是指作者看到樹的剛強時,被樹的精神所感動和震撼。“暗了”是緊承上文,是作者想到“她或許總有一天會被人用斧子砍去,燈塔般地轟然傾塌下來了”,表明了作者對松樹命運的憂慮。
2.
試題分析:1-3段:由一位詩人的一句話引出對天山上那棵樹的回憶。4-7段:具體揭示樹成為一道風景的原因,即樹的頑強剛毅、不屈不撓、高傲、悠然閑靜、適意自得。8-9段:表達了作者對這棵樹的敬仰和對她命運的擔憂。
3.
試題分析:從結構上來說,這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因此,答案區間即為上下文。“她還是堅強地站立住了” 頑強剛毅、不屈不撓的生命力,成為一道風景。“她絲毫沒有感到生命的孤獨和落寞”“兀立的姿態、固執的信念、高深莫測的表情”成為一道風景。“那么這棵樹一定有著河水一樣虛懷沉默的柔性,不管風吹雨襲,她只管生長枝椏綠葉,只管年年月月向上生長,以點綴襯托著碧空如洗的藍天和悠悠飄浮的白云。”點綴襯托碧空白云的虛懷沉默的柔性,成為一種風景。
4.
試題分析:“如果說一棵樹就是一條寂靜的河水的話,那么這棵樹一定有著河水一樣虛懷沉默的柔性”: 樹和河水都沉默柔性,不管環境如何都生長不息,流淌不止。“向著藍天白云伸展而去,仿佛無限遼闊的蒼穹便是她向往的理想境地”: 樹和河流一樣,都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生長,奔騰。作者通過樹和河水的類比,突出了樹的執著、默默無聞奉獻的精神,從而表現了作者對樹的精神的敬佩。
【天山深處那棵蒼老的松樹閱讀以及答案】相關文章:
《小巷深處》閱讀以及答案06-14
《松樹》閱讀答案08-19
《松樹的遺書》閱讀答案06-08
閱讀答案《松樹的風格》07-19
鮮花閱讀以及答案08-24
回聲閱讀以及答案12-02
浣溪沙閱讀以及答案08-22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松樹》課外閱讀答案09-02
成全善良閱讀以及答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