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王安石《王霸》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3-08-21 10:23:29 王安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安石《王霸》原文及翻譯

  原文:

  仁義禮信,天下之達道,而王霸之所同也。夫王之與霸,其所以用者則同,而其所以名者則異,何也?蓋其心異而已矣。其心異則其事異,其事異則其功異,其功異則其名不得不異也。

  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于天下也,所以為仁義禮信者,以為吾所當為而已矣。以仁義禮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則天下莫不化之也。是故王者之治,知為之于此,不知求之于彼,而彼固已化矣。霸者之道則不然:其心未嘗仁也,而患天下惡其不仁,于是示之以仁;其心未嘗義也,而患天下惡其不義,于是示之以義。其于禮、信,亦若是而已矣。是故霸者之心為利,而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欲;其有為也,唯恐民之不見而天下之不聞也。故曰其心異也。

  齊桓公劫于曹沫之刃,而許歸其地。夫欲歸其地者,非吾之心也,許之者,免死而已。由王者之道,則勿歸焉可也,而桓公必歸之地。晉文公伐原,約三日而退,三日而原不降。由王者之道,則雖待其降焉可也,而文公必退其師,蓋欲其信示于民者也。凡所為仁義禮信,亦無以異于此矣。故曰其事異也。

  王者之大,若天地然,天地無所勞于萬物,而萬物各得其性,萬物雖得其性,而莫知其為天地之功也。王者無所勞于天下,而天下各得其治,雖得其治,然而莫知其為王者之德也。霸者之道則不然,若世之惠人耳,寒而與之衣,饑而與之食,民雖知吾之惠,而吾之惠亦不能及夫廣也。故曰其功異也。

  夫王、霸之道則異矣。王者之道,雖不求利,而利之所歸。霸者之道,必主于利,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則天下孰與之哉?(取材于王安石的同名文章)

  【注】約三日而退:晉文公下令只攜帶三日糧草,并與將士約定三日后退兵。

  譯文:

  仁義禮信,是天下通行不變的準則,是王道和霸道共同遵循的。王道和霸道相比,二者用仁義禮信來治理是一樣的,但用來命名的名稱卻不同,為什么呢?大概因為他們的本心不同罷了。本心不同做的事就不同,做的事不同功績就不同,功績不同名稱就不能不有區別。

  王者的治理之道,本心不是向天下求取實利,王者施行仁義禮信的原因,是認為我應當這樣做罷了。(王者)用仁義禮信涵養德性進而施行到政事上,那么天下人都會受到教化了。所以王者治理天下,懂得施政要用仁義禮信,不希求向天下人求取實利,而天下人自然已經受到教化了。霸者的治理之道卻不是這樣:他的本心不見得仁愛,卻擔心天下人憎惡他不仁,于是行仁愛之事給天下看;他的本心不見得正義,卻擔心天下人憎惡他不正義,于是行正義之事給天下看。他對于禮、信,也像這樣罷了。所以霸者用心在于求利,而借助王者的治理之道來實現他的欲望;他做出仁德之舉,唯恐天下百姓見不到聽不到。所以說他們的本心不同。

  齊桓公被曹沫用匕首脅迫,答應歸還侵占的魯國土地。要歸還魯國土地,不是我的本心,答應歸還,不過是為了避免被殺罷了。從王者之道看,(若合于義)那么不歸還也可以,然而桓公一定要歸還魯國的土地(以向天下顯示他的仁義)。晉文公討伐原邑,(和將士)約定三天后退兵,三天后原人還未投降。從王者之道看,(若合于義)那么即使等到原人投降后再退兵也是可以的,但晉文公一定要退兵,大概是想要向百姓展示他信守諾言。(霸者)所有的仁義禮信之舉,也和這二人的行為沒有區別啊。所以說(本心不同)做的事便不同。

  王者(功績)之大,像天地一樣,天地沒有役使萬物,而萬物各自適性生長發展,萬物雖然能適性生長發展,卻不知這是天地的功績。王者沒有役使天下人,天下人都能得到適宜的治理,雖然得到適宜的治理,然而沒有人知道這是王者的仁德。霸者的治理之道卻不是這樣,就像世上施與別人恩惠的人一樣,百姓寒冷就把衣服給他們,百姓饑餓就把食物給他們,百姓雖然知道這是我的恩惠,但我的恩惠也不能施與更廣的范圍。所以說(做的事不同)功績便不同。

  (這樣看來)王道和霸道就是不同的了。王者的治理之道,雖然不追求實利,實利還是會歸屬他。霸者的治理之道,一定注重求得實利,然而若不借助王者所行之事來對待天下,那么天下誰會親附他呢?

【王安石《王霸》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王安石《元日》原文及翻譯12-28

王安石傳原文及翻譯10-27

宋史王安石傳原文翻譯08-05

王安石《上人書》原文翻譯08-03

《宋史·王安石傳》原文及翻譯06-23

王安石《勇惠》原文及翻譯08-20

北山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7

《元日》原文翻譯以及賞析王安石02-09

王安石《贈外孫》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