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

時間:2024-10-22 07:08:07 圓明園的毀滅 我要投稿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曾經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被譽為 萬元之園。可現在,卻是是殘垣斷壁。下面是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篇一:

  當我聽到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個故事,心中就涌起一陣憤恨;當我在網上看到一張張被掠寶物的圖片時,心如刀絞,分外心疼;當我知道清政府在外國侵略者的強迫下先后簽訂了一千一百多條不平等的條約后,知道了這樣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圓明園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園林,比北京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還要大許多。園中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觀,還種植了許多奇花異草。它還是一個巨大的博物館,既有名人書畫,又有青銅禮器。我多想穿越回去看看這“萬園之園”啊!

  但是,1856年那黑色的十月,貪婪的英法聯軍闖入了圓明園。文物,金錢,通通被掠走了,連十二生肖的.頭部,也在水池里消失了……

  英法聯軍是可惡的,但是清政府更是無能的!為什么我們打不過侵略者呢?是因為我們得武器比別人差幾十倍!為什么武器會落后呢?因為清政府都把錢花在了吃、喝、玩、樂上了!

  別的國家在努力發展的時候,我們的清政府卻在吃香的,喝辣的;別的國家攻打我國,那些貪官們不是義無反顧地保衛祖國,而是獨自拖兒帶女逃到遠方。難道圓明園的毀滅沒有政府的一份責任嗎?

  如果英法聯軍沒那么可恥,清政府沒那么無能就好了……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篇二:

  聽完朱愛華老師的《圓明園的毀滅》催生了所有上課的學生和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聽課老師的深層思考:英法聯軍毀滅的究竟是什么?而他們永遠也毀滅不了的又是什么?“圓明園”這個符號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怎樣把孩子們引領上一條個性充分發展的金光大道?

  朱愛華老師的課堂氣氛活躍,感染力強,與學生的互動性強。同時,她對課文的理解深刻,備課十分充分,這次展示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是一堂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閱讀教學課。下面,我從三個層次談一下我的感受:

  一、拉近課文主體與學生的距離

  課前,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對課文內容已經有所了解。上課伊始,老師通過搶答的環節迅速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宏偉建筑,歷史文物,文化價值不可估量……這些關鍵詞為下面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奠定了基礎。隨后,通過圖片問答環節,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宏偉壯大和小巧玲瓏,了解圓明園的動靜相宜……

  學生自豪又驕傲的朗讀“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代的歷史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在朱老師通過圖片展示了部分的文物之后,學生的自豪感上升到了極點。

  在這里,朱老師將課文、圖片、討論互動整合成一個立體的“主題環境”,學生在閱讀同一主題下的文字、圖片,進行專題討論,多角度獲取信息,獲得審美的情感熏陶,同時拉近了普通學生對圓明園的距離,冷冰冰的文化古跡,變身成一座充滿奇珍異寶的藝術殿堂,人人向往。

  二、帶領學生走進圓明園

  朱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查閱相關資料知道圓明園占地約300多公頃,相當于300多個文峰小學這么大,使學生對圓明園的真實大小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

  緊接著,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也告訴世人:“圓明園的價值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看到學生臉上洋溢的自豪和驕傲,我們看得出學生真正把書讀進去了,從“走近圓明園”升華到“走進圓明園”了。

  “然而,然而。。。1860年,當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后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朱老師話鋒一轉,由自豪轉為悲憤。緊接著列出自主學習單,引導學生結合第5自然段的閱讀,圈出感受最深的字詞,寫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朱老師不斷地在旁指點。最后老師帶大家共同領會“統統”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說出了對這種侵略行徑的理解,“邪惡、不速之客、毫無忌憚、銷毀罪證 ……”。此時,朱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屏幕上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所有珍寶都化為灰燼,大火燒了30秒。沒有任何聲響和音樂,學生的心縮得緊緊的。朱老師說道“燒掉一幅名人字畫只需要幾秒鐘,燒掉一個建筑只需要幾分鐘……”然后,提問此時大家的感受,學生回答的`是“非常的氣氛;非常的憤怒;非常的生氣……”體現了對侵略者的罪惡痛恨有加。

