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祖席前字》唐詩賞析

時間:2023-10-23 14:22:20 俊錦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祖席前字》唐詩賞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祖席前字》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祖席前字》唐詩賞析

  《祖席前字》作品介紹

  《祖席前字》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4卷。

  《祖席前字》原文

  祖席前字(送王涯徙袁州刺史作)

  作者:唐·韓愈

  祖席洛橋邊,親交共黯然。

  野晴山簇簇,霜曉菊鮮鮮。

  書寄相思處,杯銜欲別前。

  淮陽知不薄,終愿早回船。

  《祖席前字》注釋

  ①祖席:設宴席送行。據舊注,此詩為元和三年秋作。這年四月,王涯因外甥皇甫湜對策觸忤宰相而被牽連,貶虢州司馬,同年秋徙袁州刺史。

  ②前字:指分韻作詩,拈得前字韻。“前字”二字原在“祖席”后連寫,今依集本移置。

  ③洛橋:指洛陽天津橋。韓愈當時在洛陽任國子博士。

  ④黯然:憂愁的樣子。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⑤淮陽:今河南淮陽縣。

  《祖席前字》句解

  1、祖席洛橋邊,親交共黯然

  親人朋友們在天津橋邊設宴為王涯送行,大家情緒都很低沉。詩人起筆沉郁,很好地烘托出送別的氛圍。“祖席”,設宴送行;“洛橋”,指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黯然”,精神沮喪或情緒低沉的樣子。南朝江淹《別賦》中有“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意思是說送別之時,最容易讓人情緒低落,傷感落淚。

  2、野晴山簇簇,霜曉菊鮮鮮

  “野”,郊外,野外;“簇簇”,聚集,環繞。“鮮鮮”,鮮明、鮮艷的樣子。天氣晴朗,郊外的山峰一簇簇地,看上去輪廓分明。清晨時分,沾帶霜露的菊花顯得分外鮮艷。這樣好的季節,這樣好的景色,朋友卻即將遠行,使詩人沒有心情去欣賞身邊的美景。

  3、書寄相思處,杯銜欲別前

  我們就要分別,以后只能通過寄信的方式來傾訴思念之情。在離別之前,我舉起酒杯,祝愿你此去一路平安。“書”,書信,信件;“銜”,奉,舉杯。“杯銜欲別前”一句,和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有相通之處。

  4、淮陽知不薄,終愿早回船

  “淮陽”,這里用汲黯的故事。據《史記·汲黯傳》記載:“召拜(汲)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上曰:‘君薄淮陽耶?吾今召君矣。’”詩人通過汲黯的典故安慰友人,說他將要去的袁州很不錯。雖然如此,還是希望你能夠早日回來。“終愿”二字表達詩人對友人的祝愿,蘊含著悱惻不盡的情誼。

  《祖席前字》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祖席前字》繁體對照

  祖席洛橋邊,親交共黯然。

  野晴山簇簇,霜曉菊鮮鮮。

  書寄相思處,杯銜欲別前。

  淮陽知不薄,終願早回船。

【《祖席前字》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祖詠的唐詩《終南望余雪》賞析09-24

《前出塞九首》(作者:杜甫)唐詩賞析11-07

王維《哭祖六自虛》唐詩07-03

唐詩《寒食》賞析08-07

李商隱唐詩賞析09-21

經典唐詩翻譯及賞析04-22

經典唐詩賞析解讀04-12

賞析唐詩《小雪》11-14

唐詩《春雪》賞析02-10

唐詩《石榴》賞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