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愁四韻》導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開發寫作中的間接情感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訓練習慣。
2.培養學生用詩歌的形式表達非詩體作品的情意空間的能力。
教學設想:
1.課堂教學設計分為三塊:談詩、寫詩、評詩。談詩是寫詩的準備,評詩是寫詩的深化。寫詩自然是課堂的核心。但是,從學情看,學生對的詩的理解基本上還停留在識記和理解的層面上,大都不曾寫過詩。因此,在學生動手嘗試寫詩之前,有必要就詩歌特點和寫作技巧作必要的鋪墊。
2.自制多媒體課件,以增強教學的交互性。
3.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使用:
自制課件,《鄉愁四韻》mp3及flash,長城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投影演示《詩歌寫作》。
情感情是詩之胚
景物景是詩之媒)
(聽聽音樂《鄉愁四韻》,活躍氣氛)
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四韻》,老師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喜歡讀象余先生寫的這樣的現代詩歌嗎?喜歡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舉手)
嘗試過寫現代詩歌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舉手)
請放下。同學們,北大教授、著名學者陳平原先生曾預言,詩歌將在21世紀重新回到文學的主體地位。我們在暗自高興的同時,卻不能不看到,民族詩歌的再度振興并不是如陳先生所預言的那般輕松,它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今天,我們一起走近詩歌,嘗試著寫一寫詩歌好嗎?
二.方法點撥
首先,我們一起把課本翻開到133頁,請大家花5分鐘時間把課本上關于詩歌的寫作指導看一看,看看有哪些方法和注意點。
(學生看書,教師巡回指導)
提問:課本告訴了我們哪些關于詩歌寫作的方法和注意點呢?(請1學生回答)
(投影展示方法:
一、要有新穎的構思和奇特的想象;
二、運用意象;
三、運用比喻和象征;
四、運用詩的內在韻律強化感情的表達。)
三賞詩、評詩
1.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一節。哪位同學來讀一讀?(投影)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記憶里唱歌
在我的記憶里唱歌
唱童年的驚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籠
想起呼燈籬落
想起月餅
想起桂花
想起滿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園飛黃葉
想起野塘剩殘荷
想起雁南飛
想起田間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媽媽喚我們回去加衣裳
想起歲月偷偷流去許多
教師:讀得很好。請問,這一小節最有人情味的,引起你感觸最深的,你認為是哪一句?
(應該是回答想起媽媽喚我們回去加衣裳)
師:為什么認為是這一句?能結合自己的一些經歷來談談嗎?
(我想起媽媽天冷的時候也會給我送衣服來,還有棉被。)
師:是啊!是誰在清晨為我們盛起第一碗早飯?又是誰在深夜時還等著我們回去?那是我們偉大而又慈祥的母親。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這一句有感情地緩慢地讀一遍!
(師生齊讀。)
師:不錯,讀出感情來了。老師讀詩的時候,都喜歡改一改別人的詩,同學們請看:“想起故園飛黃葉/想起野塘剩殘荷”,我把它改成“想起故園鋪綠葉/想起野塘滿碧荷”好不好?
生:不好。
師:為什么?
生:表達的情感不對,這一首詩表達的是憂愁、感傷的情懷,而這兩句的修改卻用“綠葉”、“碧荷”兩個有生機的事物表達的是一個快樂的情感。(引導學生從感情上來回答)
師:很好。那我換成:“想起故園的黃葉/想起野塘的殘荷”,用“的”字將句子的節奏舒緩下來,不就更切合這種情感嗎?
生:也不好。
師:又為什么呢?
生:一個“飛”,一個“剩”,把靜景寫活了,另外“剩”字還給人有蒼涼之感。
師:好極了。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師:同學們學了這一節,能不能據此說一說這首詩歌的特點呢?
