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閱讀訓練及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那么一般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閱讀訓練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閱讀訓練及答案 1
劉備同學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這件事在校園里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班主任劉老師的辦公室里。劉備“嗚嗚”地哭了,哭得很傷心。
幾天前的一個早晨,班長曹操同學的手機在宿舍里被盜了。曹操與劉備、孫權住在一個宿舍,當時只有劉備因病在宿舍里睡覺。大家做完早操回來,曹操的手機便不見了。
一開始劉備也不肯承認,后來劉老師發了怒,說你們若全不承認,就統統停課反思,查不出來誰也別想上課。劉老師說到做到,課,真的就停了。同學們情緒很大,對劉備也“另眼相看”了。不到兩天,劉備就挺不住了,向劉老師承認自己偷了手機。可追究贓物時,劉備卻說又弄丟了。
劉老師強抑怒火,心平氣和地對劉備說,念你平時表現還不錯,你只要將手機交出來就沒事了。如若繼續頑固不化,哼!———你先回去想想吧。
劉備剛走,劉備的朋友諸葛亮敲門進來,劉老師,我看這事可疑,我剛才看見劉備同學很委屈的樣子,料定其中必有冤情。”“你有什么依據嗎?”“當然有!”諸葛亮不緊不慢地說,“據我分析,案發現場只有他一個人,按說最易成為懷疑對象,劉備若行竊豈不是太蠢了嗎?何況劉備同學平時仗義疏財,怎會做這種事呢?”
“可他已經承認了呀。”劉老師說。“不錯,但我想他可能另有苦衷。現在高考臨近,寸陰足惜,為追查手機,你給大伙兒停了課,劉備同學肯定是為了讓大伙兒盡快復課,才選擇了犧牲自己的下策。”“那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呢?”“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我懷疑孫權。記得那天早操期間他去了一趟廁所。操場離宿舍很近啊。”“啊,我想起來了。”劉老師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他請假說拉肚子去廁所,而且時間很長。對,肯定是孫權偷的。”
“不,不可能是孫權偷的!”門一響,孫權的朋友周瑜推門進來。
“周瑜同學有何高見呢?”劉老師問。“孫權家中非常有錢,為人也很豪爽,他不可能去偷別人的東西。倒是劉備最為可疑,劉備雖不愛財,但可能由于、談戀愛等原因急需用錢,而他家中很窮,便只有去偷。”“不!”諸葛亮打斷周瑜的話,“誰不知道劉備膽小怕事,而曹操身強體壯,性情暴戾,咱班上哪個同學不畏他三分。不怕他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副班長孫權。”
“好了,你們別爭了。”劉老師站起來說,“周瑜同學去調查劉備,諸葛亮同學去調查孫權。就這樣吧!”
二人走后,劉老師將曹操叫來,說了剛才的事情,然后問:“你說誰有可能偷了你的手機呢?”曹操很大度地擺擺手,說:“無論是誰偷的,都應以大局為重,我看這事就算了吧。同學之間,別傷了和氣。”“不行!難得你如此寬宏大量,別人要都像你這樣就好了,此事雖小,但關系到咱們三國中學的聲譽,曹操同學你就別管了。”曹操還想分辯,劉老師揮揮手,曹操只好退了出去。周瑜和諸葛亮受命后,分別對劉備和孫權展開調查,雖無進展,卻搞得劉、孫二人聲名狼藉。后來學校推薦唯一一名重點大學保送生時,劉老師理所當然地提名曹操,曹操一再推辭,并力薦與他同樣成績優秀的孫權和劉備。此舉再次獲得同學們的由衷贊嘆,唯曹操的朋友楊修在一邊冷笑。
畢業了,大家收拾東西各奔前程時,楊修忽然站了出來,大聲說:“你們想知道到底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嗎?”
嗯,是誰呢?人群一陣騷動。楊修掏出自己的手機,只摁了一遍曹操手機的號碼,就聽曹操身上“嘀嘀嘀”地響了起來——大家都怔住了。隨后有人問楊修:“你怎么知道曹操自己藏了手機呢?”
