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圓明園的毀滅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圍繞“不忘國恥,振興中華”這一主題開展一次演講活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并開展演講活動。
教學難點:
在演講的過程中做到語言流暢,儀態大方,感情真摯。
課前準備:
搜集資料,加以整理,以備上課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 朗讀課文, 體會作者強烈的愛與恨。
2、 背誦三、四自然段。
朗讀、背誦、體會作者的`愛與恨。
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探索交流
1、 今天,我們將圍繞“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開展一次演講活動,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應做到語言流暢,儀態大方,感情真摯。
2、 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一名代表和老師組成評審團。
3、 按次序進行演講。每個人享有對自己欣賞的演講投支持票的權利。
4、 根據評審團的評選結果及同學們的投票情況,評出優秀演講個人若干,并總結獎勵。
推選評審團并演講。
鍛煉搜集和整理信息以及表達清提那的能力。
三、總結發言
師總結:同學們的演講精彩極了,既讓我們回顧了那段恥辱的歷史,同時又讓我們明白了不忘歷史不等于銘記仇恨,而應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學習,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學生認真聆聽。
激發感情。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由于拘泥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體驗沒有充分拓展開。在課上如果安排學生動筆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奮學習,保衛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因此,對本文的教學,我的設計是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去想象、去感悟、去練習表達,使學生走近作者,走進課文,進入幻想的境界里。在閱讀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閱讀中展開想象,在閱讀中發展語言,在閱讀中激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要立足教材,營造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討論探究,引發三情(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解題激凝
看了題目,你們想了解什么?
梳理問題:
1、圓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
2、是誰怎樣把它毀滅的?
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增強讀書的目的性,為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讀文解疑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讀課文,并把寫作者對圓明園評價的句子劃下來。
2、檢查讀書效果:
⑴作者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相機指導理解、品讀“舉世聞名”、“瑰寶”、“精華”
總結提問:圓明園是……
(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歸納板書: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⑵激發學生用贊賞的語氣讀板書。
為下一步深層探究找到了主題,初步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更為學生深層研讀定下了情感的基調。
三、研讀探究
1、提問:
作者為什么給圓明園如此高的評價呢?你能從書中找到答案嗎?
2、學習第二節:
⑴抽生讀圓明園的布局,其他同學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⑵引導生用語言描述畫面,用簡筆畫畫畫面,滲透對“眾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看圖試背本段:
小結:師引述:圓明園如此宏偉,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誦: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3、學習第四節:
自由讀第四節。小組討論圓明園為什么可以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⑴從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類型來理解作者的這一評價。
⑵結合“最珍貴”、“奇珍異寶”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這一評價。
小結:是啊,館藏如此豐富,文物如此珍貴,圓明園確實是……
生誦: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4、學習第五節:
⑴自由讀第三節,說說能從文中知道什么。
⑵教師引讀: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園中許多景物……還有許多文物……園中不僅有……還有……
⑶課件展示“買賣街”、“山鄉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
⑷把最感興趣的景觀想象具體并描述出來或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⑸假如你就漫步園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發出什么樣的感慨?
⑹請同學們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慨表達出來吧,品讀──引讀──想象讀──配樂讀。
小結:師述:圓明園中匯集了中外風景名勝,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稱圓明園是……
生誦: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以上對二、三、四節的學習,讓學生以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為載體,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為手段,潛移默化中產生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三情”隨之和諧發展。
過渡語:(低沉而緩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厄運降臨到了圓明園的頭上。
5、學習第五節:
⑴邊讀邊用筆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注,把不理解的問題找出來。
⑵老師讀1~5句,重讀“闖進”、“統統”、“實在”、“任意”,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并用語言描述。
⑶面對這樣的場面,你頭腦中蹦出了哪些詞語?
“罪不可恕、殘暴野蠻、貪婪無比、虛偽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進去,再讀這一段。
⑷梳理疑問:
侵略者為什么膽敢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此為非作歹?
