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驛路梨花》閱讀答案
做閱讀題回答問題要圍繞“中心意思”作答,這也是歸納中心意思的意義所在。很多學生疑惑自己答的內容不少,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沒有圍繞中心答題。每道答案都爭取做到與中心意思有關。
《驛路梨花》原文選段
我們正在勞動,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老爺爺,你給我們行這樣大的禮,不怕折損我們嗎?”老人嚴肅地說:“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
為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插手:“不要謝我們!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
接著,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十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里,在樹林里過夜,半夜淋了大雨。他們想,這里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抬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你們要在這里長住?”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藥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
原來她還不是梨花。我問:“梨花呢?”
“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了。”
不用說,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過任務,常來照管這小茅屋。
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驛路梨花》閱讀題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為首的一個有什么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段插敘了一件什么事?(從原因、經過、結果三個方面簡要概括)插敘的作用是什么?
答:
3.揣摩下下列語句,分析加點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1)“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
(2)“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藥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
《驛路梨花》閱讀答案
1.她美麗、活潑、純潔、熱情,有助人為樂的精神。
2.十多年前,解放軍行軍在樹林里淋了雨,他們想道并且為過路人蓋了一座小茅屋。解放軍走了,為了繼續方便過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這小茅屋。
插敘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這樣做的原因,歌頌了發揚雷鋒精神的人。
3.(1)描寫了老人行禮的動作,表現出老人對小姑娘們誠摯的感謝之情。
(2)“很受感動”表明了她對發揚雷鋒精神的解放軍同志的敬仰,也點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說明她發揚雷鋒精神助人為樂成為自覺行動。
《驛路梨花》賞析
一、整體把握
小說通過發生在哀牢山深處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雷鋒精神在祖國邊疆軍民中生根、開花、發揚光大的動人情景,再現了西南邊疆少數民族樂于助人、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歌頌了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貌。
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見所聞為順序,圍繞“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誰”,設計了兩次誤會、三個懸念,分兩個層次,刻畫了一組人物,展示了他們助人為樂的美好品格。
行走在深山里的“我”和老余,在淡淡月光下,穿過梨樹林,發現了竹篾泥墻的小茅屋,房門反扣,屋里漆黑,沒有燈也沒有人,白木門板上用黑炭寫著“請進”兩個字。
“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自然產生的疑問,形成第一個懸念,領起了全文。
得到幫助的“我”和老余,以為前來送米的瑤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于是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著說感謝的話。可是瑤族老人說他不是主人,而是過路人。第一個懸念引出的第一次誤會消除了。
第一次誤會的消除又引出第二個懸念。瑤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誰”呢?瑤族老人說,他從一個趕馬人那里打聽到是一個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來幫助過路人。瑤族老人的講述產生了第二次誤會。到此,是小說的第一個層次。
從哈尼小姑娘的出現到引出解放軍戰士建造小茅屋的故事,是小說的第二個層次。
“我”和老余、瑤族老人正在修葺房屋時,看見了梨樹叢中閃現出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料想她就是梨花。瑤族老人也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說:“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第二次誤會消除了,接著產生了第三個懸念:解放軍戰士為什么蓋房子呢?
三個懸念、兩次誤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到小說的最后,通過哈尼小姑娘的述說,我們終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解放軍戰士為了方便過路人,學習雷鋒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受感動,要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幫助過路人,一直照料著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著照顧小茅屋;瑤族老人、“我”、老余等過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盡力照料小茅屋。他們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二、素養提升
本課繼續學習略讀的閱讀方法。學習的要求是根據確定的閱讀重點,帶著問題略讀,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略讀目標。通過略讀實踐,培養略讀能力。
本文是記敘性文本。根據文體特征,“觀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就要了解故事梗概,明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
略讀的主要特征是選擇性閱讀。選擇性閱讀不能在只言片語上糾纏,不追求對所有細節都理解,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遇到不懂的字、詞等都可以跳過,甚至還可以跳過某個部分。不打斷閱讀思路,高度集中注意力,是提高略讀效率的關鍵。
略讀本文,圍繞“誰是小茅屋的主人”,可以跳過諸如景物描寫、人物對話、心理活動、議論抒情等細節,用較快的速度先把文章從頭到尾掃讀一遍,粗知文本大意后,再用2到3分鐘時間,略讀與閱讀重點有直接關系的內容。如:①文章的標題。記敘文的標題常常表明記敘的線索、中心事件、主要人物,有時還表明了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本文標題,至少提供了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等信息。②文中反復提及的人、事、物,如本文中的“小茅屋”“主人家”“瑤族老人”“梨花”等。
進行略讀訓練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強迫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讀完一篇文章。開始訓練時,可以把略讀速度定為每分鐘400字,以后逐步提高。
三、問題探究
怎樣理解“梨花”對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作者筆下的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現,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梨花的內涵不斷豐富,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也不斷升華。
陡峭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花林,潔白,美麗。“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我們發現了可以落腳的小茅屋。這里的梨花,出現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帶給人希望和溫暖。作者借助梨花,贊美了給人們提供幫助的梨樹林邊小茅屋的主人。
夢境中香氣四溢的梨花林、穿著花衫在梨花叢中唱歌的小姑娘……植物“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輝。這里,作者寫大自然梨花的香氣四溢,贊美梨花姑娘助人為樂精神的發揚光大———受過幫助的過路人,心生感激,盡力照料小茅屋。
小說結尾,潔白盛開的梨花與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融為一體,梨花成了助人為樂的人物群體的象征,梨花的樸實無華,就是邊疆民族淳樸民風的象征,梨花的香氣四溢,就是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的象征,“處處開”的“驛路梨花”,飽含了作者對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淳樸民風、對發揚光大雷鋒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贊美、熱愛、崇敬之情。
【《驛路梨花》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七下驛路梨花課文內容05-12
東欄梨花詩詞賞析及答案07-20
等閱讀及答案05-20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5-17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
喜人閱讀及答案10-26
《橋》 閱讀答案05-13
《化石》閱讀答案07-02
《配角》閱讀答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