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閱讀《劉備納賢》文章及答案
【原文】
初,涿郡劉備,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貧,與母以販履為業,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嘗與公孫瓚同師事盧植,由是往依瓚。瓚使備與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為平原相。備少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相友善,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備周旋,不避艱險。常山趙云為本郡將吏兵詣公孫瓚,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云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
(選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注釋】見書,略(下同)
【參考譯文】
當初,涿郡人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判斷句)。幼年喪父十分的貧窮,與母親一起以靠販賣草鞋作為職業,劉備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時超過了膝蓋,回頭(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懷大志,很少說話(倒裝句),喜悅憤怒不輕易在臉上表現出來(倒裝句)。他因曾經與公孫瓚一起在盧植門下拜師學習,因此前往投靠公孫瓚。公孫瓚派劉備和田楷奪取青州,他們立下了戰功,于是把他們立為平原縣相。劉備年輕時與河東人關羽、涿郡人張飛交情深厚,他與這兩人睡在同一張床上,像親兄弟一樣友愛,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中,關羽和張飛整日站在劉備身邊侍衛。他們跟隨劉備一起與敵人周旋,不逃避艱難險阻。常山人趙云率領本郡的隊伍前去拜訪公孫瓚,劉備見到趙云后,以趙云的膽識為奇,十分用心去交結。趙云于是就隨劉備到平原,為他統領騎兵。
【閱讀訓練】
1.解釋:
(1)初:當初 (2)少:小時候 (3)下:向下超過
(4)形:表露 (5)嘗:曾經 (6)師:從師
2.翻譯(翻譯句即原文劃線句,翻譯見“參考譯文”,下同)
3.上文寫到劉備“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作者寫劉備的這種長相是為了說明什么?
答:為了說明劉備有帝王之相。
【閱讀《劉備納賢》文章及答案】相關文章:
劉備敕劉禪遺詔閱讀答案10-22
《看海》文章閱讀答案06-28
文章小草閱讀答案10-15
《古今賢文》閱讀題及答案08-27
文章《囚綠記》文章閱讀及答案10-03
《張齊賢家宴》閱讀答案及譯文09-04
文章選擇的閱讀題目及答案08-01
《雜說》閱讀文章及答案09-20
永生的眼睛文章閱讀及答案08-07
閱讀文章練習及答案解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