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萬里《插秧歌》詩歌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楊萬里的詩歌賞析
南宋代詩人楊萬里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楊萬里的詩歌賞析,歡迎參考閱讀!
小池原文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注釋
、偃郏喝某隹凇"谙В赫湎,愛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④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⑤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尖端。⑥頭:上方。
小池譯文
小泉無聲像珍惜泉水淌著細流,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小池賞析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 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古詩今譯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美術家朱宣咸以楊萬里《小池》詩意而創作的中國畫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與生動地反映了這一詩情畫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注釋
、贂猿觯禾杽倓偵。②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④畢竟: 到底。⑤六月中:六月中旬。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⑦同:相同。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⑨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⑩映日:太陽映照。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背景
林子方舉進士后,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賞析
詞鑒賞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坝橙铡迸c“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此破降墓P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隱喻含義 在這首詩中,“畢竟”一詞表現出楊萬里的急切心情!拔骱笔侵肝骱诘啬纤问锥寂R安。“六月中”指朝廷。詩歌第二句“風光不與四時同”的含義是:在朝廷里任職和其他地方任職是不一樣的。“天”和“日”都指皇帝!敖印庇小鞍ぶ钡囊馑。“映”映襯,在太陽下!吧徣~”、“荷花”都指林子方!盁o窮碧”、“別樣紅”是說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整首詩的隱喻含義是: 畢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場不一樣。你只有在皇帝身邊,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 但林子方并沒看懂,大喊“好詩”便去福州了。從此林子方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昭君怨·賦松上鷗原文
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嘩?煮@他。俄頃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昭君怨·賦松上鷗賞析
上片寫作者靜坐書室,意外地聽窗外松樹上有沙鷗前來投宿,十分驚喜!芭悸犓缮覔渎埂保芭肌弊忠饧磁既坏,或者說是意料之外地,“撲鹿”是象聲詞。首句說,他偶然聽到門前松樹梢上有飛鳥拍打翅膀的“撲鹿”聲,憑著生活經驗,他“知是沙鷗來宿”。首二句無絲毫的渲染與夸飾,似乎是簡單地平鋪直敘,但只要稍稍揣摩,便不難發現,這十二個字既寫出了環境的寂靜,又寫出了樹上鷗鳥的活動,從字面看,人未見形,鷗未露體,而在讀者的意念中,卻分明“看”到作者凝神諦聽的`神態,“聽”到沙鷗抖動翅膀的撲撲鹿鹿的聲音,這足以說明,這兩句近似口語的話,并非隨意信手寫來,而是經過認真推敲錘煉而得,因此頗為傳神。
“稚子莫喧嘩,恐驚他。”沙鷗前來投宿,作者無限欣喜,他小心翼翼地向正在玩耍的孩子們示意,告誡他們不要吵鬧,恐怕驚嚇了鷗鳥。這兩句于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沙鷗這種鳥兒非常喜歡,同時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而且增加了本詞的生活氣息!澳弊趾汀翱帧弊直磉_出作者對沙鷗由衷的喜愛。 下片寫鷗鳥遠飛,詞人不免悵然若有失,進而將鷗鳥人格化,與之溝通思想,借以抒發心志!岸眄暫鋈伙w去,飛去不知何處?”作者正因為沙鷗落在“誠齋”門前松樹上高興,轉瞬間沙鷗忽然振翅遠飛,作者深感失望,先前的激情頓時冷落下來!安恢翁帯闭f明作者對鷗鳥十分記掛,面對一片空虛的茫茫夜空,他萬分焦慮,卻又無可如何。兩句中“飛去”二字重復使用,這種手法在現代修辭學上稱為“頂真”,因為用得恰切自然,所以讀起來絲毫沒有重復的感覺。
“我已乞歸休,報沙鷗!苯Y尾兩句,作者和盤托出心志,把自己辭官歸隱的事告訴沙鷗,表述了他期望求得沙鷗“理解”的心情。據《宋史》記載,楊萬里長期被貶,憤而辭官家居,臨終前曾有“韓佗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的話,說明他因為報國無門,又不被人理解,憂憤至死。本詞把沙鷗視為“知己”,寄托自己的感情,其意也在于排解內心的苦悶。
【楊萬里的詩歌賞析】相關文章:
楊萬里《插秧歌》詩歌賞析09-10
楊萬里《小池》賞析09-17
楊萬里《野菊》賞析10-31
詩人楊萬里的詩歌特點09-29
探梅楊萬里賞析07-05
楊萬里的簡介及作品賞析07-17
楊萬里《春日》詩意賞析08-09
楊萬里的詩木犀賞析11-07
楊萬里古詩《小池》賞析06-12
好事近楊萬里賞析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