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引導語: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通過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古詩,供大家欣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⑵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⑶佳節:美好的節日。
⑷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⑸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寫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相關文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11-29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08-29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課稿11-0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王維08-29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賞析10-03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鑒賞11-28
重讀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08-22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品讀08-06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鑒賞11-2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簡介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