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鄉愁優秀教案

時間:2024-09-08 21:25:02 鄉愁 我要投稿

鄉愁優秀教案

  《鄉愁》是一篇充滿人情美的詩歌,教師要用心去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努力使師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濃濃的鄉愁之中,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聲情并茂。

鄉愁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誦讀品悟,讓學生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2. 培養學生有感情誦讀詩歌的能力。

  3 .通過情感熏陶,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去感受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對詩中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特殊意象的體會把握。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時候》。

  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每一顆雨滴,每一陣清風,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二、深情誦讀,讀出詩韻

  1.齊讀這首詩,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思鄉之情)

  2. 老師也來讀一下這首詩,同學們聽讀,如果你認為讀的好的地方就把語氣在書上標注一下,同時在課文上標注重音。

  教師讀完,學生點評,從而讓學生總結出這首詩怎樣讀是最好的。

  3.再讀全詩,注意:語氣、語調舒緩深沉,語速稍慢,要注意節奏,要抑揚頓挫,要飽含感情,層層遞進,感情越來越深,第4小節達到頂峰。

  三、細膩品讀,讀出詩意

  過渡語:詩歌的韻味伴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情感,敲打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進一步走進詩歌,感知詩意。

  1. 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四個小節的內容。母

  子——,夫妻-——,母子——,家國——。

  生答,老師歸納并板書:母子之別,夫妻之別,母子之別,家國之別。

  2. 第1、3小節的母子之別是否重復了?

  學生答,老師點撥:第1小節是生離,第3小節是死別,死別更令人痛徹心扉。讀第1、3小節要讀出遞進感。

  3.再讀1——4小節,讀出個人之思,讀出家國之思,讀出作者對大陸的一片深情。

  四、優美解讀,讀出詩境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我們感受到單調凄涼的秋景和作者心中落寞斷腸的情懷。這個意境主要是我們通過這首詩中的具體可感的形象領悟到的,如枯藤、老樹、昏鴉······這些情感的客觀對應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領悟詩歌的意境美,要從尋找意象入手。

  1.找意象:詩人是借助那些意象把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表現出來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2.描畫面:詩歌的語言言簡意賅,這首詩的每一節都構成了一幅簡明而生動的畫面。下面請同學們依據自己的理解,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畫面描繪出來

  (品語言:“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富有音樂美。“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富有結構美)

  3.悟感情:這些意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郵票(小)————母子情 船票(窄)————夫妻情

  墳墓(矮)————生死別 海峽(淺)————家國戀

  四個單純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躍然紙上,猶如百川奔向東海,又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之思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

  4.再讀全詩,讀出意境和感情。

  五、豐富聯讀,讀出詩情

  “已恨海峽相阻隔,海峽還被暮云遮”,鄉愁是余光中不變的情結。

  1.拓展背景,升華感情,將感情推向高潮。余光中為什么對大陸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余光中,19xx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xx年去臺灣,當時僅21歲,再還鄉時已64歲。正如他自己所說:“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余光中60年代起就創作了不少鄉愁詩,是臺灣著名的鄉愁詩人,70年代創作《鄉愁》,在回憶創作經歷時說:“隨著日子流逝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他還說:“20分鐘寫出的是20年的思鄉之情”。

  齊讀全詩,體會詩人蘊蓄了20年的思鄉之情。

  2.延讀詩情: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小時候你就讀過李白的《靜夜思》。請你再背出幾句古詩詞中寫鄉愁的詩句。

  六、課文小結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事物看起來似乎沒有關連,但卻是詩人對鄉愁的種種感覺: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后的船票——后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這些詞都是客觀事物,它們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形象。當詩人將它們寫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鄉愁時,它們就成為詩歌的意象。我們學習詩歌要從意象處入手。因為詩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緒隱藏在意象的背后,通過意象將它們暗示出來。理解詩歌的意象,能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詩歌的主題。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2.拓展模仿。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鄉愁是

  友誼是

  母愛是

  板書設計

  鄉 愁

  ——余光中

  小時候 童年 郵票 家愁

  (母子分離)

  長大后 青年 船票

  (夫妻分離)

  后來啊 中年 墳墓

  (母子死別)

  而現在 老年 海峽 國愁

  (游子與大陸分離)

  拓展閱讀:鄉愁讀書筆記

  讀一首好詩,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重讀余光中的《鄉愁》,我才真正體會詩中那濃濃的鄉愁。

  對于一個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鄉愁”便是他們心中永恒的主題。

  幾筆平素的語言中,滲出的是濃濃的鄉愁。小時候,一張小小的信箋寄去了對母親的問候,帶去了一份鄉愁。長大后,一張窄窄的船票,那是與新娘的相聚,載去的是一份離別的鄉愁。后來啊,一方矮矮的墳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誰能讀懂,這簡練的語言中又濃縮了多少的情感!從小時候的鄉愁到現在的鄉愁,同樣的鄉愁,不同的心情!從思鄉、思親升華到思念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一灣淺淺的海峽,隔斷了大陸和臺灣,但是它又怎能隔斷兩岸深情的呼喚、企盼和守候呢?那一聲聲從心底發出的呼喚,對大陸、對祖國母親的呼喚,對渴望祖國統一的呼喚,將怎樣震撼著中華炎黃子孫的心啊!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復地詠嘆,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

  余光中用《鄉愁》這首詩來聊以慰藉,讓我感到詩人那種“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的悲壯,那種“思念故鄉,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這正是一顆游子的心哪!

  讀《鄉愁》,是中國人與中國人在用心說話,在用心交流。讀了《鄉愁》,游子的那顆火熱赤誠的心便會呈現于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里。那是一個游子的鄉愁,那是一個渴盼祖國統一,與親人早日團聚的游子的鄉愁。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更思念祖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國人,我們流著一樣的血,忍受著同樣的痛,有著一樣的心情,也有著同樣的鄉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著一顆同樣的中國心!

  鄉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鄉愁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鄉愁優秀教案設計03-28

鄉愁經典教案04-08

《鄉愁》的教案04-09

《鄉愁》經典教案04-11

《鄉愁》 教案04-14

《鄉愁》教案04-20

鄉愁教案小學03-25

《鄉愁》簡易教案04-15

課文鄉愁教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