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中積累語言,積淀情感,讓學生讀中感知、讀中感受、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感召。
四、總結升華
過渡語(悲痛的):圓明園,這一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這一當時世界上最大博物館和藝術館,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灰燼。引讀第一自然段:它的毀滅給祖國,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所以作者說,圓明園的毀滅是──
(生齊讀第一段。)
回扣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對“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體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課件:
圓明園的殘痕斷壁。
問:假如此時你正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什么?
小結:
是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時刻記住“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舉起右手面對圓明園的廢墟宣誓: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至此,老師、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2、結合上一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題次”,我們看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3、課外組織語文實踐活動,辯論賽:圓明園該不該修復。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22.圓明園的毀滅。
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并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系。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圓明園園景的錄像帶(或幻燈片)、膠片、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1.有哪些同學去過北京的圓明園遺址,請舉手?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圓明園呢?(學生說。)
2.教師:同學們說得對,現在的'圓明園是一片廢墟。它是怎樣成為廢墟的呢?圓明園原來是什么樣呢?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會告訴我們一切的。(板書課題:22.圓明園的毀滅)
二、范讀課文,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讀后簡單說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對照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利用熟字記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錯的地方。
2.讀通課文,劃出生字、詞,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做記號。
3.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并思考: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毀滅的。)
四、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卡片
損失 蘇州 幻想 唐朝 博物館 藝術 統統 奉命
1.指名、齊讀生字卡片,糾正不正確讀音。
2.讀詞語,說說哪個字字形易錯。區別:“幻”與“幼”、“博”與“搏”、“統”不要寫成“”。
3.指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通過查字典或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
4.讀第116頁第4題“讀讀寫寫”,并對詞義加以理解。
5.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題。
五、自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2.朗讀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近日拜讀了《該段移至末好》,該文認為把《圓明園的毀滅》的開頭一段:“園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移至文章最后更合適一些,筆者認為不妥,理由如下:
其一,小學生對圓明園是一座什么樣的園林,是如何被毀壞的,毀壞的程度如何等知識了解較少,所以在文章開頭寫圓明園是祖國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可由此讓學生質疑,讓學生饒有興趣并帶著疑問去學習課文,其積極性就可以調動起來。隨著課文學習的深入,學生也會隨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其二,文章在講述完圓明園被毀的經過后,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一片灰燼”。這一感嘆句作結,給人意猶未盡之感。精妙之處在于給了學生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縱橫于歷史的時空轉變中,更能激起他們對侵略者的強烈憤慨及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三,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而特殊的結構方式正是對傳統章結構的挑戰,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很好的范例。若迎合學生的思維習慣而采用傳統的按事情發生、發展的記敘順序把第一段移至末,則會使文章變得模式化,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文章不應拘于形式,形散而神聚,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的訓練都是有好處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段移至末并不好。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一、 創境揭題
師:一百五十一年前,在我們神圣的國土之上曾雄踞著一座美輪美奐、曼妙絕倫的園林。詩人的語言不足以贊美她,畫家的丹青妙筆不足以描繪他。她是我們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園林之夢,連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都對她贊不絕口、頂禮膜拜。這座園林的名字就叫——生:圓明園(板書“圓明園”)然而,這樣一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被兩個強盜一把大火給毀滅了。(板書“的毀滅”)帶上你的心情,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21圓明園的毀滅”
師:面對這樣一個課題,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滅?
生: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生:這么美的園林被毀滅了,真是太可惜了!
師:是的,《圓明園的毀滅》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追問、有感嘆,還有無盡的思考。透過課文字里行間的描述,我們來追尋當年的情景。
二、 讀文習詞
師:現在就請大家打開書,自由將課文朗讀一遍,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先明確一下,知道“正確流利”的標準是什么嗎?請齊讀——
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不添字、不減字、不錯字、不回讀。
師:帶著這樣的要求請自由讀課文,開始吧——
(生自由讀文,師巡視)
師:之前有過預習,現在又讀了課文。大家對本課的生字詞掌握得如何呢?請看——(課件出示詞語)第一排的詞,請咱們班朗讀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讀。
生:殿堂、瑰寶、侵入
師:字正腔圓,不愧是朗讀最好的同學!第二排的詞,誰來讀?
生:灰燼、銷毀、損失
師:嗯,讀得正確、清楚,敢于挑戰最厲害的同學,說明你也很厲害!接下來的詞,我們以“開火車”形式來讀,“小火車”在哪里?
