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學與中國的學術思維方式》閱讀答案
中國的學術是由經學孕育而衍生的,經學的整體思維模式孕育出中國學術思維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與貫通。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經學與中國的學術思維方式》閱讀答案,更多熱點雜文閱讀歡迎訪問(m.isangil.net/wenxue)。
經學貫穿于中國整個的傳統學術史,因而經學的思維方式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學術思維方式,并因此造就國人不同于西方的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最大的特征就體現在——它是一種整體的思維模式,它是一種追求事物各種關聯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追求對不同質的事物之間的聯系、影響、滲透和整合,這種思維方式明顯地有別于西方那種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邏輯見長的思維方式。
作為群經之首的《周易》,以陰陽相對、五行相生相克等的基本理論,以“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思維定式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包羅天、地、人、事、物等“天人合一”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它充分注意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的整體。《周易》的重整體、重系統、重關系的這種宇宙觀和思維方式對國人的整體思維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周易》的思維模式,造就了中國人善于采用整體的、全息的、系統的思維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來考慮問題。中醫就是這一思維模式最經典的代表。中醫對人體疾病的診斷與施治的出發點不僅是把人體看作是由各部分器官有機結合的整體,而且把人看作大自然環境中的一個關聯體。
中醫認為,只有從人的全體出發,把人與自然界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治病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中國的學術是由經學孕育而衍生的,經學的整體思維模式孕育出中國學術思維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與貫通。研究中國學問的人都知道“文史不分家”這句名言。在中國學者的眼中,文學和史學是互相滲透的,互相關聯的,它們之間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把它們人為地分割開來,就不可能取得對它們的正確認識。上文提到的中醫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經學研究本身則更能說明問題。 在傳統的經學研究中,文、史、哲、經濟、政治這些在西方學術中有著嚴格分野的學科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渾沌的模糊,但是,恰恰是這種渾沌給了人們對事物的整體把握和感悟,恰恰是這種模糊使我們有可能進入事物的本源, 掌握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西學東漸,明晰和嚴格的學科分類,帶給我們的是明快的邏輯和清晰的條理,它使研究的方法趨于簡潔和便于運用,因而很快受到中國知識分子的歡迎,中國特色的整體研究被遺棄,甚至被當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評。更嚴重的是,由于西學學科分類的思維方式借重西方文明的學術霸權對中國學術的壓迫,從根本上瓦解了中國學術思維賴以生存的土壤,又從學理上加速了經學的衰亡。其實,思維方式是無所謂優劣之分的。我們并不否認西學學科分類的科學性,但是,我們也要看到, 它也是有弊病的。 而它的弊病恰恰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方式加以彌補。 所以,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把自己的長處丟掉。
(摘編自朱杰人 《經學與中國的學術思維方式》 )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中國傳統的學術思維方式是受經學的思維方式的影響,并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一種獨特的思維形式,經學因此貫穿于中國整個的傳統學術史。
B.中國傳統的學術思維方式是一種追求事物各種關聯的,追求對不同質的事物之間的聯系、影響、滲透和整合的整體的思維方式。
C.中國傳統的學術思維方式有別于西方那種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邏輯見長的思維方式,但兩者思維方式又可相互補充。
D.中國傳統的學術思維方式與《周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的整體的思維方式密切相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 分)
A.《周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宇宙世界,其重整體、重系統、重關系的這種宇宙觀和思維方式對國人的整體思維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B.中醫對人體疾病的診斷與施治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認為只有從人的全體出發,把人與自然界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病才能標本兼治。
C.“文史不分家”這句名言是說文學和史學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這要求我們從學科融合與貫通的角度去研究它們,才會形成正確的認識。
D.傳統的經學研究中,文、史、哲、經濟、政治這些學科是整合在一起的,給人模糊的感覺。恰恰是這種模糊才使我們進入事物的本源。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中國圍棋中的大局觀可以說是思維方式的體現,無論棋局多么復雜,只要你全局在胸,牢牢地把握住局部服從全局的原則,就能獲得勝利。
B.“詩畫圖章本一律”即書法、繪畫、篆刻和詩詞在表現手段、形式美規律和民族風格上有共同性,體現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與貫通。
C.經學思維模式是科學的,我們應該丟棄民族自卑情緒與民族虛無主義,正確認識中西思維方式的特點,傳承并發展以經學為核心的傳統學術思維方式。
D.霍布斯把人的器官當成零件分開研究,把人看作是“鐘表結構”,心臟是發條,神經是游絲,關節是齒輪。這種研究方式體現了明快的邏輯和清晰的條理,因而結論也是科學的。
參考答案:
1. (3 分)A,因果倒置。
2. (3 分)D,將可能說成必然。
3. (3 分)D,根據原文的觀點,要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才有可能把握事物的本源,醫學同樣如此,要把人體看作是各部分器官有機結合的整體,而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它們。
【《經學與中國的學術思維方式》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尋找漢字里的中國思維》閱讀題答案06-24
經學文本的演變 閱讀及答案08-13
學術與學術思想的閱讀答案11-22
朱自清《中國學術的大損失》閱讀答案09-10
經學應該成為獨立的學科閱讀答案09-22
《學術批評》閱讀題及答案11-04
魯迅話語的思維閱讀答案11-10
經學文本的演變閱讀理解答案09-26
中國閱讀答案08-15
經學十二講 閱讀題和參考答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