(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
(1)表達的思想內容比較集中,情與景和諧統一,具有強烈感染力和啟示力。
(2)這首詩感情很真摯。郭沫若說“詩的創作貴在自然流露。詩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當摻以絲毫的矯揉造作。我想新體詩的生命便在這里。”
(3)還有節奏感,詩人通過“想起”領起,形象地表現了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從特殊中顯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覺世界和情感世界達到和諧與統一。
2.我們再一起來看另外一首詩踏雪而過同學們看一看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一點,還有哪些不足?講講自己的理由。
教師朗誦:
踏雪而過
踏雪而過,小雪花
一朵一朵呈現晶瑩
村莊的枝椏與屋廊
照亮枯井和水
我聽見松雪之上的聲音
雪是從土地對面飄來的
落到眼睛里
仿佛去年開放的毒藥
我手執事物的誠實與雪對話
一種方言羽毛漸豐
在高高的天上穿雪飛行
踏雪而過,誰能將天空的身材切斷
雪影如潮
覆蓋退路的每一枚石頭
雪,今夜的畫師倒提筆桿
踏過荒原,淚水全無
(學生討論,回答,眾說紛紜,不要求觀點一致)
這一首詩是我們學校一位老師在他高一時寫的,這就告訴我們,只要努力我們也會寫出詩來的。
四、寫詩
1.補寫《鄉愁四韻》
好了,關于這首詩歌的評價我們就先進行到這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把《鄉愁四韻》給讀一讀。
(投影,生齊讀。)
鄉愁四韻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師:名為《鄉愁四韻》,這里只給出兩韻,還有兩韻,請同學們補上。最關鍵的是要根據情感選擇好意象,每一韻內前面的意象要和后面的意象有相似和相關的關系,同時要注意句式的一致。
(學生續寫《鄉愁四韻》)
師:請同學們上來交流!
(師生交流,教師作適當的評點)
師:同學們,對于鄉愁,我們還很陌生,但隨著我們年歲逐漸增大,隨著故鄉的漸去漸遠,我們對鄉愁的理解會逐漸深刻的。現在,大家來看一看余先生的《鄉愁四韻》后兩韻。
(多媒體展示
給我一瓢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瓢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那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師:剛才好多同學的補寫的詩和余先生的差不多了。可見,只要我們努力,我們也會象余先生那樣成功的。我建議同學們把我們今天的作品集成一個集子,等十年二十年后我們再來讀它,會倍感親切、倍感激動的。
3.創作整詩
現在,大家請看:
(投影:長城圖畫)
師:同學們有沒有到過長城?到過長城的同學請談談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學生談長城)
師:不錯,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伴隨著我們這個民族走過了許多風風雨雨。
請大家根據畫面提供的圖象,用合理的形式創作一首小詩,不超過十行。
(學生進行創作)
師:好!哪位同學先來。
(學生展示)
(師生討論,打打分)
師:同學們看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一致嗎?兩位作者說說。
(作者談)
師:可見:同一個事物可以選擇不同的感情方向去抒發。同學們,請看這一首:(投影,師配樂朗讀)遙遠的東方/遼闊的邊疆/一道綿延的老墻/前人的風光/后人的滄桑/萬里千山牢牢接壤/雨后的霓虹/落寞的長龍/一道顯赫的老墻/始終沖不開/始終拋不去/始終裝英雄逞豪強
師:同學們,詩不僅可讀、可寫、還可以唱。下面我們同唱《鄉愁四韻》,前兩韻我們跟著羅大佑唱余光中詞,后兩韻,個人唱個人寫的,好嗎?
(師放錄音,師生同唱。)
五、作業
創作一首詩,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鄉愁四韻》導學教案】相關文章:
鄉愁四韻原文07-29
余光中《鄉愁》導學05-11
鄉愁四韻原文與賞析08-09
余光中《鄉愁》導學設計08-11
余光中 《鄉愁四韻》06-05
余光中鄉愁四韻07-16
余光中《鄉愁四韻》07-11
《鄉愁四韻》 余光中06-11
《鄉愁四韻》余光中賞析08-25
余中光鄉愁四韻賞析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