(生讀,隨機正音)
師:是不是大家都會讀了呢?看老師的教鞭點到哪兒,就齊讀這個詞——
生(齊讀):不可估量、玲瓏剔透、蓬萊瑤臺、山鄉村野、瑰寶
師:會讀了還不夠,大家是否掌握了這些字的書寫要領呢?請看本課的生字,請拿出練字紙,對照這些生字,將你認為最難寫最容易寫錯的字寫一寫。
(生寫字,師巡視)
師:寫完了,分享一下我們的成果。老師隨機抽取了一位同學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從他的書寫當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生:我發現他的“毀”字右邊寫錯了,不能寫成反文旁。
師:是的,這個字很容易出現錯誤,要引起特別注意(范寫在黑板上)還有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的,誰愿意來展示?
(請生上臺展示,生自作講解)
生:我發現他的“宏”字寫錯了,多了一撇。(師范寫)
師:好,謝謝這位同學!把掌聲送給他!會讀又會寫,這才是真正的學習。要是還會理解就更棒了!請看,還是這些詞語,老師稍作增加和調整,就有所不同了。仔細觀察,你發現了哪些不同?
生:……
師:不如,我們先將這些詞來讀一讀,可能讀著讀著就會有靈感了。女同學,用你們清脆甜美的聲音來讀讀第一部分;男同學讀第二部分,要讀出氣勢、讀出力量!女生,開始——
(男女生分讀詞語)
師:現在,有發現了嗎?
生:第一部分的詞語都是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的詞語。
師:太棒了!這個同學很會發現,也很會概括,一針見血。這些正是描寫“圓明園輝煌”的詞。(板書:“輝煌”)那相對應的下一部分的詞描寫了什么呢?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情景、過程。
師:對呀,大家的觀察很敏銳!(板書:“毀滅”)課文正是從這兩個部分來介紹圓明園的。這是從意義上的發現,還有別的發現嗎?
生:……
師:(手勢提示)第一部分的詞……,第二部分的詞……
生:第一部分的詞比較多,第二部分的`詞比較少。
師:就是嘛!對應我們的課文內容,描寫“輝煌”的部分是哪些段落?描寫“毀滅”的呢?
生:描寫“輝煌”的是2、3、4節,描寫“毀滅”的是第5節。
師:是的。正如對詞語的觀察一樣,課文描寫“輝煌”所使用的篇幅更多,描寫“毀滅”的內容著墨比較少。那既然課文以“毀滅”為題,為何卻要重點描寫“輝煌” 呢?這個問題比較深刻,帶著我們的思考還要更加深入地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文章,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日后,要多用這些好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求知和思考。
三、 朗讀背誦
師:你看,光是詞語就已經讓我們體驗了諸多滋味。但詞語畢竟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詳實的內容包含在課文的篇章當中。以這一段為例,文辭優美,內容豐富。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一段,爭取做到“正確、流利”,能讀出感情就更好。開始吧——
(生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很投入。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其他同學仔細聽,看他的朗讀是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生:圓明園中,……
師: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誰來給他評價一下。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不錯,只有在“山鄉村野”這個地方回讀了。
師:是的,通過朗讀,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呀?生:圓明園的美景
師:是呀,圓明園中的景物數不勝數、美不勝收。還想讀么?
生:想!
師:咱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男同學讀第一部分,女生來讀第二部分。準備好了么?男生起——
(男女分角色朗讀)
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們的朗讀讓我陶醉。老師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中來,行么?這次由你們來讀第一部分部分,老師來讀第二部分。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旋律,用聲情并茂的朗讀帶領在場所有的人到圓明園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師生合作讀)
師:看,通過努力我們不僅能將文段讀正確、讀流利,還能讀出自己的感覺。如果能背下來就更棒了!背書是講究方法的,以課文的第四段為例其中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么?
生:不但……還……
師:這組關聯詞是表示什么關系的呢?
生:……
師:表示意思更進一步,程度加深一層。這是遞進關系
師:也就是說,上一段已經為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宏偉建筑,這一段就是介紹圓明園的——
生:文物收藏
師:那這個句子既承接了上文,又啟示了下文,是什么句?
