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聆聽植物的心聲》閱讀理解及答案
①古老的印第安人有這樣一個傳統:他們在砍樹或鋸樹枝之前,會做上一段禱告,以此來請求樹木原諒,F在一些科學家認為,美洲土著居民的這種傳統習俗,可能會成為科學家們研究植物也有語言的一種依據。
、诘聡ǘ鞔髮W應用物理研究所在對植物進行最新聲學研究后發現:人采花時,花朵會“哭泣”;人摘黃瓜時,黃瓜會“尖叫”;甚至連正常生長的水果也會發出咯咯的聲音?磥憩F代科學的研究成果,似乎還真為民間的傳統提供了佐證。不要以為植物會“說話”是一個古怪可笑的問題,法國物理學家施特恩海默說:“20年前也沒有人相信鯨魚會唱歌,而現在鯨魚的歌唱已經被破譯了!
、蹫榱颂剿髦参镎Z言是否真實存在,科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后來他們發現:當植物的葉子被昆蟲咀嚼時,植物身上所發生的反應與動物抑制疼痛和創傷的反應幾乎一樣。例如在蟲咬葉子時,葉子便釋放出一種激素,類似于動物受到傷害時釋放的內啡呔。它們對待傷痛的化學反應如此相似,在植物組織表面噴灑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會像在動物身上噴灑此類物質一樣,都能消除傷痛反應。對此,紐約州立大學植物生理學家伊恩·鮑德溫說:“這就是植物喊‘哎喲’的方式!
、艿聡吕姿诡D的生物物理學家魏澤教授認為,樹木是通過聲音來互相溝通和了解的,但由于這種聲音頻率很高,人耳反而聽不到。而波恩大學的科學家弗蘭克·朱利曼則不僅證實植物語言的存在,而且還研制出了能夠探聽植物語言的激光驅動麥克風。當植物葉子或根莖被切開時,植物就會發出痛苦的聲音信號——在整個切面釋放出乙烯氣體。弗蘭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鐘形玻璃容器收集這種氣體。這種氣體的分子開始轟擊標準激光束,然后產生振動,形成麥克風能夠探聽到的聲波。朱利曼說:“植物受到的壓力越大,麥克風收到的聲音信號就越強!
、葸有的科學家認為,植物是通過一種能量進行相互交流的。這種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測量出來,人們甚至可以通過“剩余能量放大器”使這種光轉變成可以看得見的光。不管是通過高頻聲音還是通過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最終一定會破譯植物的語言之迷。
閱讀題:
1.文章開頭敘述印第安人的傳統有什么作用?(2分)
2.文章第②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話是為了說明什么觀點?(2分)
3.細讀第③段,根據文中有關語句完成下表。(4分)
現象 反應 結論
葉子被蟲咬 ⑴ ⑶
動物受到傷害 ⑵
4.從目前研究進程看,科學家認為植物之間是通過哪兩種方式來溝通和交流的?(4分)
5.根據文章的內容以及平時的積累,你認為一項科學研究的成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請寫出其中三種。(3分)
參考答案:
1.引出“植物也有語言”這個話題;蛘撸鹤C明植物有可能有語言。(2分,意思符合即可)
2.不要以為植物會“說話”是一個古怪可笑的問題;颍褐参镆彩强赡苡姓Z言的。或:植物的語言最終有可能會被破譯。(2分,意思符合即可)
3.(1)釋放出一種激素。(2)釋放出內啡呔。(3)當植物的葉子被昆蟲咀嚼時,植物身上所發生的反應與動物抑制疼痛和創傷的反應幾乎一樣;颍核鼈儗Υ齻吹幕瘜W反應如此相似。(4分,⑴⑵處每空1分,⑶處2分,意思符合即可)
4.聲音(或者:高頻聲音)和能量(或者:光)。(4分,每點2分)
5.如:⑴大膽的科學設想
⑵廣泛的科學研究
、巧钊氲目茖W研究
、扔掠趯嵺`的精神
、煽茖W技術的發展
、市酆竦目蒲辛α
⑺鍥而不舍的科研精神等。(3分,每種1分。答出上述7種條件中的任何3種即給3分;答其他的,合理也可)
拓展:
關于語文閱讀理解技巧
一、做閱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后面的題目,然后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并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于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準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準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么—————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4、說說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題型————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蛸潛P,為什么贊揚;或反對,為什么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然后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庇秩纭段业男氖隆分蟹磸统霈F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以上就是分享的小升初語文閱讀理解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聆聽植物的心聲》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文章:
閱讀理解及答案07-30
《財富》閱讀理解及答案10-03
《碗》閱讀理解及答案08-15
《老王》閱讀理解及答案03-16
橘子閱讀理解及答案04-29
雪閱讀理解及答案05-23
大鼠閱讀理解及答案07-24
雨中的閱讀理解及答案09-24
《禮物》的閱讀理解及答案10-28
生日閱讀理解及答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