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練習題附答案
【小石潭記練習題】原文一
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練習題】練習一
1.用原文的語句回答。
(1)說明小石潭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_________。
(2)“皆若空游無所依”相呼應的句子是_________。
(3)描寫潭中魚靜態的句子是_________;寫其動態的句子是_________。
2.文中依次描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八個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小石潭記練習題】原文二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①因以及手其避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②人之有一能,③使后人尚之如此,④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小石潭記練習題】練習二
1.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①且②夫③而④雖B.①而②蓋③且④況
C.①而②蓋③而④況D.①而②夫③而④況
2.解釋文中的詞語。
①推王君之心:②推其事:③遺風余思:
3.“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句中三個“其”依次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他(指王盛)他的(指王盛的)那些
B.莫非它的(指州學的)那些
C.莫非他的(指王羲之的)那些
D.難道他的(指王羲之的)他的(指王盛的)
4.對“被于來世者何如哉”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被后世的人怎樣看待呢?
B.用什么來影響后世的人呢?
C.直到來世,又會怎樣呢?
D.影響到后世的人,情況又會如何呢?
5.對文中州學教授王盛題字并請作者作記的目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提高景點知名度,招攬更多游客。
B.借表彰、推廣王羲之勤學苦練的精神,來勸勉州學學生刻苦讀書。
C.附庸風雅,借曾鞏才氣抬高自己的聲望。
D.仰慕王羲之,不想讓他的遺跡默默無聞于民間。
【小石潭記練習題】答案:
一
1.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水尤清洌”“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2.依次寫了水、竹、石、樹、魚、溪流。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述的。從發現小石潭寫起,寫潭中景物,先寫“近觀”,再寫“遠望”,井然有序。
3.烘托凄清寂靜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寂寞的處境和憂傷的感情。
二
1.D 2.①推究②推廣③遺留下來的作風和思想 3.C 4.D 5.B
【小石潭記練習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閱讀附答案10-12
《小石潭記》習題附答案04-26
《小石潭記》閱讀附答案08-25
小石潭記精細閱讀(附答案)07-18
小石潭記同步訓練附答案05-25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答案08-29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答案08-19
《小石潭記》練習題與答案10-23
《小石潭記》閱讀附答案(15篇)07-10
《小石潭記》閱讀附答案15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