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易經講解:生命真諦的根

時間:2024-07-24 15:10:33 易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易經講解:生命真諦的根

  這一章是《易經》整個的綱要和精華!兑捉洝返膶W問及其形而上道,孔子在這里為我們作了答復。

易經講解:生命真諦的根

  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孔子說,《易經》這一門學問,是我們老祖宗、得道的圣人們,追究生命真諦、宇宙萬物到最根源、最深最深的那個根而產生的。也可以說,它是我們老祖宗對人類宇宙萬物、生命真諦挖根的學問。

  然后“而研幾也”,“研”的什么“幾”呢?研究那個要動的“幾”。好像我們兩只手舉起來要拍掌,是要拍?還是不要拍?在還沒有拍以前,兩只手將動未動那一剎那間,就是“幾”。

  人站在門的中間,你說他要進來還是出去?你說他要進來,他卻偏要出去;你說他要出去,他卻偏要進來;或者站在那里不動,不進也不出。這時你要說他是進是出?最難,這就是“幾”。

  “幾”的動很難捉摸,“幾”這一門學問能探知宇宙萬物的根本,所謂“極深而研幾也”。因為這一門學問是科學的、哲學的、宗教的,科學的根、哲學的根、宗教的根,都在這里。“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深到極點,宇宙萬有一切人類的思想等等,你都搞通了。“唯幾也”,最高的那個“幾”,將動的“幾”,你也能把握到了,“故能成天下之務”。

  到了“能通天下之志”,一切人類文明的思想都搞通了,等于佛經上的悟道。到了成佛的境界,天上下雨,下幾滴雨,佛都知道,但我們不知道。后來我學了《易經》以后,我也知道了。

  人家問我下了幾滴雨,我說永遠只有一滴雨,沒有第二滴雨。千滴、萬滴,就是這一滴雨。這就是“研幾也”的“幾”。不過你們現在是聽了我講以后才知道的,所以你現在知道的這個知道,不是你知道的“知道”,是我知道的“知道”。這個知道就是“幾”。

  因為它“精”,“故能通天下之志”;了解天地間一切思想、一切文化,唯“幾”也。因為它洞察了這個動的“幾”,故能成天下之務,所以成功天地間一切事務。“唯神也”,《易經》最高、最終的目標是通神,這個神不一定是鬼神的神,神就是那個不可知、不可說的。

  “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這就是所謂神而通之的意思。疾就是快,像走路一樣,練武功練到這個程序,便可不疾而速。看起來好像沒有在走一樣,一步一步,從從容容慢慢地走,但一下就到了美國啦!沒有看他走兩步就到了。這就是所謂的“不疾而速”,快得很,“不行而至”。

  到這個境界,就是神的境界,這是形容的,不過也有人能達到神而通之的境界。佛學所講的神通,就是達到這個境界,那也就是神通了!

  所以孔子結論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圣人之道是“無思”、“無為”、“極深”、“研幾”這四點。“無思”、“無為”特別要注意。

  搞宗教的人,天天想成道,你如果能做到“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便差不多啦。但是各位不要以為光是“無思”、“無為”、“寂然不動”就行了,那是不對的。不能致用,如何才能致用呢?“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要能做到“無思”、“無為”、“極深”、“研幾”,才能真正體會出“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因為這些都是圣人的致用之道。

【易經講解:生命真諦的根】相關文章:

易經講解:《易經》的數08-01

易經講解:退藏于密08-27

易經講解:全始全終11-06

易經講解地心的奧秘06-19

易經講解:五的哲學08-29

易經講解:君子之道07-19

易經講解:古代的祭祀08-31

易經講解:圣人之意06-25

易經講解:學問與治事11-20

易經講解:幾與神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