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反思
在《圓明園的毀滅》的中,再現了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激發愛國之情。以下是《圓明園的毀滅》反思,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在《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中,我以三大學習主題為主線:"圓明園為什么會毀滅""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在問題內驅力的作用下,學生運用網絡中的豐富的資源自主學習,或點擊圓明園概況,或欣賞圓明園風光,或觀看圓明園被毀的視頻信息,或虛擬走進圓明園……根據自己的研究主題選擇相關的內容信息進行積極探討.在網絡上,學生還可以相互傳閱資料,交流知識,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礎進行有目的的探索.整個過程,教師隨時可以利用屏幕監視,或遙控輔導學生學習.這些完全由學生主動探索,相互協商而學到知識,其價值遠遠超過教師在傳統課堂上灌輸,更有利于知識的保持.
當學生感知到圓明園的輝煌后,內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急待流落時,我們則設計了一個情感流露的環節:有學生想用優美的語言感情描述;有學生想當導游,更有同學把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制成了圖文并茂的風光介紹,并輔以導游解說詞,這樣學生帶著情感進入角色,感受到了圓明園美至極點的同時學生的情亦至了極點,同時更為后文名園被毀,將內心的憤怒與傷痛發泄至極點奠定情感基調.這樣學習者通過將網上搜索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儲存以及對原有經驗進行改組后,進一步建構了學習者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系統.
基于網絡環境的閱讀中,網絡成為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學生進行學習的工具,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學習的信息并進行交流和反饋,達到主動地把握知識,主動地發現學習規律,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同時我也深深感到,探索基于網絡環境下閱讀的學習環境,使教學過程成為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問題探索,深化認識等環節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閱讀過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老師更新觀念,大膽地引進和創新,積極開發學習資源,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拓展閱讀: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我感到極其生氣,又極其悲傷。
圓明園不但是中國歷史上的皇家園林,更是以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有各種風景名勝,獅子林、安瀾園……還有各種根據詩人的詩情建造的,像武林春色。園中有熱鬧的街市,也有美麗風景的山鄉村野。有殿堂,也有各種亭臺樓閣。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侵略者侵入圓明園,奪走了各種奇珍異寶,非但如此,英法聯軍還把圓明園放火燒毀。就這樣,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這美麗的皇家園林變成了一片廢墟……
英法聯軍就那么無情嗎?就那么自私嗎?為了銷毀罪證,就那么冷酷嗎?這美麗的圓明園,是拿來隨便燒的嗎?這些膽大妄為的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領土上亂搶奪東西嗎?可以毀掉一個個中國人的汗水嗎?這不但毀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也毀了每個中國人的汗水。那奪去的一個個珍寶,是中國人的文明。在英法聯軍的魔爪里,抓走的是一個個中國人的汗水,一顆顆中國人的心啊!!
每一個中國國寶,都被拿去買賣。在拍賣會上,那拍賣的一個個精致的東西,一個個美麗的東西,都是中國的國寶呀!!被侵略者拍賣,中國的國寶。放在臺子上,中國的國寶。那一張張交換的紙幣,中國的國寶。那一顆顆侵略者惡毒的心,中國的國寶。那是中國的國寶,卻又被中國人買下。英法聯軍為了銷毀罪證,燒掉了圓明園,可那一個個被拍賣的國寶,永遠證明著他們的罪惡。那國寶,是中國的,是圓明園的,更是每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的!
中國人失去的國寶,失去的輝煌,不但讓我感到生氣,還讓我感到悲傷!!
【《圓明園的毀滅》反思】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反思10-23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17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0-04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反思09-11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23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15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精選]07-10
圓明園的毀滅案例與反思11-23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9-26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及教學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