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斗草》閱讀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斗草》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斗草
凌鼎年
據地方志記載:斗草之風,婁城歷來盛行,乃端午期間的一民間活動。古廟鎮有一孩兒王出身的阿埭,自小偏好斗草。他出馬斗草,不說百戰百勝,至少十斗九贏。
阿埭弱冠之年后,依然放不下他的斗草,每年五月五日,他總要在古廟鎮外的婁江邊與人斗草,有如設擂,謂之過過斗草癮。阿埭言明:輸者得為之揚名,贏者可罰他做事一樁。
那日,婁城不少女眷也難得到婁江邊來郊游踏青。其中有一叫冉云的姑娘見阿埭在玩斗百草之戲,來了興致,說也來湊趣一斗。阿埭見來一城里姑娘,自然半點不把她放在眼里。在他看來,如此嬌弱的姑娘與他身經百戰的阿埭斗草,非讓她連斗連敗不可。
誰知冉云姑娘一點不示弱,竟然拔來了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莖,那架勢,志在必得。踏青之游人見一姑娘家與斗草王阿埭交戰,呼啦一下圍上了不少人,大家對冉云姑娘手中的草莖噴噴贊之,簡直堪稱草莖王,也不知她是如何采到的。
阿埭瞄一眼冉云姑娘手中的那根特大號草莖,不以為然地一笑,他故意挑了根又細又短的草莖,仿佛拳擊比賽中的重量級與輕量級,完全不成比例。
比賽可說是速戰速決,開始阿埭擺出一副我自巋然不動,接受任何挑戰的樣子。兩人的草莖成十字相交狀,冉云用勁拉了幾次都無法拉斷阿埭的草莖。如此三次后,阿埭似乎己很有紳士風度了,他開始反擊,只見他以極快的速度用勁一拉,冉云手中那又粗又老的草莖竟然像放在刀刃上似地,齊刷刷地斷了。
阿埭的車前草莖都采自穿山,穿山以石為主,車前草要能在穿山生長,非有堅韌的生命力不可,特別是那些生長在峭壁上的,經風經雨,且得天地之精華,怎能與婁江邊肥沃土地上生長的車前草相比呢,一個富貴相,一個貧苦樣,但誰能吃苦,誰能耐勞,還用說嗎?
“不服!”冉云姑娘說。“不服?”阿埭一楞。好,不服再斗。“手斗我輸了,你敢不敢口斗。冉云咄咄逼人。
口斗就是各自報出各種花草的名目,類似對對子。口斗,阿埭曾與小伙伴們也斗過,但他自知是弱項,可連應戰的勇氣都沒有,那豈不太失面子了,斗就斗,不信這城里姑娘就識得那么多野花野草。
“紅梅。”
“青萍。”阿埭張口便來。
“美人蕉。”
阿埭想了想說:“君子蘭。”
“車前子。”
“馬后炮。”阿埭脫口而出。
人們哄堂大笑。阿埭窘得無地自容。冉云心軟,說了個常見的“春風桃李。”阿埭稍動了動腦筋,就答了個“秋雨芭蕉”。冉云見阿埭緩過神來了,拋出一絕的“相思子”。阿埭楞住了。嘴里“相思子相思子”地念著,就是對不出。“回去慢慢想吧,想到了再告訴我”。冉云一笑,飄然而去。
阿埭變了個人似的,一門心思想早點對出相思子,他把他知道的花花草草一個名稱一個名稱地過濾著,篩選著。有天,他在主廟鎮一戶人家的后院見到一合歡樹,他突然省悟:合歡枝,對,一定是合歡樹。相思子對合歡枝,有意思。我要去告訴冉云,我阿埭對出來了,不,還要問問她,這是什么意思?阿埭有些想入非非了。
阿埭想得滿好,靜靜小心苦讀一年書,明年端午正式擺擂斗草,引冉云再來復斗,非贏她不可。
第二年端午,阿埭早早來到了婁江邊,呼吸著早春的氣息,踏著淺淺的青草,他自信:手斗他阿埭可號稱打遍婁城無敵手。口斗,經一年閉門苦讀,他如今也不怯場。他多么希望冉云姑娘再來與他斗一斗章,可冉云姑娘沒有出現。
第三年,冉云姑娘還是沒有出現。
以后,每年的端午,阿埭總不由自主地來到婁江邊,他也說不清這無望的等待怎么會有如此的誘惑力。
(本文有刪改)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據史書記載,婁城歷來盛行斗草之風,是端午期間的一項民間游戲,可惜現在已難覓其蹤,作者稍稍流露出一種文化缺失的遺憾之情。
B.見阿埭被自己“捉弄”,冉云心軟了,可不一會又拋出“別有用心”的“相思子”。這一情節準確、細膩而又含蓄地表達了冉云微妙的少女春心。
C.小說以“斗草”為線索展開情節,一詠三嘆,將一對少男少女的斗草之樂緩緩展開成出愛情戲,而且是一出略帶悲劇色彩的愛情戲。
D.小說語言通俗樸實又文白相間,帶有婁城方言色彩,讀起來有一種山村之風,令人感到親切自然。小說風格婉約含蓄,善于體察細微人性。
5.簡析故事結尾的藝術感染力。(5分)
6.文章以“斗草”為題,但斗的又似乎不盡然“草”,請分析其潛藏之“斗”。(6分)
參考答案
4.B(A“稍稍流露出一種文化缺失的遺憾之情”錯。C還談不上“愛情戲”,更不能定性為“略帶悲劇色彩的愛情戲”。D“語言通俗樸實”不準確,語言主要是簡潔明快。也看不出“帶有婁城方言色彩”。小說風格也應該以活潑生動為主。
5.藝術感染力:文章的尾聲給人以無盡的思念和淡淡的憂傷(1分),既婉約、真確地表現了阿埭情竇初開、純真而失落的情感(1分),又巧妙地給冉云姑娘披上了一層的神秘的面紗(1分)。這樣的結尾充滿了詩意般的想象空間,令人回味無窮,營造出了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2分)
6.除了斗草,其潛藏之“斗”有:(1)智慧之“斗”。冉云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莖,阿埭則對之以又細又短的草莖;冉云手斗輸了,則機智地轉為口斗,為自己挽回顏面。(2)性格之“斗”。阿埭年少成名,傲慢氣盛之下又不失紳士風度;冉云姑娘嬌弱一個,倔強好勝又透露出些許狡黠。兩人針尖對麥芒,好戲連臺,引人入勝。(3)感情之“斗”。由斗草轉入斗口,是感情的轉折與升華。阿埭的質樸、率性與懵懂情竇與冉云姑娘的善解人意、機智狡黠相“斗”,感情之戲隱約而綿長。斗而不宣,斗而不破,少男少女之情愫,氤氳著一種神秘的憧憬,令人擊節贊嘆。(答對一項2分,共6分。)
【《斗草》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等 閱讀答案08-07
《等》閱讀答案06-11
等的閱讀答案12-05
等閱讀及答案05-20
材論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參閱09-05
低頭與昂首閱讀答案的閱讀題答案11-03
《芳樹閱讀答案》閱讀及答案參考11-09
晚飯花閱讀題及答案閱讀答案01-23
安靜的閱讀 閱讀答案07-28
《閱讀雜談》閱讀答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