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周易的“陽主陰從”觀
“一陰一陽之謂道”,作為易道核心的陰、陽二元在《周易》中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有陽主陰從的傾向。
一、“陽主陰從”的傳統文化理論支撐
1、《周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大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乾為陽,坤屬陰,統天和順承天,敦主敦從,《周易》重陽思想一看便知。
2、《道德經》----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是謂道紀。”,字里行間,一為陽,二屬陰,而一能生二;天為陽,地屬陰,而地是要法天的;無為陽,有屬陰,“道可道……是謂道紀”實際上闡述的是以無為主、無有相對平衡的玄即對立統一律。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老子已經在文中紿終蘊藏著“陽主陰從”這一思想。
3、《內經》----①“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②“凡陰陽之要,陽秘乃固”、③“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可見,內經在認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的同時,始終是強調陽是在這一動態平衡系統中起統帥作用的。
4、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凡涉及到汗法、吐法、下法等有傷陽氣等治法時,一再囑付得汗、吐、下后止后服,不必盡劑;一百一十二條方中,運用到姜、桂、附的方劑就將近七十條方(這里除姜、桂、附以外的辛溫藥物尚未統計計入);序言中也明確提到傷寒者十居其七。醫圣的用意已經十分明顯,就是在絕大多數理、法、方、藥中,一定要緊緊牢記扶住陽氣不要妄加傷正這一宗旨。
二、“陽主陰從”的自然社會現象根據
1、萬事萬物都是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無為無形,為陽;有為有形,屬陰;可見萬事萬物的無是萬事萬物的生的起點,正因為這個無,經過系列的條件演化,才能生成萬有的有來。
2、地球的任何生命(當然也包括人),如果其生命實踐活動超出天所能承受范圍,必然受到天的懲處,或滅絕,或種族銳減,或減壽,或其生命實踐活動質量降低,正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3、從氣象學來看,晴天屬陽,雨天屬陰;凡天氣之要,必七日晴而一日雨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若晴雨隔日交加,則萬物必萎糜不長。
4、從水份的有效成份生成來看,仍然離不開陽光的作用,否則通過大氣云層亦無法化為可以作為生存生長需要的甘霖雨露。
5、海水的潮起潮落,無法擺脫太陽、月亮的升降、出藏、圓缺的影響。
6、從氣候上看,春天陽光明媚,萬物生機蓬勃;冬天寒氣逼人,萬物蕭條。
7、從運動學原理來看,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8、從生物進化論上來看,凡靈長類動物,絕大多數都是以雄性為王,在雄性的帶領保護下才能更好的生存。
9、從管理學上看,雖然說組織架構圖里的每個部門都是必需的,但肯定是以生產經營部門為核心,其他部門必須圍繞著生產經營部門來開展工作;從領導至員工雖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下級在更多的時候必須服從于上級的安排,不可能簡單化的完全平等民主。
10、從醫學情報上看,在冬天尤其是天氣突然寒變的冬天,疾病發生、加重的情況要比春天、夏天的機率大得多;另外在晚上,疾病發生、加重的情況要比白天的機率要大。
11、從人的臨終上看,最終仍然是四肢厥冷甚至是全身無有溫度為垂絕證候,此時,陽回則生;陽去則死,已得到幾千年中醫臨床印證,千古不易之理。
三、“陽主陰從”的中醫臨床支撐
中醫與西醫的比較優勢是中醫得以可持續發展的保證。而中醫要想真正獲得西醫同道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平等尊重和認可,除了大力培養具有中醫辨治思維、能獨立處理相關病證的中醫臨床人才外,最終都要靠在危重癥上發揮其獨特功效尤其是單兵作戰力挽狂瀾的功效。茲就心衰、腎衰、癌瘤三大最具威脅人類生命的病證,從其或理、或法、或方等角度去簡單說明“陽主陰從”理論對重構中醫最高理論抽象思維以及重振中醫雄風的極其重要性。
1、心衰。大多數心衰到了一定證候,均出現脈微細、四肢不同程度冰冷、不耐寒的情況,此時若不隨證選用非大劑以附子為主藥的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大回陽飲、白通湯、通脈四逆湯、白通加豬膽汁人尿湯等四逆輩無法挽回危急。
2、腎衰。大多數腎衰到了一定證候,均出現四肢水腫,排尿不暢、四肢冰冷、不耐寒、咳喘的情況,此時若不隨證選用非大劑以附子為主藥的真武湯、茯苓四逆湯、白通加豬膽汁人尿湯等扶陽方劑安能挽回危急?
3、癌瘤。《內經》上條文明確說到:“陽化氣,陰成形。”人體內部為什么會長出一個有形的癌瘤物體?筆者認為,大多數癌瘤的生成歸根歸底仍然是陰寒太盛、陽氣伐傷所引起。這一現象可以從大自然現象中得到印證或啟發。冬天氣溫降低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水液凝固、結冰霜凍現象。而春來日暖之時,凝固的冰雪必定消融。而大自然現象中,因熱而積聚凝固增生的情況非常少見,相反因熱而化解固體的事態不勝枚舉。扶陽學派名家李可、盧崇漢、吳榮祖以及廣西名中醫劉力紅和唐農等等,根據《內經》這一要旨,運用以附子為主藥的扶陽抑陰、通陽散結等系列方劑治療癌瘤取得了良好療效,或能為此說作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的相對平衡的系統中,“陽主陰從”這一思想具有從邏輯開端到過程演繹再到終結印證的正確性,作為中醫臨床最高理論指導和抽象概括具有一以貫之的特性,無論對中醫理論重新構建反思、還是中醫臨床特別是其中的危重癥臨床指導、以及中醫人才培育等這些涉及到中醫生死存亡、繼承發展、重塑輝煌的根本性戰略問題的解決,運用得當,將起到極其重要的直接推動作用。
【周易的“陽主陰從”觀】相關文章:
《周易》的科學哲學思想觀論文06-24
象棋與《周易》05-12
《周易》的思想07-21
《周易》的養生思想07-23
周易的地位與意義11-07
《周易》管理思想06-09
地球的運動與《周易》04-19
朱自清談《周易》07-31
如何學習周易08-24
讀《周易》經典語句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