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案
《圓明園的毀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是《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并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了解。可以憑借插圖,也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學生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學目的】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奠定基調
1、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同學們,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奪我珍寶,毀我園林。為了銷毀罪證,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去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2、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圓明園的毀滅》。
(板書課題。)
二、激發情感,深化感悟
1、體會圓明園“不可估量”的價值:
⑴課件:
(五幅圓明園廢墟圖。)
這一座座廢墟已經在風雨中佇立144年然而卻只圓明園的一角。看著畫面你有什么感受嗎?把這種感受帶到歌中讀一讀。
⑵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
圓明園的毀滅可以說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那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讓我們把書翻開,自由讀課文。
老師發現同學讀得非常認真,那“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計算不出來)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能結合課文具體事實談談嗎?
2、緊扣課文重點,體悟情感:
針對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除了這些,你從書上還知道些什么?)
⑴接著學生的回答追問:書上還用哪些詞來形容這座皇家園林的?
板書:
舉世聞名。
追問:“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哪個字解釋“全”?
⑵圓明園憑什么舉世聞名?
板書:
“宏偉建筑”。
圓明園還憑什么舉世聞名?
板書:
“珍貴文物”
第二自然段:
看課件解決“眾星拱月”,并從中體會出圓明園的宏大。
小結:
圓明園由六代皇帝經營了150年,它的面積比現今的頤和園還要大850畝,這么大的園林,被毀了你說損失大不大?
第三自然段:
⑴你知道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筑?找到寫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讀。
(自由讀──指讀第三自然段。)
⑵仔細數一數,這段話寫圓明園的建筑景觀一共用了多少個“有”?(7個)
⑶請你大聲地告訴大家,圓明園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讀。從這七處“有”你體會到了什么?
⑷假如作者要寫盡圓明園的全部建筑和景觀,還要用上多少個“有”?你的依據在哪里?
(學生暢所欲言,從詞語、標點……)
從大家的感受中,這一段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圓明園的美景是寫不盡、道不完的。學生自由再讀──抽生讀重點句。
⑸感悟重點句:
“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漫步園內,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交流后有感情地誦讀此句。)
(播放課件,師配樂誦讀。)
漫步園內,你還想出來嗎?
(交流后有感情地誦讀此句。)
⑹(將三個詞語用圓圈圈起來)但是,同學們,你們讀對的、看到的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了!早已化為灰燼了!早已煙消云散了!
(課堂中有短暫的寂靜。)
小結:
這么美、這么大的園林,真可謂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3、第四自然段:
自由暢談、想象園中歷史文物、奇珍異寶。
小結:
園中有這么多寶物,所以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4、回讀2、3、4自然段:
(配課件畫面。)
師:圓明園就是這樣一座博大精深的園林,那里有山、有水、有花得鳥語,有尋常鬧市,也有稀世珍寶。下面請一位同學回讀2、3、4自然段,你說作我們的小導游,讓我們一邊聽一邊欣賞圓明園當年的輝煌。
5、第五自然段:
師:圓明園太精美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萬園之園”、“一切園林藝術的典范”卻被那三天三夜的無情大火毀之一炬。同學們,讓我們快速默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把你認為最能體現英法聯軍罪行的詞語畫下來,想一想從中能體會出什么?
⑴畫詞(看課件)。
⑵談體會。
⑶帶點兒詞語強調重讀。
⑷教師請現在想表達內心激憤之情的同學站起來,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說說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讀后交流,通過追問了解學生的動機,如:英法聯軍為什么要破壞這樣的世間奇跡?圓明園的設計者是誰?圓明園除了書本上描述的,到底有多美?圓明園花了多少財力和時間才建造起來的?我還想知道圓明園到底有多大?
我還想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清朝的軍隊到哪里去了?
(是啊!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難道就沒人把守嗎?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2、這里有篇短文,是老師從網上搜集以后整理出來的。它能解決你想知道的部分問題。默讀補充資料:《圓明園之最》。讀后交流:讀完這篇短文,你的心震撼嗎?被圓明園的什么深深地震撼了。我被圓明園的宏偉建筑,規模宏大震撼。
(640個足球場,十分宏偉。)
我被圓明園的建造時間震撼了。(為什么?)
我被圓明園的珍奇異寶震撼了。
(你一定注意到了其中的一個數據,是哪個?)
四、激情寫話,激蕩感情
過渡:
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偉、最珍貴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空前的浩劫中化為灰燼。
課件呈現:
英法強盜火燒圓明園,定格在熊熊大火的畫面。
面對這把罪惡之火,你有什么話想說?
1、配“二泉映月”,學生動筆寫句:“這把火,燒毀了_________。”
2、以捕排的形式組織學生交流。
3、教師總結:
這把火,燒毀了園林藝術的瑰寶;這把火,燒毀了建筑藝術的精華:近把火,燒毀了耗資5億3千萬兩白銀、歷時151年才建成的萬園之園。但是,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燒不毀炎黃子孫的刻骨仇恨,更燒不毀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
拓展閱讀:《圓明園的毀滅》教材簡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1課的課文,也是北京教育課改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0課的課文。這樣寫是為了通過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壯觀來讓讀者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讀者的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里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里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案】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備課案03-22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1-12
圓明園的毀滅經典教學設計04-08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27
《圓明園的毀滅》 教學設計04-24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4-11
《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設計11-17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12-06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