生:過渡句
師: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那圓明園中都收藏了哪些珍貴文物呢?
生:上自……奇珍異寶
師:所以,評價她是——
生:當時……藝術館
師:總—分—總的結構,一目了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記憶會不會簡單很多呢?自己試著背一背
(生嘗試背誦,師巡視)
師:把書倒扣過來,根據老師的提示,咱們試試背誦——
(師引讀生背誦)
師:短短兩分鐘就把這一段背得八九不離十,已經很不容易。課后,按照方法去背誦第三自然段,我對大家充滿信心!第三段讀得有聲有色、第四段背得有模有樣,此時,我們要將整篇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下來一定不在話下。讓我們再次將課文美美地讀起來——
(全體齊讀)
四、 解讀主旨
師:再次讀過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除了給我們介紹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情景之外,還寫到了什么呢?誰來給我們讀讀第一段
生:圓明園的毀滅……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這一段寫了什么?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損失
師:是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損失?(板書“損失”)
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生:無法計算,難以估計
師:也就是說,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無法計算的!課文用了幾個“不可估量”來形容這種損失?
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師:請齊讀這一段,注意加點字要重讀!
生(齊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的損失。
師:是啊!圓明園的毀滅也給我們的內心帶來不可估量的傷痛!給歷史帶來不可估量的教訓!維克多雨果在他文章的最后這樣寫道“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下節課,同學們將在老師的帶領下,穿越歷史的重重迷霧,繼續夢回圓明園……下課!
課后感想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現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作者緊緊圍繞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語言生動,給人深刻的啟迪。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制定的學習目標是:領悟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積累語言。
一、復習鞏固,提煉中心。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不再要求歸納課文中心思想,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只讓學生從內容中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即課文中心)。這一環節緊扣兩個問題: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通過檢查對中心句的感情朗讀,進一步提煉出中心句的中心詞——“不可估量的損失”。為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進行布局謀篇,遣詞造句,奠定了基礎。
二、認定目標,明確方法。
有了目標的誘導,才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達爾文說過“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這一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領悟表達,實現這一目標的學習方法就是:理思路、抓重點、品詞語。學生明確了學習方法就拿到了獲取知識的“”,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落到實處。
三、理思路,抓重點。
教學程序是:1、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2、找出作者表達的重點內容。我認為能否準確地抓住重點是領會作者思路的難點。我便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形成統一認識。重點部分抓準之后,再理出重點部分的敘述順序。
四、品析詞句、積累語言。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傳神。首先放手讓學生品味重點詞句對表達中心的作用,然后匯報、交流,再背誦課文,摘抄好詞佳句。并在品詞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朗讀能力,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五、練習表達,遷移運用。
為鞏固這節課學到的表達方法和從課文中積累的語言,設計了一個小練筆。首先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進一步強化感受,再讓學生說出最想說的話題,最后讓學生以此為中心寫一個片斷,盡量使用這節課和平時積累的詞語。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語感能力、表達能力。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3、學習本課生字詞,練習用“宏偉”“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原來的樣子;了解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新。
上一篇課文講的頤和園,原來是一座皇家花園,是專門供皇帝、后妃游樂觀賞的,現在已經成了人民的公園,是中外游客的旅游勝地。今天這篇課文中講的'圓明園原來也是一座皇家園林,可是現在怎么樣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課文。
1、提出要求:小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后,討論。
3、請三人朗讀第二段,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討論:這三個自然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
四、學習本課生字詞。
1、檢查生字讀音。
2、抄寫生詞。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想想圓明園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指名朗讀第二段,讀后說說這一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
二、理解圓明園的位置和總體布局。
1、默讀第二段,想想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后討論。圓明園的位置在哪兒?圓明園的總體布局是怎樣的?什么叫“眾星拱月”?誰能用個簡單的圖把講圓明園總體布局的這句話畫出來?
三、理解圓明園中的著名景點。
1、默讀第三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到了圓明園的哪些景點。
2、學生各自閱讀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討論。
(1)這段共有幾句話?其中哪幾句是總的介紹,哪幾句是講具體景點的?
