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畫為什么要有“神”》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畫為什么要有“神”》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畫為什么要有 “神”
梅墨生
①中國文化有幾個大的轉折,秦漢是對先秦的轉折,尤其是漢,漢代思想是總結先泰而開辟后世,漢代文藝思想的要點就是承先泰道家思想重本重神之實,注重探索神氣形之關系。重神是漢朝的思想,到東晉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傳神寫照,都是沿著這種思想而來的,并不是個人創造。西漢《淮南子》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神貴于形”,往后到顧愷之的“傳神寫照”,再到后來石濤的“不似之似”,到齊白石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都是這個命題的延續。
②在神與形的關系上,與這種思想一致的還有中國畫,后者歷來便強調神似。
③九方皋“相馬”,雖然說不出馬的雌雄,但能認定千里馬,能看出馬的本質。所以說“神”是一個或隱或顯的東西,“神藏于內”是中國文化所強調的。“神”在古代哲學中是一個認識論,到美學中則成為美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比如宋朝佚名畫家的《出水芙蓉圖》在一平尺左右的團扇上,荷花的神韻是用比較工整的畫法傳達出來的。背景中并沒有交代水,卻仿佛帶著水氣,我們能感覺到這花是長在池塘里,不是死的枯萎的,而是鮮活的。荷花本身就是既淡野又鮮麗,而且是半開放的狀態,左下的兩辨和上面一團有多與少的對比,很美妙。還有一葉張開,一片半卷的荷葉,襯托著荷花,這就是用有限的畫面表達無限的味道,用有形的東西表達一種難言的美,這是中國繪畫真正的精髓,屬于中國繪畫史上的杰作,非常像現在攝影的特寫鏡頭。
④中國文化現在而不功利,在現實中又超越現實,有“出”和“入”之分。在廟堂總想江湖,在江湖總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中國文化總是在出世和入世上痛苦徘徊。中國畫也是如比,既畫現實中的物,又賦予其美好的情操,超越現實又不脫離現實。所以神韻就是入世又超脫,享受又不能陷入享樂的極致。“哀而不傷,樂而不淫”,中國人始終帶著詩意的浪漫、直覺的眼光,同時也一直帶著哲思,卻又不背負西方基督十字架那種沉重的責任感。
⑤畫家背后一定有自己的人與文,而人文合起來就是他的世界觀,就是他對生命的態度,也是他生活的方式,他追求的理想、審美的境界都與此息息相關。通過作品可以看出他背后的文化趣味,看出他背后的人文支撐,看出他表達的民族精神和知識階層的文化趣味。如杲通過作品看不到這些,作品背后是一片蒼白,作品則沒有深厚的內容,不值得我們品玩,因為中國畫最強調的就是內在神韻。《出水芙蓉圖》也許不是純粹的文人畫家的作品,然而背后有一種既深又淡的生命情懷,它可以作為中國畫的范型,作為中國畫代表作來被理解,進而通過它來體悟中國文化的精神,這也是一種享受。
(有刪改)
17. 請簡要歸納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6分)
18. 文章第五段中的《出水芙蓉圖》有何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6分)
19. 請結合文章,簡析中國畫為什么要有“神”。(6分)
參考答案
17.(6分)首先指出中國文化介于出、入世之間,既現實又超脫;然后揭示中國畫的神韻也是既入世又超脫。最后表明中國人的創作活動在直覺詩意中又有輕盈哲思的特點。
評分建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8.(6分)作者認為《出水芙蓉圖》背后具有既深又淡的生命情懷,印證了“中國畫應當可以看到畫家背后的文化趣味和人文支撐”的觀點;呼應了上文中關于《出水芙蓉圖》的內容,使文章結構緊湊;舉出實例加以論證,增強了說服力。
評分建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9.(6分)中國文化傳統歷來“重神”;神韻是中國畫的精髓,是區別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通過中國畫的“神”,能看出畫家背后的人與文,能體悟中國文化的精神;中國畫因內在神韻而有深厚的內容,才值得玩味。
評分建議:每點2分,任意三點、意思對即可。
【《中國畫為什么要有“神”》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鼓神》閱讀答案09-27
鼓神 閱讀答案09-29
神鞭閱讀答案09-27
鼓神 閱讀答案07-12
鼓神的閱讀答案11-15
《股神》閱讀答案12-06
《中國畫的“守”與“變”》閱讀答案01-20
《鼓神》節選閱讀答案11-10
《鼓神》閱讀題及答案01-07
鼓神節選閱讀答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