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子吟教案設計參考
導語:中國優秀的經典詩詞歌賦和小說文學等數不勝數,讀后都給人心靈啟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游子吟教案設計參考,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請瀏覽(m.isangil.net/wenxue)。
《游子吟》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作,由于他自己的生活經歷,所以當他回憶往事時思緒萬千,寫下了這首古詩。這首詩描寫了母親為將要遠行的兒子做衣服的情景,表達了一種偉大的母愛。通過古詩的學習,使學生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并初步懂得慈母的恩情是報答不完的
在教學中力求體現以下內容:
1、通過多種方法的誦讀古詩和背誦古詩,掌握古詩的韻味。并感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及凝練,并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通過古詩《游子吟》的學習,發揮詩句的人文教育功能,使學生感受到偉大的母愛,從而能夠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3、運用比較的方法,提升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提高書寫能力的培養。
片段一:通過各種方法的朗讀,使學生達到熟能成誦。
1、讀通
出示本詩,讓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打拍子讀……多種形式讀,達到讀通、讀順的目的。
2、讀懂
師:讀這首詩,你腦子出現了怎樣一幅畫面。
生:一位老媽媽在燈下縫衣服。
生:晚上,媽媽在燈下給要遠行的兒子縫衣服。
【使學生感受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滲透詩畫合一的思想。】
師:從哪句話讀出這幅畫面的?(創設情境:指導朗讀前四句。)
夜靜悄悄的,勞累了一天地人們都已進入夢鄉,可唯獨我家的油燈孩子閃爍著,只見( );屋外寒風呼嘯,屋內寒氣逼人,在微弱的燈光下,只見( )。
3、讀好。通過擴展 〈游子詩〉,促使學生讀好。
第一步:用學過的方法讀讀《游子詩》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第二步:再次感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對比: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點。
(2)引讀:“臨行密密縫”和“慈母依堂門”這兩副畫面交匯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在母親的心里;無論我們走得有多遠,都走不出母親的視線。因為,臨行前,引讀《游子吟》;遠行后,引讀“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所以,作者發出感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者不斷地問自己:(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又大聲的問所有的人:(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此時,讓我們輕聲的問問自己:(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結合背景有感情地朗誦《游子吟》。
孟郊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謀到江蘇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做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接母親來溧陽,安享晚年。此時,孟郊就想起了進京趕考,臨行的情景。心中不由得吟誦出這樣的詩句:慈母……
4、延續情感:
當媽媽生日到來時,我們可以送上一首詩,教師引讀《游子吟》;母親節來臨時,我們對媽媽說;每當我們回想起母親對我們的付出,我們都不由得吟誦……
【通過背景的介紹,情感的交融,進一步感受古詩的內容,加深理解。在多次誦讀中達到背誦的目的。】
5、情感升華。傾聽歌曲,再次感悟。
【設計意圖:感悟一首詩是一曲心聲的歌,在歌曲聲中感受游子的心聲。】(一首詩就是一幅畫)
片段二:比較閱讀,使語文課堂更具實效
1.同一作者相同題材古詩比較,提升理解。
在學生初步理解了《游子吟》之后,擴展了古詩《游子詩》,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母愛的偉大,深刻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含義。引導學生想象“臨行密密縫”和“慈母依堂門”這兩幅畫面,深刻地體會,無論在什么時候,孩子都在母親的心里;無論孩子走得有多遠,都走不出母親的視線。因為,臨行前媽媽為我們做好了一切準備;遠行后,媽媽時刻惦記著我們。最后將孟郊的《游子吟》與《游子詩》進行比較,發現它們相同之處,感受到母愛就是一件小事,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場景。《游子詩》適時的拓讀,使《游子吟》的詩畫得到了延伸,詩意得到了拓展,詩情得到了升華。讓學生在感悟母愛的同時,增加對其他作品的了解。教學難點通過想象、對比誦讀、畫面展示等多種手段得到解決。
2.詩、畫對比,感悟語文的魅力。
在教學中我告訴孩子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在孩子讀通后,我便問他們腦子中出現什么樣的畫面,孩子們說:“一位媽媽在給孩子縫衣服”,說明孩子在以有的知識基礎上,大體了解了前四句。隨后我給學生出示了一幅畫,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老師的語言將孩子與孩子一起走進畫面 ,“別人都入睡了,只有我家油燈在閃爍,只見以為母親在……;夜晚,窗外寒風呼嘯,人們早已進入夢鄉,我一覺醒來,只見……”。這樣層層遞進,使學生感受詩畫是一家,幫助孩子較好的理解詩意,古詩的情境被學生體味出來了。在反復誦讀中學生感悟語言的魅力,情感得到升華。隨后再次隨著音樂唱《游子吟》,讓學生既受到了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的熏陶,又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陶冶了學生的情趣。
3.在寫字的環節進行多次比較,將自己的字與展示字進行比較,與書上范字進行比較,在比較過程中力爭使學生寫好每一個字,在比較中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游子吟教案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游子吟譯文參考10-12
游子吟教案設計07-22
《游子吟》教案設計10-19
課文《游子吟》的優秀教案設計11-05
《游子吟》優秀教學教案設計07-31
《邊城》 教案設計參考11-01
勸學教案設計參考10-31
《邊城》教案設計參考07-25
化石吟教案設計參考11-09
《望岳》教案設計參考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