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到底什么是國學》閱讀理解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到底什么是國學》閱讀理解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到底什么是國學》閱讀理解答案 1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6題。
①到底何為國學?胡適說:“‘國學’在我們心眼里,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他把國學等同于國故學。
②這個定義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則舉凡研究一切過去歷史文化的學問,都是國學。但歷史文化這一概念所包含內容未免太龐雜,哲學、法律、宗教、藝術、文學、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禮儀、制度、工藝、服飾等等,都可以囊括在內。對所有這些內容的研究都可以叫做國學嗎?胡適的定義,外延過于寬泛,內涵不夠確定,所以沒有被廣為采納。
③后來大家比較一致接受的定義,是把國學和我國的固有學術直接聯系在一起。以此,錢賓四先生《國學概論》提出,“用意在使學者得識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事,以培養其適應啟新的機運之能力。”馬一浮先生抗戰期間在江西泰和講國學,也開宗明義地標示:“今人以吾國固有的學術名為國學。”運已經是給定的與胡適不同的國學定義了。相當長時間以來,學界使用的事實上是后一個定義。不難看出,只就這兩個定義的范圍而言,國學概念的界定,已經經歷了收縮過程。
④蓋一個概念的成立,其涵義不應過寬過泛,否則將造成概念的流失。因此之故,馬一浮又給出了國學新定義。他認為定義國學為固有學術,內涵還失于寬泛籠統,仍然不容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種學術。所以他提出:“令揩定國學者,即是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馬先生認為,所謂國學,就是“六藝之學”。“揩定”一詞是佛家用語,馬先生說:“每下一義,須有法式,謂之揩定。”
⑤“六藝”亦稱“六經”。我國學術的源頭即在于此,中華文化的原典精神亦出于此。我們今天講國學,重要的一點是回歸“六經”。
⑥至于“六藝”在國人的精神世界可能發生的作用,《禮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有如下概括:“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絮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概括的固是“六藝”本身的精神旨趣,但也都關乎生之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修養和品德。換言之,“溫柔敦厚”是人的品性,“疏通知遠”是人的學識,“廣博易良”是人的和樂,“絜靜精微”是人的玄思,“恭儉莊敬”是人的禮敬,“屬辭比事”是人的正見。《莊子·天下篇》解“六藝”又日:“《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馬一浮先生認為上述孔、莊兩家對“六藝”的解澤,簡明而得其宗趣。
⑦我們作為現代人,盡管為各z曲聞見的知識所包圍,可是我們的精神血脈里亦不可沒有“六藝之道”。而雖為現代人,又何妨也是受過“六藝”熏陶的“六藝之人”。在馬先生看來,“六藝之教”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精神血脈,如果條件具備,不排除也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共同精神資源,使蒙塵已久的人類,革除習氣,變化氣質,回歸本然之善。
(取材于劉夢溪《到底什么是國學》)
1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
A.胡適的國學定義錯誤在于沒把國學和我國固有的學術聯系起來。
B.在國學定義問題上,馬一浮比胡適更符合確定概念的一般規則。
C.錢賓四給國學下的定義綜合吸取了胡、馬兩人國學定義的長處。
D.馬一浮認為“六藝之教”是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血脈。
15.馬一浮認為“六藝”對現代人類最重要的作用是(3分) ( )
A.關乎生之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品德。
B.“六藝之教”融入了中國人的精神血脈。
C.有可能成為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資源。
D.使蒙塵已久的人類重新回歸本然之善。
16.本文中的國學定義有幾次變化?這種變化表現了治學的什么特點?(4分)
參考答案
(本題有3個題,共10分)
14.(3分)B
15.D(3分)
16.(4分)
答:(1)3次(1分)。(2)治學要有明確的范圍;有獨立創作性;要講求精細化科學化(或:學術概念的內涵外延要明確清晰,要精細化科學化。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范圍屬性明確;獨立性;獨創性;精細化;科學化。只要答出意思符合的一個方面得1分,答對3個方面的要點,即可得這一問的滿分3分)
《到底什么是國學》閱讀理解答案 2
何為國學?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從上個世紀起就爭論不休。有的學者認為,國學這個概念太籠統、太模糊,從“科學”的意義上說本不可用(“學無分中西”),作為一個時代約定俗成的概念又邊界不清,因此建議不用或“緩行”。然而,事實上這個概念已廣泛流行,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與其建議不用或“緩行”,不如在約定俗成的意義上爭取對其內涵和外延達成基本的共識。在我看來,學界目前所講的“國學”,就其指稱對象和時空范圍來說,多數學者實際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稱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這就是狹義的國學概念。廣義的國學是“一國所有之學”,還包括西學和馬克思主義傳入后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與海外“中國學”或“漢學”研究的對象、范圍大體相同。