楊修哈哈大笑:“諸葛亮,是劉備的朋友;周瑜,是孫權的朋友;我,是曹操的朋友啊!”言罷,揚長而去。
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在答題紙上作答,4分)
A、劉備因為“仗義疏財”、公而忘私,所以有真心朋友諸葛亮同學鼎力支持,最后不被冤枉。
B、孫權因為“為人也很豪爽”,所以沒有被人懷疑,而且還有真心朋友周瑜同學的.積極維護。
C、曹操因為狡猾奸詐,所以他不會有真正的朋友,即使有朝夕相處的朋友,也難保不被朋友出賣。
D、老師推薦曹操當保送生,曹操一再推辭,并力薦劉備、孫權,同學們贊嘆,唯楊修在一旁冷笑,可見楊修的嫉妒與陰險。
E、楊修在揭露了真相后說“我,是曹操的朋友啊”,以不言之言的弦外之音,一語道破了真相的緣由,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解釋劃線句子中“另眼相看”一詞的含義。(2分)
3、本文是一則移植經典名著人物的故事新編,既再現生活,也符合“歷史的邏輯”,有趣又可信。請舉例說明這篇小說人物塑造上的特點。(6分)
參考答案:
1.B、D(4分)
2、答案:有輕視、看不起,埋怨的意思。寫出了同學們對劉備的不滿情緒。(2分)
3、答:小說中的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人物個性特點如:
①劉備膽小怕事、孫權為人豪爽、曹操性情暴虐等都符合三國故事的“真實”。
②這三國故事的現代版,主要從人物的語言、行為來塑造人物形象,如對劉備的描寫,既有正面的語言動作描寫,也通過諸葛亮的話語來側面反映。(6分)
《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閱讀訓練及答案 2
劉備同學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這件事在校園里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班主任劉老師的辦公室里。劉備“鳴嗚”地哭了,哭得很傷心。
幾天前的一個早晨,班長曹操同學的手機在宿舍里被盜了。曹操與劉備、孫權住在一個宿舍,當時只有劉備因病在宿舍里睡覺。大家做完早操回來,曹操的手機便不見了。
一開始劉備也不肯承認,后來劉老師發了怒,說你們若全不承認,就統統停課反思,查不出來誰也別想上課。劉老師說到做到,課,真的就停了。同學們情緒很大,對劉備也“另眼相看”了。不到兩天,劉備就挺不住了,向劉老師承認自己偷了手機。可追究贓物時,劉備卻說又弄丟了。
劉老師強抑怒火,心平氣和地對劉備說,念你平時表現還不錯,你只要將手機交出來就沒事了。如若繼續頑固不化,哼!——你先回去想想吧。
劉備剛走,劉備的朋友諸葛亮敲門進來,劉老師,我看這事可疑,我剛才看見劉備同學很委屈的樣子,料定其中必有冤情。”“你有什么依據嗎?”“當然有!”諸葛亮不緊不慢地說,“據我分析,案發現場只有他一個人,按說最易成為懷疑對象,劉備若行竊豈不是太蠢了嗎?何況劉備同學平時仗義疏財,怎會做這種事呢?”
“可他已經承認了呀。”劉老師說。“不錯,但我想他可能另有苦衷。現在高考臨近,寸陰足惜,為追查手機,你給大伙兒停了課,劉備同學肯定是為了讓大伙兒盡快復課,才選擇了犧牲自己的下策。”“那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呢?”“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我懷疑孫權。記得那天早操期間他去了一趟廁所。操場離宿舍很近啊。”“啊,我想起來了。”劉老師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他請假說拉肚子去廁所,而且時間很長。對,肯定是孫權偷的。”“不,不可能是孫權偷的!”門一響,孫權的朋友周瑜推門進來。
“周瑜同學有何高見呢?”劉老師問。“孫權家中非常有錢,為人也很豪爽,他不可能去偷別人的東西。倒是劉備最為可疑,劉備雖不愛財,但可能由于賭博、談戀愛等原因急需用錢,而他家中很窮,便只有去偷。”“不!”諸葛亮打斷周瑜的話,“誰不知道劉備膽小怕事,而曹操身強體壯,性情暴戾,咱班上哪個同學不畏他三分。不怕他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副班長孫權。”
“好了,你們別爭了。”劉老師站起來說,“周瑜同學去調查劉備,諸葛亮同學去調查孫權。就這樣吧!”
