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岳中表現(xiàn)泰山神奇秀麗
題文
詩歌默寫。
(1)《望岳》詩中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望岳》詩中,詩人想像登泰山之巔抒發(fā)豪情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
(3)《春望》一詩中詩人移情于物,表達感時傷世之情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描寫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
(5)《石壕吏》中說明戰(zhàn)爭破壞嚴重的句子是:_______。
(6)《石壕吏》中表現(xiàn)老婦喪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語句是:_______。
答案:
(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三男鄴城戍
(5)出入無完裙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望岳>中描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詩句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課文理解的步驟和方法:
第一、理清文章的結構。
首先,可以抓住課文的題目,課題往往是最直接體現(xiàn)文章主要內容的。
如看到“擁抱大樹”這個題目,腦海中自然會出現(xiàn)問題:誰擁抱大樹?為什么要擁抱大樹?怎樣擁抱呢?于是課文的主要脈絡就自然呈現(xiàn)了。
其次,可以嘗試給課文加小標題的方法。這也是給課文分段的一種變化形式,但相比較之下學生的興趣會比較濃厚。
如《獵人海力布》一課,課文內容比較長,學生一時無法理清,可以讓學生嘗試加小標題,學生出現(xiàn)幾種回答:分成兩部分“救龍女、得寶石”和“救相親,變石頭”;
分成四部分,將以上的兩部分分別再分開;也有學生分成三部分,將“救龍女,得寶石”分開……在大家相互的討論中,學生對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就清晰地掌握了。
第三,找當然,對于課文結構的掌握,都是基于讀懂課文的基礎之上,學生要借助工具書等方法,將課文讀懂,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第二、找特殊的句子,比如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等。
這類句子能很好地告訴我們課文的主要內容,如《音樂之都維也納》,文章開始就以總起句告訴我們“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接下來以“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以及“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文章的結構自然就清晰了。
第三、句子的理解。
文中總會有些重點的句子,怎樣在全文中找到這類句子,有時需要教師的 引導,才能找到這類句子,
如《看不見的愛》一課,學生都能理解文章中描寫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呢?學生自然會主動地到文中尋找描寫母愛的動作、語言的句子,并從這些句子中來感悟母愛。理解句子還可以找一些有修辭手法的句子,修辭的句子,學生能通過理解其修辭手法,感悟作者的用意。此外,也可以通過變式比較來理解句子。對一些描寫比較生動和含蓄的句子,可以給出一些句子加以比較,讓學生感受原句的魅力。
第四、對詞的理解。
對詞的理解,應當是以上方面的基礎。但是很多詞的理解不是簡單查字典就能感受到在文中的含義的,應當聯(lián)系句子的理解一同進行。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也是在分析重點句子的同時進行的。
【望岳中表現(xiàn)泰山神奇秀麗】相關文章:
描寫望岳中泰山06-25
望岳中割的妙處08-23
望岳08-17
望岳的教案10-22
《望岳》鑒賞02-22
望岳說課稿10-19
《望岳》欣賞06-20
望岳翻譯09-17
杜甫的望岳07-07
《望岳》譯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