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徐志摩和林徽因

時間:2024-08-29 01:44:26 徐志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和林微因這場愛情的戰爭最開始是由徐志摩發起的。也正是這多情的才子,才有后來這段婉轉纏綿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狂熱地追求林徽因,先后大體有三回。

  第一回是1920年冬至1924年,在倫敦一見鐘情。1920年,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正在英國游學的徐志摩。當時,他的妻子張幼儀與孩子都來了倫敦,他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而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兩位才情橫溢的青年熱烈地相戀了,徽因深愛著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張幼儀)的影子在她心中總是拂不去。徽因于是就對志摩說:“我不是個感情隨意的女子,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抉擇。”于是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訴張幼儀,逼著妻子離婚。張幼儀雖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對待這件事,隨即帶著孩子往德國留學去了。林徽因就這樣當了第三者,這一插足后果比較嚴重。事實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為林徽因當時也已經許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為父親的林長民竟然也同意女兒與徐志摩之間的愛情,渾忘了自己已經把掌上明珠許配了梁家大公子。

  之后林徽因經過一翻理性的考慮和痛苦的抉擇,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志摩不辭而別。這也是后來林徽因為何在《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里對去世的志摩說:“我知道你定會原諒我的”直白懺悔,是她不斷向凌叔華強索“八寶箱”(也叫文字因緣箱,里面放的都是志摩的日記和手稿,其中有《康橋日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也是張幼儀自始至終都懷恨林徽因的最大詮釋。(因為林徽因既然答應了徐志摩,后來卻沒有和他結婚,把徐志摩閃了。她處處都是為徐志摩考慮的,就是離了婚,她還是愛著徐志摩,始終把自己當做徐志摩夫人。)

  第二回是1924年至1928年。1924年春林徽因、徐志摩陪同來華訪問的印度詩人泰戈爾。因共同接待泰戈爾訪華,徐舊情復萌,不可抑止。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林二人以金童玉女的形象相伴左右,與老人的鶴發相映成輝。徐林同臺,流利的英語、俊秀的扮相,舉座皆驚。徐還借泰戈爾之口向林徽因表達愛意,結果未果。對此,泰戈爾還專門勸說徐志摩,凌叔華較林徽因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說,1931年,徐志摩一死,存在凌叔華那兒的“八寶箱”立即成了林徽因必得之對象。她的理由是,“我只是要讀讀那日記,給我是種滿足,好奇心滿足,回味這古怪的世事,紀念老朋友而已。”而凌叔華退的日記中少了幾頁,為此林還和凌慪了好一陣子的氣。)

  后來,梁思成、林徽因到美國留學。其后經常有矛盾和摩擦,激烈的時候,林徽因就給國內的徐志摩寫信,因為這樣,徐志摩對林徽因一直心存幻想。而不久的1925年1月19日,徐志摩在北京的舞會上認識了有夫之婦陸小曼,徐陸于1926年10月3日在北平結婚。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而且,我總覺得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在某些程度上是對林徽因在倫敦與他不辭而別以及她與梁思成在一起的一種回應及報復。雖然徐志摩不是這樣想的,他是一位坦蕩的詩人,他只是為了找一個更活潑而有靈性的陸小曼暫時替代林徽因這一“完美愛神”的位置;但是愛他的林徽因在美國卻別提多不舒服,此后她不再推延與梁思成的結婚時間。

  第三回是1931年夏探視養病香山的林徽因,激發林徽因文學創作。梁思成和林徽因學成歸國后任教于東北大學,后林徽因身體欠佳,于1931年春天打沈陽回北平香山療養肺病,梁思成未在身邊。徐志摩經常去探望。兩人因生活上都遇到困難和挫折,彼此的心靈再一次默契地靠攏了。恰恰這時的“浮言”四起,徐志摩不得不屢次向陸小曼剖白心跡:“至于梁家……半亦因為外有浮言……如今徽因偕母挈子,遠在香山,音信隔絕……我不會伺候病,無此能干,亦無此心思:你是知道的,何必再來說笑我。”

  “香山侍病”說絕非空穴來風。與徐志摩、林徽因皆過從甚密的沈從文1931年6月19日有篇《寄冒雨上×山的詩人》,便是“香山侍病”的實錄。純粹是文友間的調侃,干凈的,沒有絲毫的齷齪。

  1931年9月,林徽因吐出《深夜里聽到樂聲》的心聲:“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靜聽著……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凄涼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

  3個月后的11月,志摩飛天。梁思成將飛機上的一塊殘骸帶回來。林徽因不顧及梁思成的異議將其掛在臥室的墻上。潛意識里,她就以這種唯美的方式“長相思”地永久地與徐志摩相愛。徐志摩,已成為一根暗刺,深深扎在了林徽因痛苦的內心。

  而在張幼儀的自傳中,林徽因在1947年去世前見了她一面:“做啥林徽因要見我?我要帶著阿歡和孫輩去。她虛弱得不能說話,只看著我們……我想,她此刻要見我一面,是因為她愛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她即使嫁給了梁思成,也一直愛徐志摩。”

  林徽因沒嫁給徐志摩,主要原因是,以身世而論,林家是名門,徐家不過是當地有錢的商人,再就是,畢竟兩人相差八歲(公歷是七歲),以1922年徐志摩回國時的年齡而論,徐已二十六歲,林才十八歲。徐結過婚,且有一子,林還是個姑娘。但是,林一生都懷念她與徐志摩的感情。徐死后,林曾寫文章寫詩紀念,一點都不回避與徐的感情。

  徐志摩與梁思成競爭,明顯處于劣勢。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家的父親是摯友,門當戶對,其婚戀關系由大人商定;徐志摩曾有過婚史,為與張幼儀離婚鬧得父子不和,外面輿論沸揚揚;林徽因雖然在文學上追求浪漫,但在生活上還是希望穩定、踏實,而自己正好具備了這種品質。梁思成在娶得林徽因上占了天時、地利、人和。同時,梁思成也懂得: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世間美好的事物,是要付出巨大地努力和代價才可能獲得,自己一定要抓住機會,抓住林徽因的心,守住林徽因的愛。1923年梁思成遭遇了一場車禍,使得他和林徽因的感情有了突破。那段時間,林徽因每天都到醫院里來看望他,并且落落大方地坐在床邊和梁思成熱心地交談,隨后確立了關系。

【徐志摩和林徽因】相關文章:

林徽因 徐志摩06-15

徐志摩林徽因的詩10-10

徐志摩給林徽因的情詩07-30

徐志摩林徽因的詩(優選)12-01

【熱】林徽因16歲時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08-21

關于和徐志摩的對話優秀作文09-29

徐志摩和三個女人的故事08-10

徐志摩詩歌06-22

徐志摩的詩06-22

徐志摩的散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