二人走后,劉老師將曹操叫來,說了剛才的事情,然后問:“你說誰有可能偷了你的手機呢?”曹操很大度地擺擺手,說:“無論是誰偷的,都應以大局為重,我看這事就算了吧。同學之間,別傷了和氣。”“不行!難得你如此寬宏大量,別人要都像你這樣就好了,此事雖小,但關系到咱們三國中學的聲譽,曹操同學你就別管了。”曹操還想分辯,劉老師揮揮手,曹操只好退了出去。周瑜和諸葛亮受命后,分別對劉備和孫權展開調查,雖無進展,卻搞得劉、孫二人聲名狼藉。后來學校推薦唯一一名重點大學保送生時,劉老師理所當然地提名曹操,曹操一再推辭,并力薦與他同樣成績優秀的'孫權和劉備。此舉再次獲得同學們的由衷贊嘆,唯曹操的朋友楊修在一邊冷笑。
畢業了,大家收拾東西各奔前程時,楊修忽然站了出來,大聲說:“你們想知道到底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嗎?”
嗯,是誰呢?人群一陣騷動。楊修掏出自己的手機,只摁了一遍曹操手機的號碼,就聽曹操身上“嘀嘀嘀”地響了起來——大家都怔住了。隨后有人問楊修:“你怎么知道曹操自己藏了手機呢?”
楊修哈哈大笑:“諸葛亮,是劉備的朋友;周瑜,是孫權的朋友;我,是曹操的朋友啊!”言罷,揚長而去。
1、根據文章內容,簡述劉備為何被懷疑偷了曹操的手機?
2、諸葛亮為劉備辯護的理由是什么?
3、劉老師最后懷疑誰偷了曹操的手機?他為何會這么懷疑?
4、周瑜為孫權辯護時,提出了哪些觀點?
5、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劉備、諸葛亮、孫權及周瑜四人性格的理解。
答案
1、劉備被懷疑偷了曹操的手機,主要是因為案發現場只有他一個人,按照常理他成為了最易被懷疑的對象。盡管劉備平時表現良好,但這種情況使得他成為了主要的嫌疑人。
2、諸葛亮為劉備辯護的理由主要有兩點:首先,他認為劉備平時仗義疏財,不會做出偷竊的行為;其次,他推測劉備可能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學習時間,才選擇犧牲自己,承認偷竊。
3、劉老師最后懷疑孫權偷了曹操的手機。他之所以懷疑孫權,是因為孫權在案發當天早操期間去了廁所,而且時間很長。劉老師認為這個行為很可疑,因此將孫權作為了主要的懷疑對象。
4、周瑜為孫權辯護時,提出了兩個觀點:一是孫權家中非常有錢,為人豪爽,因此不可能去偷別人的東西;二是他認為劉備更為可疑,可能是出于某種原因急需用錢,而劉備家中貧窮,所以可能去偷竊。
5、通過文章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為人仗義,但可能有些膽小怕事的人;諸葛亮則是一個善于分析,思維縝密的人;孫權被描繪為家中富有,為人豪爽的人;而周瑜則是孫權的朋友,他對于孫權的辯護顯示出他對朋友的信任和支持。
【《誰偷了曹操同學的手機》閱讀訓練及答案】相關文章:
曹操《觀滄海》閱讀答案06-25
曹操《觀滄海》閱讀練習及答案05-31
曹操《觀滄海》閱讀練習及答案09-09
《為誰》閱讀答案04-15
小說閱讀訓練及答案06-26
《鄉愁》閱讀訓練及答案01-21
《燕子》閱讀訓練及答案12-18
《塞翁失馬》閱讀訓練及答案11-12
《誰與我同行》閱讀答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