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右溪記》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需要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一份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石潭記》《右溪記》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石潭記》《右溪記》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 1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qī)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設置)州已(通“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bǐ使)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增益)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詞。
(1)潭中魚可百許頭 ( ) (2)不可名狀 ( )
(3)凄神寒骨 ( ) (4)以其境過清( )
小題2:下面加粗的詞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
A.乃記之而去B.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
C.可為都邑之勝境D.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小題4:【甲】文描寫景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
①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
②點面結合。如寫石:“_______”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
③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是靜,“________”是動。
小題5:【甲】【乙】兩文劃線句子都是寫水,試比較兩者寫法的`不同:
小題6:【甲】文中先后出現了兩個“樂”字,卻又以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認為這樣寫矛盾嗎?請結合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小題1:(1) 可:大約 (2)名:說出 (3) 凄:使……凄涼 (4)以:因為。
小題2:A D
小題3: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小題4:②“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③“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小題5:不設標準。意思對即可。參考:【甲】文寫水先正面寫水的清澈;再通過潭中魚“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側面來表現潭水的清澈。【乙】文是運用對仗手法直接來表現水流的湍急。
小題6:這樣寫并不矛盾。文中兩次寫樂,一次是聽到水聲心生愛意而“樂”,一次是看到游泳魚似在和游人逗樂而樂。但這種樂是轉瞬即逝的被貶的柳宗元內心是寂寞悲涼的,再美的山水風光也難以排遣他內心的凄愴,所以寂寥無人的小石潭只會讓他覺得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右溪記》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 2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嵌盤屈①,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休②木異竹,垂陰相蔭③。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注釋】①攲(qí)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的樣子。②休:美好。③陰:樹蔭。蔭: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隱士。⑤裨(bǐ):使。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⑴凄神寒骨( ) ⑵悉皆怪石( )
⑶不可名狀( ) ⑷為之悵然( )
2.下列句中加粗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都邑之勝境 無絲竹之亂耳(劉禹錫《陋室銘》)
B.以裨形勝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C.乃疏鑿蕪穢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D.以其境過清 其真無馬也(韓愈《馬說》)
3.翻譯下列句子。
⑴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
⑶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4.【甲】【乙】兩文的作者帶我們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覽了一番,請你向同學概括介紹“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處。
答案:
1.⑴使……凄涼 使……感到凄涼(凄清) ⑵全,都。 ⑶說出 ⑷失望,失意,惆悵.
2.C于是,就。 A結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來/因;D它的`/表推測語氣,恐怕。
3.
⑴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⑵這條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適合隱士游覽和居住的地方。
⑶因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邊),就命名它為“右溪”。
4.
①都地處荒郊,少有人來。(從【甲】文中的“寂寥無人”和【乙】文中的“無人賞愛”等語可以看出。)
②都是以石為底、為岸(從【甲】文中的“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兩岸,悉皆怪石”等語可以看出。)
③景色都很優美。(從【甲】文中的“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異竹,垂陰相蔭”等語可以看出。)
④都能使人產生凄涼、惆悵之感。(從【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為之悵然”等語可以看出。)
【《小石潭記》《右溪記》比較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與右溪記比較閱讀題目與答案07-01
小石潭記與右溪記閱讀及答案11-29
《小石潭記》《右溪記》閱讀答案11-05
右溪記與小石潭記的閱讀答案04-19
小石潭記和右溪記的閱讀及答案10-24
《小石潭記》《右溪記》閱讀理解及答案08-13
小石潭記右溪記比較文言文閱讀及答案11-17
《小石潭記》《右溪記》閱讀理解附答案11-08
小石潭記比較閱讀答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