(2)齊讀第一句。這一句總的介紹園內景觀,講了哪些方面?“金碧輝煌”是什么意思?“玲瓏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補充介紹“買賣街”“山鄉村野”。
(4)指名讀第二、三、四、五句。讀后討論:剛才讀的幾句話是把景點分成哪幾類來介紹的?
(5)在圓明園瀏覽會有怎樣的感受呢?齊讀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連其間”是什么意思?在圓明園里,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飽覽中外風景名勝呢?
四、理解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后討論: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最珍貴”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
五、總結。
課文第二段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它不僅宏偉、壯觀、美麗,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背誦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各人小聲朗讀第三段,邊讀邊想,英法聯軍采用了哪些手段毀滅圓明園的?
3、學生自學后討論。
4、小結。(一是搶掠,二是破壞,三是火燒。)
5、再指名朗讀第三段,讀出氣憤的語氣。
三、聯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四、朗讀全文,體會中心思想。
1、自由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你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有關語句。
2.通過不同層次地、有感情地讀書,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過程,激發熱愛祖國,痛惜文化精華的毀滅的情感。
3.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在實踐中感悟寫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不同層次地、有感情地讀書,了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了解毀滅。
1.齊讀課題,感受“毀滅”。哪部分寫了毀滅?齊讀——看視頻
2.除了寫毀滅,還寫了什么內容?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組織語言說一說。(理清思路:感慨——輝煌——毀滅)
3.面對圓明園的毀滅,文中發出了怎樣的感慨?讀課文第一段。
4.聽著這樣的感慨,結合預習想一想,你有什么問題?
(預設: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題目是毀滅,為什么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了昔日的輝煌等——梳理問題。)
二、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體會表達方法。
(一)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昔日的圓明園?(2、3、4)
(二)默讀寫昔日的圓明園的部分,了解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建議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預設:第二自然段:規模之大 第三自然段:建筑之美 第三自然段:文物之精等)
(三)我們一起走進昔日的圓明園,看看分別寫了什么?怎么寫的?
1.規模之大
“月”指什么?“星”指什么?——結合資料說說有多少小園?——看圖。——讀出“眾星拱月”的布局。
2.建筑之美
(1)殿堂、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村野。
出示對比:有殿堂,也有亭臺樓閣;有 “買賣街”,也有山鄉村野。
課件引導:發現描寫特點。(對比)——讀出對比。
(指導總結:高大的殿堂——小巧的亭臺樓閣 象征著市井文化的買賣街——象征著鄉村文化的山鄉村野)
(2)仿建和創建的建筑。
觀看圖片,直觀感受建筑之美。
海寧的安瀾園: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小住于此,讓畫師摹繪下來,在圓明園中建造了安瀾園,名字都沒改。
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色、雷峰夕照。
蓬萊瑤臺、武陵春色。根據資料說說是根據什么建造的?
看到“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你想到什么?
(舉出“看到的,看不到的”例子,對比中讓人產生無限的想象。)
記一記這些名字,背誦。
(3)領略圓明園不同的建筑風格。
視頻欣賞西洋景觀。
(4)真是: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圓明園的建筑用一個詞來形容?(應有盡有,無奇不有,數不勝數等)難怪文中說,漫步園內, 。流連其間, 。
(5)靜心讀讀這段文字,看看是怎樣寫的?
(討論:概括——舉例——小結——感受)
3.文物珍貴部分寫了什么?怎么寫的?
(1)課件出示:從“上自……下至……”中,你產生了怎樣的聯想?(歷史長,文物多)
通過資料感知文物珍貴:秦朝之前的朝代稱為先秦,誰查資料了?這段歷史到底有多長?