將國學界定為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其實也是一個相當籠統、內涵十分豐富復雜的概念,略同于“古學”、“舊學”或“國故學”,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之總和、總稱。我們通常說的國學,是指近代分科之學形成之前的經、史、子、集“四部”之學,傳統的義理、考據、辭章、經世之學,或者如馬一浮先生所言“六藝統四部”,“國學者六藝之學也”。中國古代的.學問是“通人之學”,主張天地人貫通、文史哲貫通、儒釋道貫通、真善美貫通、道學政貫通……而以成人之道為中心。“通”是以類分為前提的,中國傳統學術分類集中體現在圖書典籍分類中。《漢書·藝文志》將中國古代的書籍分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六類,《隋書·經籍志》形成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雛形,以后不斷調整、完善,至清代編定《四庫全書總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傳統學問的知識系統。
臺灣詩人余光中說:國學是一座山,我等不過是蚍蜉而已。不僅國學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類都是一座山。就其內容之宏博而言,事實確實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來說,《四庫全書總目》又分為十四類,其中每一類都內涵豐富,比如“醫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收錄歷代中醫古籍13000余種,說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張之言。
國學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個學科體系,一個不同于現代學科體系的傳統學科體系。國學有自己獨特的學術分類,現代學科體系是從它轉型發展而來的,因此就學術內涵來說,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將國學與文、史、哲并列設立為一級學科,似乎連邏輯上的種屬關系都忽略了,其學科內容勢必也要大大窄化,難以使人們對國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實際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國學的地位。
對于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脈的國學,我們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態度、開放的態度和前瞻的態度來對待它,創建適應時代需要的新國學,讓它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和積極參與人類文明對話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下列關于“國學”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國學概念之所以暫時不用,有觀點認為這個概念太籠統、太模糊,作為一個時代約定俗成的概念又邊界不清,而且從“科學”的意義上說也本不可用。
B.國學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國學是指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這是多數學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廣義的國學是指“一國所有之學”。
C.國學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個學科體系,一個有別于現代學科體系的傳統學科體系,在學術分類上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D.廣義的國學與海外的“中國學”或“漢學”研究的對象、范圍上大體相同,即西學和馬克思主義傳入后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當務之急不是國學這個概念是不用還是“緩行”的問題,而是在約定俗成的意義上爭取對其內涵和外延達成基本的共識。
B.“通”是中國傳統學術分類的前提,這種分類到《隋書·經籍志》時形成了經、史、子、集四部這樣一套完整體現中國傳統學問知識系統的分類法。
C.狹義的國學概念是一個相當籠統、同時內涵又十分豐富復雜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學形成之前的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之總和、總稱。
D.以成人之道為中心的中國古代的學問其實就是“通人之學”,包括天地人貫通、文史哲貫通、儒釋道貫通、真善美貫通、道學政貫通等等。
3.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四庫全書總目》包括經、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為若干類,每類都內涵豐富,譬如“子部”的“醫家”,內容可謂宏大廣博。
B.國學是一個不同于現代學科體系的傳統學科體系,將國學與文學、史學、哲學等并列設立為一級學科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國學的地位更高,影響力更大。
C.現代學科體系與國學體系存在著大量交叉重合的現象,這是現代學科相互滲透的結果,說明現代學科具有很強的交融性。
D.對于中國的國學,我們唯一正確的態度就是要對它進行分析、開放、前瞻、批判和創新,從而創建適應我們時代需要的新國學。
參考答案:
1.答案D。不僅特指西學和馬克思主義傳入后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還包括中國傳統學術文化。
2、答案B。“通”是以類分為前提的,且《隋書·經籍志》只是形成分類法的雛形,只有到清代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時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傳統學問的知識系統。
3.答案A。B國學在內涵上與現代學科體系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內涵上更豐富和廣博。C項現代學科體系是從國學轉型發展而來。D既要分析、開放、前瞻,還要對國學心存敬意。
【《到底什么是國學》閱讀理解答案】相關文章:
何為國學閱讀理解(附答案)08-28
國學內涵的演變閱讀理解及答案11-05
“國學”斷想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9-12
莫把漢學當國學閱讀理解答案08-14
中國的夢想是什么閱讀理解及答案11-18
我們為什么活著閱讀理解及答案11-19
中醫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閱讀理解及答案10-10
《到底欠孩子們什么》閱讀答案10-24
《何為國學》閱讀及答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