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理解性默寫
《蜀道難》乃我朝大詩人李白的佳作。此詩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描繪了蜀道的艱難險阻,藝術地再現了蜀地山川的壯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蜀道難理解性默寫,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 1
1、蜀道的開鑿過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2、用夸張的手法寫山勢的高險,枯樹倒掛的句子是: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3、開篇以蜀地方言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的詩句是: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原因是: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
5、引用“五丁開山”的神話傳說增添浪漫氣息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6、運用神話、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7、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的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8、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環境凄涼、氣氛悲愁的句子是: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9、寫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0、寫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的句子是: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11、寫蜀道盤旋曲折的句子是: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12、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表達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的句子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13、從李白《蜀道難》一詩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的長嘆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嘆息。
14、說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國家的兩句:蠶叢及魚鳧 開國何茫然。
15、用太陽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轉車頭表明蜀道之高的兩句: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16、用黃鶴不能飛過,猿猴無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兩句: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18、用手可摘星的夸張寫法寫出山峰之高的兩句: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19、用湍急的水流和滾動的石頭發出雷鳴一般的響聲描繪蜀道險要地勢的兩句: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20、《蜀道難》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 2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模擬題
1、開篇以蜀地方言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全詩感情強烈并表達全詩主旨且反復出現的詠嘆句子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3、運用夸張修辭方法,寫出秦蜀之間崇山疊嶺、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4、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是: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5、運用夸張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的句子: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6、借用擬人、反襯手法來側面描寫山高的兩句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7、通過動作細節描寫,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側面烘托山高的詩句: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8、運用神話故事,采用俯仰視角,夸張地描寫蜀山之高的句子: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9、引用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增添神奇色彩并贊揚其神力和開路者勇力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10、通過動作細節描寫,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側面烘托山高的詩句: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11、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2、描寫了蜀道鳥之悲鳴,鳥之偕飛,為我們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的句子是: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13、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的句子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14、《蜀道難》中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的詩句:“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是因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進一步表明秦、蜀之間為高山峻嶺所阻擋。
15、詩中,運用神話、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16、詩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的長嘆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嘆息。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 3
1、描述蜀道的開鑿過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2、用夸張的手法寫蜀道高與天齊,險似絕壁的句子是: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3、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開篇以蜀地方言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5、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引用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如引用“五丁開山”一神話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6、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運用神話、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7、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的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8、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睘槲覀冧秩玖寺贸詈褪竦郎系目占、蒼涼的環境氣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之情狀。
9、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0。《蜀道難》寫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11。《蜀道難》中,詩人李白在感嘆蜀道之高時,用襯托手法,生動暗示行人入蜀艱難的詩句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詩人先用“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寫出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
13、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的句子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
14、從李白《蜀道難》一詩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的長嘆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嘆息。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 4
1. 《蜀道難》以驚嘆開端,在極盡夸張中,在嘆詞的前呼后擁中,給全詩下定了一個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 《蜀道難》中貫穿全詩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3. 在近期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方尊是古蜀王一級的人享用的器物。李白《蜀道難》中用“(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寫出了古蜀國建立年代之久遠。
4. 《蜀道難》中描述蜀地地處偏遠,與秦地交通隔絕,消息閉塞的.句子是“(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5. 李白在《蜀道難》中用“(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極寫高峻雄奇的蜀道只有鳥兒能夠飛越。
6. 李白《蜀道難》中“(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兩句,以“五丁開”的傳說來反映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英雄氣概,從中也可以看出蜀地的與世隔絕和蜀道的來之不易。
7. 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從上、下兩個角度極言山之高、川之險的句子是“(上有六龍回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8. 在《蜀道難》中,詩人在感嘆蜀道之高時,用黃鶴和猿猱的例子暗示行人人蜀艱難的詩句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相關文章: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09-01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句子10-12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題08-03
李白《蜀道難》理解性默寫07-09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答案10-11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練習10-27
李白《蜀道難》理解性默寫試題10-05
《浣溪沙》理解性默寫08-29
離騷理解性默寫06-17