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桃花源記》教學方案及練習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3.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4.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5.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豁然開朗()屋舍儼然()黃發垂髫()
詣太守()阡陌交通()妻子邑人()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緣溪行()落英繽紛()便扶向路()
詣太守()遂迷()欣然規往()
3、填空《桃花源記》是_____代大詩人_____的名作。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情境導入
成語“世外桃源”也許眾所周知,因為它描寫的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國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今天,我們就隨著陶淵明的足跡去探訪桃花源。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簡介作者,教師適當補充
2、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教師指導朗讀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3、學生齊讀,讀出感情和韻律。
要求:
1)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2)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學生自主理解課文,疑難之處作下圈點。
2、小組內討論解決疑難。
3、班上交流。
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的含義:(多媒體展示)
武陵人捕魚為業:芳草鮮美:
甚異之:欲窮其林:
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一為具言所聞:
具答之: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
咸來問訊:黃發垂髫:
復延至其家:處處志之:
諧太守:尋病終:
4、找學生通譯課文,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5、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后面練習。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①.上面語段出自____(朝代)____(作者)寫的《》,由本文流傳下來的一個成語是____。
②.寫出描寫桃花林的句子。
③.請寫出描寫桃花源內景物的句子。
④、“黃發垂髫”用的修辭手法是“黃發”指_“垂髫”指___
⑤、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緣溪行()②阡陌交通()
③芳草鮮美()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4、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豁然開朗------
恰然自樂------世外桃源------
無人問津------
5、“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據這段文字,充分發揮想象,以“奇遇”為題,作一番場景描寫(300-400字)
6背誦課文,默寫第二段。
【《桃花源記》教學方案及練習】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教案及練習09-27
《桃花源記》翻譯練習03-04
桃花源記基礎練習09-21
《桃花源記》閱讀練習10-10
桃花源記輔導練習07-16
桃花源記優秀教學方案11-01
《桃花源記》研討與練習說明08-12
《桃花源記》課時練習及答案09-23
桃花源記練習的題目及答案10-31
桃花源記的練習以及答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