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 幽居
韋應物的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沖淡閑遠,語言簡潔樸素,有“五言長城”之稱。下面是韋應物的幽居,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幽居
唐 ·韋應物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
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注釋
營:謀求,營生,營謀,奔走營生。
遂:稱心,如愿;
曙:天剛亮的時候;
偶:相對;
蹇:跛,行動遲緩。劣:一作“拙”。 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
世榮:世俗的榮華富貴。薄世榮:鄙薄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王粲傳》中說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說:徐干“輕官忽祿,不耽世榮”。
賞析
這首詩大約寫在韋應物辭官閑居的時候。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 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閑的,因而在他筆下所描繪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輕松愉快、明麗新鮮的色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
拓展閱讀:韋應物:浪子回頭也是好少年
韋應物出身世家,他們 這一族在唐代出了 14個宰相。 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家道已中 落,但正如《紅樓夢》中的賈 家,“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 蠱,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 氣象不同”。仗著門第高貴, 相貌英武,15歲還一字不識的 韋應物被選去做了皇帝身邊的 三衛郎,負責宮廷禁衛之事。
那是天寶年間,唐明皇、 楊貴妃每年都要去驪山華清宮 住一個月。溫泉水滑洗凝脂, 玉樓宴罷醉和春,一騎紅塵妃 子笑,仙樂風飄處處聞……那 是何其金粉富麗、風光旖旎的 時代!帝、妃出游之時,韋應 物總是跨著御廄里的駿馬走在 隊伍前列開路;他陪著皇帝在 渭北平原上縱馬田獵,還不時蒙恩被準許沐浴溫泉。
彼時天下太平,日日歡 歌燕舞。韋應物在如此繁華中 成長,遂只知迷戀扈蹕騎射, 縱酒橫行。他還和同伴跑到太 學里面閑逛,在諸生面前趾高 氣揚,完全瞧不上這些文弱書 生。
然而,世事總不會如此一 帆風順下去。安史之亂來了, 長安陷落,韋家的富貴凋零殆 盡,唐玄宗的失勢也讓韋應物 風光不再。叛軍臨城,大兵壓 境,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這 些平日出入宮闈、扈從游幸、 無事生非的皇家侍衛也紛紛下崗。
韋應物丟了官職,過了 兩三年逃難生活,跌入人生低 谷。冷酷的現實迫使韋應物重 新選擇生活道路,他痛下決 心,折節讀書,“把筆學題 詩”,居然學詩有成,自成一 家。后來,人近中年的韋應物 又改做文官,先后在中央和地 方任職。
也許是讀了很多書的緣 故,當初的浮浪子弟韋應物性 情竟也全變。他飲食日用儉 樸,但愛潔好靜,住處定要焚 香、掃地才肯坐。他變得簡淡 沖和,做官勤勉,但并不熱衷 名位,也對貧苦百姓多了一份難得的悲憫,成了一名好公仆、 好干部。
韋應物擔任滁州刺史期間, 在寄給好友的詩中寫道:“身 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 錢。” 一上來便說,自己看到百 姓流離失所,就深感愧對國家所 給的俸祿。這句詩在官場備受贊 譽,堪當官者的座右銘,范仲淹 稱其為“仁者之言”。
工作之余,韋應物仍與人宴 飲、聚會,座上客也盡是高人逸 士,詩酒酬唱,樂在其中。后世 把他和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并 推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匠,白居 易、蘇東坡等都對他推崇備至, 稱贊其詩髙雅簡遠,真正得到了 陶淵明的精髓。
縱然如此,他生前并未被 時人普遍看重。究其原因,或許 正是他年少時那些放蕩不羈的過 往,給他的整個人生平白增添了 一抹擦不掉的灰暗。他也因此常 常“論舊涕俱垂”。
有個舊交當年和他同做三衛 郎,二人后來聚飲時,韋應物感 慨道:“此日逢君非舊日,一 杯成喜亦成悲。”這也是韋應 物晚年的心境,超然卻蒼涼,憶 及平生便有百感交集。他承認了 過往歲月中所有的是與非,但人 生終究是人生,過去的事情再后 悔也無法挽回,唯有用以后的歲 月來彌補。不管后世如何評價, 韋應物已經用自己的后半生做了 改過。功過是非,只有他自己清 楚。
【韋應物 幽居】相關文章:
韋應物《幽居》10-24
幽居韋應物翻譯06-09
韋應物《幽居》賞析06-23
韋應物《幽居》原文06-23
韋應物《幽居》翻譯08-04
幽居_韋應物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05
韋應物的詩10-18
韋應物拼音07-23
韋應物古詩07-02
韋應物的生平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