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鄉愁》閱讀答案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游弋于海外回歸中國后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愿望。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愁》閱讀答案
1、將下列詞語還原到詩中。
淺淺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這首詩把鄉愁比做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3、這首詩中表示時光變遷的詞語分別是小時候 、長大后 、后來啊 、而現在 。
4、詩中的“海峽”指的是 。
答:詩中的“海峽”指的是臺灣海峽
5、對這首詩的情感表達最為準確的句子是(B )。
A.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訴說思念母親、思念家鄉之情。
B.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訴說鄉愁,表達思念祖國、渴望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心情。
C.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訴說伴隨他一生的難以排遣的鄉愁。
拓展閱讀:《鄉愁》賞析
余光中,臺灣著名詩人,1928年生于南京,現任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光中將自己濃濃的思鄉之情,傾注在他的詩作之中,《鄉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于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復詠嘆,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詩歌有回環往復,一唱一嘆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復,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枚、張、方、灣。作者采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
總之,本詩以樸素、簡明、雋永的語言,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一的愿望,抒發了作者濃郁的鄉思之情
【余光中的《鄉愁》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余光中《鄉愁》閱讀答案06-30
鄉愁余光中閱讀答案08-04
余光中《鄉愁四韻》閱讀及答案06-05
余光中《鄉愁》閱讀題及答案 小學語文07-21
鄉愁余光中問題及答案09-11
鄉愁余光中導學案答案06-29
鄉愁的閱讀答案08-19
《鄉愁》閱讀答案10-07
鄉愁閱讀答案10-13
《鄉愁》閱讀及答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