在這么長的歲月中,會留下多少珍貴的歷史文物?課件展示現存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的幾件文物。
(2)所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怎么寫的?(總——分——總)
4.師生對讀,再次感知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圓明園規模宏大,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建筑精美,(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文物珍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三、運用資料,介紹昔日的圓明園。
假如有客人來參觀昔日的圓明園,請你利用自己收集的資料和課文的內容向客人介紹圓明園。(分組討論——匯報)
四、解疑,感受毀滅之痛。
1.就是這樣一座至大、至精、至美的圓明園毀滅了,帶給我們怎樣的痛惜?把感受帶入最后一段讀一讀。
2.解疑: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了昔日的輝煌?(反襯)
3.再次質疑,引發學生課下繼續探討的興趣。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絢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同學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并展開想象,使同學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了解。可以憑借插圖,也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同學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學目的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同學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身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俺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頤和園》,知道了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座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古典園林,在園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在北京西北郊還有一座被譽為“萬國之園”的皇家園林。遺憾的是,這一園林藝術杰作,被英法聯軍劫掠和焚燒,使一代名園化為廢墟。今天,俺們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了解一下昔日園林的風采和侵略者對它的毀滅情況。(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身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被毀滅)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1)、記清字形。
“置”是上下結構,下面的“直”字里面是三橫。
“統”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充”字,不要寫成“流”字的右邊。
“略”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字,右邊是“口”,不要把兩局部顛倒了。
注意“損”和“捐”;“銷”和“鎖”;“征”和“證”幾個形近字的區別。
(2)、理解詞語的意思。
西洋:泛指歐、美各國。
先秦:即秦統一中國以前,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離清朝20xx多年。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估計:量,讀“liang ”,推算、計算的意思。
眾心拱月:拱,環繞。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不要把“碧”誤寫成“壁”。
玲瓏剔透:玲瓏,精致靈巧;剔透,剔除多余的局部,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致奇妙。
三、簡單介紹圓明園。(見教材簡析)
四、鞏固練習。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層次。
1、自身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練習分段。
2、全班討論課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體介紹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
第三段(第5自然段)講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二、學習課文內容。
朗讀第二大段,了解圓明園的過去。這局部主要介紹了圓明園輝煌的景觀。是從三方面具體介紹的:先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布局;再介紹園中的各種景點;然后介紹了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
(1)、先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向俺們介紹了什么?(3句話)
“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讀讀第3自然段。畫畫圖內有哪些美不勝收的景觀,從中你能想像出什么?
第一句中有個分號,包括兩個分句,從第一個分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可以想像出園內不可勝數的宮廷建筑各具風格,千姿百態。第二個分句“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這句中的“象征”是用具體東西表示事物的某種意義。封建帝王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特造了一座“舍衛城”(即買賣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興致來了,要逛街,就得馬上把買賣街安排起來:宮監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藝人、游人,各處響起叫賣聲,做各種交易,很像個熱鬧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紹了圓明園在園林建筑上的幾個主要特點。請同學一一說出來。想想自身說明了什么?
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帝王們為了享樂,不惜代價把全國名勝移置園中。
二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風格。
第六句對全段進行了概括總結。寫出了在園內游覽的感受,通過這些感受來贊嘆圓明園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筑藝術,贊嘆俺國古代勞動人民所發明的這一世界園林奇跡。
(3)、讀第4自然段。想想為什么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同學易于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
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有20xx多年.
從收藏時間看: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局部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于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三、鞏固練習。
熟讀前兩局部課文,請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心情。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讀讀課文。想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2、展開討論: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氣憤?
重點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闖進”說明他們簡直是強盜,接著一層深一層地揭露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只要能拿的,一點兒不留;拿不動的,用大車、牲口搬運,也不落一點兒;拿不動、運不走的,沒有方法了,也不放過,想方法也要破壞掉,毀掉。多么令人氣憤!有資料記載,講強盜們“遇珍貴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擺設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后快”。
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不只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而且國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也被大火燒掉了。
二、學習第一段
讀第一段,體會“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意思。(說明損失巨大)
三、討論問題。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么用較大篇幅寫了它輝煌的過去?
課文用較大篇幅寫了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突出了他的雄偉壯觀和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而正是這樣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兩局部內容緊密聯系,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無比憎恨的感情。
四、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想?(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圍繞兩方面內容:對優美園林和勞動人民的贊嘆,對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國恥,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五、鞏固練習。
分段練習背誦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6-12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經典】05-15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0-18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03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10-26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1-25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2-19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06-23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23
圓明園毀滅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