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古詩賞析
水調歌頭
作者:蘇軾
年代: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 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 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很明顯,這首詞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說明作者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雖已41歲,并且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對現實、對理想仍充滿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不過,貫穿始終的卻是詞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水調歌頭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水調歌頭》賞析10-08
關于古詩水調歌頭的賞析10-04
蘇軾古詩《水調歌頭》賞析11-16
蘇軾《水調歌頭》的古詩賞析11-04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賞析古詩10-29
關于中秋節的宋詞水調歌頭古詩賞析10-31
《水調歌頭·登多景樓》古詩鑒賞及賞析06-11
《水調歌頭·滄浪亭》古詩詞賞析11-18
水調歌頭 賞析06-03
《水調歌頭》賞析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