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植物不失眠》 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答題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有些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答,有時要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
植物不失眠
現:某些植物不僅夜晚睡覺,白天竟然與人一樣還要午睡。它們中午11時至下午2時,關閉葉子氣孔,光合作用明顯降低,這就可以減少水分散失,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
、葜参镆惨粯,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凍侵襲,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濕度;白天睡眠,可減少水分蒸發,還可避免昆蟲騷擾。讓人類羨慕的是,人有時候會受情緒或疾病的困擾而失眠,植物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無論出現什么情況它們都能準時入睡。第二天再見時,一準兒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選自網絡有刪改)
題組一
17.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8.現代科學家與達爾文對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別如何解說?(2分)
答:
19.第⑤段中劃線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0.這篇說明文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請簡要說明。(2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2分)
A.植物也會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葉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夜間氣溫低,容易產生露水,而葉片上如果積滿了露水,葉片更容易受到傷害。
C.在夜晚,不同植物的葉子溫度存在著微小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植物是否進入睡眠而造成的。
D.有些植物還會“午休”,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從而使葉子氣孔關閉,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
植物不失眠閱讀答案由語文網小編整理并分享,僅供參考:
題組一閱讀答案
17.(1)結構上承上啟下(或引起下文)。(1分)
(2)內容上提示下文內容屬于對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討。(1分)
18.(1)現代科學家認為植物睡眠可以減少熱量散失和水分蒸發。(1分)
(2)達爾文認為葉片睡眠可以保護其不受傷害,并可以抵御夜間寒冷。(1分)
19.(1)作比較。(1分)(2)把植物睡眠與人的睡眠進行比較。(1分)(3)作用在于突出植物的睡眠只與時間有關。(1分)
20.(1)邏輯順序。(1分)(2)先講植物也有睡眠現象,再探討植物產生睡眠現象的原因。(1分)
21.D(因果倒置)
題組二
一、文章結構與內容理解
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結構上:承上啟下(或引起下文)。
內容上:提示下文內容屬于對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討。
文章說明順序:
采用了邏輯順序,先講植物也有睡眠現象,再探討植物產生睡眠現象的原因。
二、現代科學家與達爾文對植物睡眠原因的解說
現代科學家認為:植物睡眠可以減少熱量散失和水分蒸發。
達爾文認為:葉片睡眠可以保護其不受傷害,并可以抵御夜間寒冷。
三、具體細節理解
某些植物“午休”的原因:
某些植物中午11時至下午2時關閉葉子氣孔,降低光合作用,從而減少水分散失,增強抗旱能力。注意,原文中提及的“午休”原因并非先降低光合作用再關閉葉子氣孔,而是先關閉葉子氣孔再降低光合作用,因此某些選項中的“為了降低光合作用,從而使葉子氣孔關閉”是因果倒置的表述。
植物睡眠的其他好處:
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凍侵襲,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濕度。
白天睡眠除了減少水分蒸發外,還可以避免昆蟲騷擾。
四、說明方法與作用
說明方法:
文章第⑤段中使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將植物睡眠與人的睡眠進行比較。
作用:
突出植物的睡眠只與時間有關,不受情緒或疾病的影響。
五、判斷題
對于某些表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的判斷,例如:
“有些植物還會‘午休’,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從而使葉子氣孔關閉,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边@一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原文中是先關閉葉子氣孔,再降低光合作用。
【《植物不失眠》 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植物不失眠》的閱讀答案10-31
《植物不失眠》閱讀答案10-09
喬娟《植物不失眠》閱讀答案06-16
不朽的失眠閱讀答案06-24
《不朽的失眠》閱讀答案04-16
《不賣》閱讀答案11-30
《不染》閱讀答案06-26
不禽不獸閱讀答案10-11
不朽的失眠閱讀理解題及答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