  “這一把火燒掉了什么?”老師把問題留給了大家。然后朱老師講道:“珍貴的歷史文物沒有了;宏偉的建筑沒有了;價值不可估量的文化沒有了,甚至連我們的驕傲的也沒有了……”并一點點把黑板上所有字跡都擦去,只留殘跡。隨后,在一段沉痛的音樂中,學生朗讀了描寫侵略行徑的一段文字,話語中難以掩飾心中的憤恨與惋惜,憤恨侵略者的暴行,惋惜圓明園的毀滅。

  學生永遠記住了這個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一天以后,圓明園被摧毀成一個廢墟。還有什么?什么都沒有了!留下的是憤怒,是淚水,是嘆息,是奮發,是立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在憤怒和惋惜的情緒中大聲朗讀了這段話,此時,他們已完全走進圓明園,為這座文化奇跡的消逝感到悲痛,為侵略者的卑劣行徑感到憤恨。

  三、假如歷史可以改寫

  回到155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護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對英法聯軍的暴行,你會做出什么?(學生在深入人物內心的體驗中,進一步領會文本的深刻內涵。)學生談了自己作為士兵流盡最后一滴血也要拼死守護圓明園,作為老百姓會盡力將自己的事情做的更好,等等。

  可惜歷史不能重寫,當朱老師講到有一種傳說——火燒圓明園的帶路人竟是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這時學生們從心中僅僅是“仇恨”和“憤怒”嗎?這時“圓明園”這個符號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學生答:像針扎一樣,是恥辱……這里,朱老師帶領大家,站在國家和名族的高度,然學生提出質疑,有學生問:為什么我們疆域遼闊,人力那么多,為什么我軍沒有阻止呢?有學生答:清政府軟弱無能。一首義勇軍進行曲之后,學生心中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主題教學的另一個層面——自省,進入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此時,朱老師引導學生拿起手中的筆,將自己的感受迅速寫出來,并上臺朗讀。這也就是所謂的自省,即人格或個性的養成,是語文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它不是把語文教學視為思想灌輸,而是引導每一位學生在獲得基本認同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的獨特感受,建立屬于自己的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生命世界。

  朱老師的這堂課給我的感受十分深刻,不僅體現在他流暢而富有感情的講解,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學生靈活有效的互動等,最打動我的是朱老師對于課文的理解,以及對于學生主觀感受的重視。通過與多個環節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種深深浸潤在文化之中的開放的語文課堂。在她的帶領下,學生不僅學習了課文的內容和精神,更加增強了學生自身體驗和個人精神層面的提升。通過熏陶與體驗,理解與揚棄,感悟與反思,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因此,在今后的課堂中,要多多借鑒朱老師的經驗和長處,使得自己的課堂更加豐富充實有內涵!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篇三:

  今天,我有幸聆聽了楊老師執教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覺得楊老師這節語文課在精簡教學內容方面很成功。

  1.教學思路清晰,精簡內容,重點突出。先抓住重點語句和詞語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品味語言,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再讓學生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痛恨侵略者的暴行。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從而化難為易,實現教學目標。

  2.讀中感悟,以寫促讀。楊老師在教學中把此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各種各樣的讀:個讀,引讀,齊讀,默讀等,更注重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生情,以寫促讀。

  《圓明園的毀滅》再現的畢竟是歷史,與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維,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這么一座歷經幾代皇帝辛辛苦苦設計、建立起來的美麗皇家園林就這樣在三天的時間里,在英法聯軍的手里化為灰燼,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恥辱,為了使學生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思維,楊老師特意播放了《圓明園》的紀錄片,映入學生眼簾的是圓明園的設計、建造、毀滅這一完整的歷程,嘔盡幾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灰燼已清晰地記入學生的腦海里,頓時引起了學生們的憤怒、激起了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之情、告誡他們不要像統治者們的昏庸無能、激起他們發憤圖強、熱愛科學技術、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偉決心。學生們紛紛在課上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那么熱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體會08-12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反思09-11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反思范文08-31

公開課《圓明園的毀滅》的聽課反思11-22

圓明園的毀滅06-11

《圓明園的毀滅》10-21

圓明園毀滅教案08-28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1-25

《圓明園的毀滅》 教案06-23

圓明園的毀滅的說課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