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李商隱無題詩

時間:2020-08-28 17:22:16 唐詩 我要投稿

李商隱無題詩

  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坐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賞

  李商隱的“無題詩”大多隱約、朦朧,表現(xiàn)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對李商隱“無題詩”的評也眾說紛紜。比如這首“無題詩”,有人認為是政治詩,也有人認為是愛情詩。

  詩的首句中“昨夜”二字的連續(xù)出現(xiàn)兩次,提示詩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說明詩人的記憶刻骨銘心。“星辰”與“風”,“畫樓”與“桂堂”,暗示了詩人所經(jīng)歷的幸福時光和生活情景。

  第二聯(lián)表現(xiàn)對愛情的體驗與理解。彩鳳比翼雙飛,是美滿愛情生活的象征;犀牛的角的中央有紋理貫通兩端,故又稱通犀,詩人以此比喻雙方情感的相通,展現(xiàn)心靈的感應(yīng)和情意的契合,雖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卻是息息相通,這二句詩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底蘊,使后人賦予了它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內(nèi)涵。

  第三聯(lián)中寫到的送鉤、射覆都是古代酒宴上的游戲,類似猜謎。二句以極華麗的語言描述了熱烈歡快、酒暖燈紅的場面。

  然而,正當詩人沉浸于對昨夜良辰美景的回憶時,遠處傳來了陣陣鼓聲,天要亮了,詩人又該上朝了。“應(yīng)官”也就是應(yīng)付官差,包含著無可奈何、百無聊賴的心境。“蓬”是一種很小很輕的草,隨風四處飄轉(zhuǎn),所以,在古代詩歌中,常以它來比喻飄零的生活,李商隱在這里也通過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況。

  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賞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guān)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lián)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lián)寫曉妝對鏡,撫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zhuǎn),神情燕婉。最終末聯(lián)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三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賞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深閨中追求愛情的女子失望的痛苦。女主人公愁懷不展,百無聊賴,不由得沉重得悲嘆。全詩含蓄深婉,反復詠嘆,震憾人心,動人心弦。這首無題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幻滅的絕望之情。

  首聯(lián)“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描繪環(huán)境氣氛:颯颯東風,飄來蒙蒙細雨;芙蓉塘外,傳來陣陣輕雷。既隱隱傳達了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帶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調(diào),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動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東風細雨,容易令人聯(lián)想起“夢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和唐人詩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悅傳情之地;“輕雷”則又暗用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這一系列與愛情密切相關(guān)的詞語,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lián)想是很豐富的。紀(yun)說:“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所謂“遠神”,是指這種富于暗示性的詩歌語言所構(gòu)筑的渺遠的藝術(shù)意境,一種難以言傳的朦朧美。

  頷聯(lián)“金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寫女子居處的幽寂。金是一種狀香爐;“鎖”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啟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裝飾的虎狀轆,“絲”指井索。室內(nèi)戶外,所見者惟閉鎖的香爐,汲井的轆,它們襯托出女子幽處孤寂的情景和長日無聊、深鎖春光的惆悵。香爐和轆,在詩詞中也常和男女歡愛聯(lián)系在一起,它們同時又是牽動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東西,這從兩句分別用“香”、“絲”諧音“相”、“思”可以見出。總之,這一聯(lián)兼用賦、比,既表現(xiàn)女主人公深閉幽閨的孤寞,又暗示她內(nèi)心時時被牽動的情絲。

  頸聯(lián)出句“賈氏窺簾韓少”使用賈充女與韓壽的愛情故事。見《世說新語》載:晉韓壽貌美,大臣賈充辟他為(僚屬)。一次充女在簾后窺見韓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女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被充所發(fā)覺,遂以女妻壽。對句“宓妃留枕魏王才”使用甄后與曹植的愛情故事。見《文選"洛神賦》李善注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為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讒死后,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歸國途經(jīng)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賦》,后明帝改名《洛神賦》(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聯(lián)的“燒香”引出賈氏窺簾,贈香韓;由“牽絲(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藕斷絲連。這兩個愛情故事,盡管結(jié)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韓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愿望之強烈,奔放。

  末聯(lián)“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突然轉(zhuǎn)折,向往美好愛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爭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